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思想素养与作文教学

2013-04-29江侠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作文素养学生

江侠

摘 要: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学生作文至少还存在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缺乏新意的问题。作为教师应从拓展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培养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思想素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关键词:学生;素养;作文

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思想是灵魂,是核心,沒有思想的文章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对于作文教学尤其重要。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得生动感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情则情真,情真则文真,文真则感人至深。

一、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无话可说

不少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很为难,真是“老师一命题,学生抓头皮。肚内空荡荡,怎会做文章?”于是像挤牙膏似的生拼硬凑。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离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不切合实际,教师也感到头疼。

2.有话不敢说

本来文章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玉以传情。但由于教师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作文,缺乏换位思考,在指导作文时对于主题、选材、结构等方面往往规定条条框框,加以限制,教学成了雕刻刀,学生成了“标准件”和“工艺品”,学会了三思而后行,成了大人的做法和缩影。

3.缺乏新意

学生一写助人为乐,总是“帮五保老人干活”“扶老人过桥”;一叙事,总是学雷锋做好事;一写景,总是春风,秋月,美不胜收。材料“似曾相识”、结构“涛声依旧”、主题“路人皆知”,干巴巴像个“瘪三”,没有一点创意感。

二、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1.拓展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知识和思想的发源地,是永不枯竭的源头。而写作的目标: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体地说,就是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自然,陶冶灵性;感悟社会,拓宽视野;感悟人生,增加阅历。要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对风雨雷电、春夏秋冬、花鸟虫鱼、山川河流、小桥流水、落日余晖等进行多角度的详细观察。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对先进人物进行访问,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评论。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培养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创新已成为主题。作文教学亦如此,既要“真”,也要“新”。“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以人为本,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抒发人的真情实感,追求作文教学的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在广袤丰美的生活土壤中融入那种亮丽的境界。

3.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思想素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思想健康”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从“意”中体现人格魅力和思想品味,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意”是不健康的,就算装饰如何华丽,词句怎样丰富,那也是“满肚子文章,不抵杂古郎当。”怎么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们作为作文训练的“两个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并不是一项超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写作实际的很高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目的。当然,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健康”并不是指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硬拨到很高的高度,也不是应把它宽泛和神圣化,好像一提思想上的要求,就必须把作品的主题步步深化,调子越拨越高。这就是对“思想健康”要求的误解,“思想健康”不能脱离实际,要从身边的事做起,要以身边典型事例、优秀代表为典范,以之为楷模,进行作文教学,组词造句潜移默化,达到教育之目的。

总之,对于作文中心的“思想素质”,我们与学生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但应注意思想是写作的灵魂,如果放弃这点就文之无物了。在教学中特别是作文中贯穿思想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趁“虚”而入;让学生能在训练中明白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性,慢慢养成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作文中思想素养的提高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兰瑞平.“语文素养”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3(03).

猜你喜欢

作文素养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