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差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杨丽芳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差异

杨丽芳

摘 要:差异教学策略是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为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预设差异化的教学目标,然后选用合适的策略去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课堂的开放与互动”及“练习的差异化处理”是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其中两个主要策略。

关键词:差异;教学策略;面积单位

差异教学又名分化性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如何在一节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差异教学策略?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差异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

要实施差异教学,首要的前提是要认识和了解学生,包括每个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格等。若对学生不了解,那么差异教学也无从谈起。认识和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作业、课堂观察、访谈、课前前测等。

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中,笔者安排了以下的前测题:

1.什么是面积?请涂出以下图形的面积。

2.请你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

3.下面每组图形中,谁的面积大些?

通过以上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长度观念的建立情况,以便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

二、预设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一般把学生按优秀(A层)、良好(B层)和困难(C层)进行适当分层,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实际起点确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差异化目标应体现层次性,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基础目标),又要有面向少数学生(A层)的个性化目标(提高性目标),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如,《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基础目标定为:

1.结合实例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初步掌握估测图形或物体表面面积的方法。

3.经历观察、比较、估测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估测能力及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能力。

以上三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要求C层的学生都要达到,但是对于B层的学生,还需要增加以下的目标:能较准确地估测出单位面积数在10以内的基本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估测的图形以长正方形为主)。而对于A层的优秀学生,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强,方法更灵活,则可以要求估测的单位面积数更大一些,估测的图形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

三、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差异教学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去实施:课堂开放与可选择学习内容;分层与分类学习活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兼顾不同与个别指导;多种学习机会与平等和谐环境;教师的协作与学生合作等。下面结合《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重点讲讲以下两个策略的运用。

(一)课堂的开放与互动,是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1.互动交流,促进经验的开放

课堂开放的核心特征是“对话”“交往”“互动”。通过交流与互动,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理解,包括那些错误的认识、偏见等,都可以得到激活、显现和暴露。具有不同认知水平或经验背景的学生,通过各自经验的自由表达、分享与交流,通过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学生既可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经验、才能和长处,又可以从他人表达的经验或看法中得到启发,产生灵感,原有的认识与理解就可以得到矫正、补充与完善。

《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设计了多个学习与体验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的。采用组内异质、组与组之间同质的分组方法。这样既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兼顾众多有差异学生的不足,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开放,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差异发展。

2.活动体验,实现学习时空的开放

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班级的人数都较多,在这样的国情下,课堂教学实施差异教学最明智的应该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如,《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就体现了这种思路,新授部分的教学,先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量一量、记一记、想一想、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測一测等活动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初步建立1平方分米的大小表象。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把认识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学习任务放给小组,把学习时空开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迁移运用刚才学法的同时,有更大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可以采用更适合他们的方法或方式去学习,学生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与体验,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差异发展。

3.活用资源,实现学习内容的开放

练习的内容与形式可以采取开放的形式,比如,让学生请后面听课的教师指定一个物体的一个面,然后去估测它的面积,完成任务后给听课的教师评分。这样既丰富了估测的内容,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

(二)练习的差异化处理,确保差异化目标的最后达成

1.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在练习中把统一层次的练习变为多层要求的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训练目标,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我也到达目的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让学生估测羊城通卡的面积,C层的学生可以拿着1平方厘米的学具去比划,长大约可以摆几个,宽大约摆几个,一共大约是几个。而对于A、B层的学生,则要求在脑子里面想摆的过程,估测出结果后再验证。

2.不同学生,不同的练习

我们可以把练习设计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一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题及难度稍大的课本和配套习题,让学困生尽力完成,让他们在练习中逐步达到学习目标。一类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等要求设计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设计的练习,供中等生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再一类是根据优等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稍大的习题,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提高。如,《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可设计如下练习。

(1)请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铅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2( ),门牙面的面积大约1( ),教室地面大约50( )。

(2)估测以下物品的面积:羊城通卡、数学书封面、教室的投影幕、指纹及另外一个不规则物品的面的面积。(C层学生完成前面三个物品的估测任务就达标了,A层的学生要完成后面两个不规则图形的估测,鼓励B层的学生也尝试做)

(3)请画出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图形。

(4)估测阶梯课室的面积。

这四题的练习第一、二题是全班完成的,第三题是可选择题,鼓励A、B层学生完成,第四题鼓励A层的学生完成。这样,在每个学生保证了一定题量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只有在抓住共性的基础上关注差异,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立莉.田立莉与小学数学差异教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差异
相似与差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