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作文教学的生命

2013-04-29屠丽纹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求真作文

屠丽纹

摘 要:针对小学作文的虚假现象,倡导小学作文应求真。

关键词:作文;虚假;求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心,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矫揉造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改革正朝着这一方向迈进。

记得作家王蒙在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阅卷后说:“作文牵涉到一代人的文风、学风和做人。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文。并指出,作文教学应提倡少年儿童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知所感,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点,有想象力,有创新,有讽刺。”可见,在作文中有真情、真我、真个性,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反映自己的喜怒哀乐,关系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主张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提倡写真、写实。

一、小学作文的虚假现象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枯燥、机械、虚假的应试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教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了童心的纯洁无邪,失落了鲜活的个性。他们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总体而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1.作文目的偏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置疑。

然而,综观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却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灵魂。这种把“求真知,做真人”的品质无形排挤到认识圈之外的现状,着实让人心寒。

2.教师指导偏位

在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做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3.学生积蓄不足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曾看到过一则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一小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里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但是开怀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作一深思,一言以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

二、小学作文的写真策略

由此可见,只有真实的写作才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那么如何克服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找回作文最本质的东西,即主体的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呢?我觉得当前的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真”字,“蓄”“创”并进,努力要求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1.讲真话——实实在在

小学生应当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认识、感受。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应坚持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所为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实话实说,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训练他们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如,有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对他说心里话,一个学生就写出了《老师,您错了》这一针对性很强的习作,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解错误。学生大胆地讲了真话,并没有因为畏于师道尊严就缄口不言。

2.抒真情——明明白白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还在于培养他们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学生只有表述了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因而,教师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明明白白地流露真情,抓住学生与人交往时的喜怒哀乐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并体悟这种变化的种种感受,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真真切切地表情达意,这是写作文最真实的好材料。此外,作文也是对生命的向往,是人性的真情倾吐。如,把树木、雪花、河流想象成是有生命的个体,与它们交流、对话,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不也是生命的体现吗?

3.做真人——堂堂正正

教师强调做人与作文的统一,旨在强调学生的人格塑造在他们作文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每进行一次作文练习,他们的人格就应得到一次升华。天长日久,学生便能学会判断和分析,学会区分真与假,就会明白做人就要做“真”人:乐于奉献,一心为公;胸怀宽广,热情真诚;热爱集体,心系他人;兢兢业业,求实搏击……学生的人格经过千锤百炼,便会渐具魅力,思想素质也会大大提高。

4.重积累——方方面面

作文的真谛即在厚实的积累下,迸发灵动的火花,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对此,平时的“蓄”(积累)就显得非常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开放心态,丰富学生的积累。

(1)生活积累

针对小学生好玩、好奇的特点,把学生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2)文化和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充分读书,获得丰富的文化积累。如,让学生多读多实践,多背多体会,多记多温习。学生熟读精思,最后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真正获得积累。

5.尽创造——形形式式

在学生潜心于“蓄”的同时,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尽情地“创”,以求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实践证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各种音像,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产生表达欲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而设计生活,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让他们充实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创造了生活,成了全面发展的“小能人”。如,设计人物角色,设计班队活动,设计美化校园……

真真正正地作文,堂堂正正地做人。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宁可要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记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发真感,哪怕是立意“小儿科”些、写作技巧稚嫩些,也不要学生写些轻浅甜腻、思想上貌似健康的文章。要让他们有话可说,要让他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假话、大话、空话全都用不上,也不必因为分数的诱惑,而给学生设置“雷区”。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写什么,不准写什么。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撷取绚丽的浪花,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内容,自由地发挥。写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若能如此,是中国学生之幸、教育之幸。

猜你喜欢

求真作文
张锦绣
阎生德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