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2013-04-29马文娟
马文娟
摘 要:目前,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我国进行。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培养成了新课程中着重强调的部分。信息技术是一种情感教学的工具,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和已有的教学模式有机整合,不但可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结构,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发展,还可以达到新课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而全面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传统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具有代数计算、数据处理、几何作图、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对提高小学数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要合理应用、注重实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实效。”
1.合理应用
(1)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熟悉它在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运用的特点,正确把握它运用于特定教学内容中的长处和短处。(2)要清楚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思考。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以它去代替以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是希望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我们要对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宜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做一定的研究,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地运用。
2.注重实效
这是指提高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效能。有时候一些课堂上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花架子”,没有表现出有效支撑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功能;有的课堂上,多媒体屏幕仅仅起到代替板书的作用;有时一些教师把教学完全受控于鼠标,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反应,对课堂教学没出做出适时的调整,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多变的课堂都在所谓的信息技术主宰之下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环境和交往空间。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这是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体验、感悟、发展。
2.目的性原则
这是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其目的是为数学教学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贪求形式多样华丽,而不顾及教学效果,不能只重视课件的开发,而忽视了课件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和要解决的问题,将数学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
3.活动性原则
从数学教学的改革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发展,尤其是初中生、小学生,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动手实验、上机操作、搞课题研究等,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或方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才。
4.开放性原则
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包括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不是无限制的开放。从观念上讲,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是权威。教师与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伙伴;从内容上讲,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渠道更多,范围更广;从学习方式上讲,不局限于课堂,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途径更多更广。因此,问题的结论不一定是千篇一律,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总之,21世纪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是充分展示学生品质的时代,数学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把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通过电脑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传授知识与自我探索知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和我国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施,教育必将迎来一次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机遇。教师要想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培养学生的现代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不可少的教学辅助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魏雁.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整合模式的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