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3-04-29张丽
张丽
有一天,我上完课,还没走下讲台就有两位同学走到我眼前说:“老师,李阳碰我一下!”“老师,张刚把我借给他的东西弄丢了。”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有些烦,我想起了他们平时的表现,他俩太爱告其他同学的状了,于是我敷衍着说:“回去让他们道歉,以后再犯,我就要批评了。”说着我便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我想,你们动辄向我告状,有时候使我哭笑不得,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吧,但它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东西,认为这不是原则性的东西不去理睬吧,而他们却接二连三地来告状,让我坐立不安,心烦头痛。坐在办公室里想来想去心里不是滋味,心想如果我烦那些告状的孩子或为了图个清静,简单了事,把“原告”和“被告”统统叫来,然后狠狠地训斥一顿,这样就算完事了……这将在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势必将影响班级的管理。
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经常告状呢?慢慢地我想明白了,孩子们并非天生就会告状的。通过思考,我把他们分成了两种类型:一是受家庭影响,一些家长过于保护孩子,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生怕孩子出去之后受到别人的欺负,与别人发生口角、打架等行为。所以有些家长在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不是教孩子如何与同伴自行解决问题,而教孩子如何去求助老师,或者是教孩子以牙还牙,又或者就是亲自出马替孩子解围,给了孩子一种错误的意识,即“有问题找大人”。二是从孩子自身来看,可能是有些孩子认为自己在同学当中受了委屈,需要老师帮助解决,所以才来告状;或者有些孩子认为班级中有某些不好的现象,并对其持反对观点,但其他同学又不听他的劝告,需要教师支持的;或者有些孩子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来告状的;或者为了让与自己不友好的人或自己妒忌的人倒霉等等。
我又想,其实学生告状这也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于是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告状的学生,我应该慢慢地了解他们告状的原因,对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对因家长造成孩子太依赖的,我应该主动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帮助我做工作;对那些确实受了委屈而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同时,也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爱;对表现欲很强,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学生在平时多加關心,从而避免了他通过一些小事来告状以达到让我注意他的目的;对喜欢搞恶作剧的学生来“告状”,当他们夸大其词的时候,我就应该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问题。
于是,我坚持先了解后处理的方法,结果我们班告状的学生少了,学生都能健康地交往,我们的班级也成了优秀班级。当然李阳和张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会轻易地告同学的状了。看着他们在一起愉快地学习,我心里偷着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