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着孩子散步在书丛中

2013-04-29张品雪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言

张品雪

摘 要:崭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大部分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一下子很难适应。有孩子茫然失措,有孩子乐于展示;有孩子全力以赴尚举步维艰,有孩子轻松参与且兴趣浓浓。究其原因自然诸多,但关键在学前教育,重点在语言输入。

关键词:语言;灵动输入;书丛

“语言输入”——对于外语教师来说不陌生。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把帮助一年级孩子快乐自如地表达——即有效输出,作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目标,而多方位、全身心地引领孩子们自主进行语言输入则是要达到目标的路径。如何在这个学习起点阶段同步进行大量的高品位的语言输入呢?如何使孩子们“润物细无声”地自主输入灵动语言呢?就让配套的《同步阅读》《快乐诵读》、经典绘本等来滋养孩子们,牵起孩子们的手,慢慢地散步于书丛里,欣赏字里行间悦动的风景。

一、识字步入大气场

对于学前“大字识不了几个”的孩子来说,要在第一学期认识400个汉字的确不容易。生字学习重在复现,但又忌机械,否则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拒收单调重复的学习信息。而图文并茂的绘本可谓是最佳的识字练兵场。

语文课堂中,在学完新课,接触到新的生字后,孩子们就期待着教师将要出示的神秘绘本。那儿一定藏着这几个新学的生字。看绘本图画,交流看到的内容,想象表达的情境,聆听教师的朗读。不时会有“这儿、这儿”、“是它、是它”的惊叫声,那是孩子们发现了生字后的欢呼。还会有质疑声——这不是“睡觉”的“jiào”吗?老师你怎么读“发觉”(jué)?怪老师粗心,在这本绘本中找了个多音字。亮眼睛的孩子發现后紧追不舍,于是教师就来个识字大拓展,渗透了多音字的教学,告诉他们:我们汉字很神奇,有的汉字有好几个名字(发音不同),名字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了。这一来,好多孩子的识字兴趣更浓了。有两个孩子第二天还特意告诉老师“得”“乐”分别是有趣的多音字家族中的一员,还带来了《月亮的味道》这本绘本指给老师看。

这样,绘本不仅是孩子们快乐阅读的经典,同时也是他们识字、巩固生字的魔杖。没有枯燥的练习,没有被动的指认,有的是师生的互相启发,在一本接一本,一个小故事又一个小故事中,携手走过一条随意之旅。在从容的步履中,不经意地走过了汉字的复现之路,在快乐地感受绘本故事美丽的同时,也领略了汉字的魅力。

二、语言浸入生动园

孩子的语言是灵动的,他们是天生的诗人。童真的心看到的是诗意的世界,脱口而出的只言片语有的竟是曼妙的诗句。因而,儿歌、童谣、诗歌是最适合低段孩子浅吟低诵、合拍而歌的。

儿歌以合辙押韵、短小精悍的特点吸引着孩子们,他们爱听爱念。于是,《同步阅读》《快乐诵读》就成了孩子最亲密的诵读伙伴。教师有意识地、夸张地示范诵读,打着拍子提示要注意的停顿,孩子们和着拍子体会语言的节奏,每每念得朗朗上口,读得会心微笑。如念《羊,羊》时,孩子们刚好在学习后鼻韵母,拍着手脆声诵读了两遍,就有人举手报告:“老师,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这里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后鼻韵母ɑng!”没错,这首儿歌中一、三两节押的韵就是ɑng。他的确发现了个大秘密。在受到大力表扬后,“发现者”念儿歌的劲头更足了,其他孩子也念得更用心了。“语言简洁明了,诵读抑扬顿挫”,这样的语感小种子就在各种形式的一遍遍的诵读中悄悄地萌芽了。

儿歌中、童谣里不乏生动形象的语言。它们手法多样,或比喻,或拟人,或摹状,多角度,多人称叙写,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使儿歌既具知识性又富趣味性,且充分体现了音韵节奏的美感。如孩子们很喜欢读的刘饶民写的《海上的风》。诗中说到“海上的风是花神”“海上的风是琴师”“海上的风是大力士”“海上的风是狮子”等,这些海边长大的孩子们频频点头,似很有共鸣。有个孩子还顺嘴接上:“海上的风是舞蹈家,她一来,就跳出朵朵浪花。”开了个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就合着这样的句式特点娓娓道来。此时,语言的生动性、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等都无需教师赘言。上一年级才两个月的小豆豆偶尔也能即兴赋诗了。

通过念儿歌,孩子们拓展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词句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学习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事物的特征。欢声笑语里,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文学的渲染,经历了语言的洗礼。

而“每周一诗(一首古诗)”“假日三字经”又适时、适量地为孩子们补充文学的“牛初乳”。吟诵古诗,配乐读三字经,孩子们摇头晃脑,读得不亦乐乎。国学经典就这样掀起了神秘面纱,朝这些“蓬头稚子”颔首微笑。

活泼奔放的儿歌、童谣,古色古香的诗歌、三字经结伴同行,将截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诵读吟唱之余,语言的生动性、敏锐性就浸润其中,日益圆润。

三、感悟融入真语境

孩子的心是纯真的,他们看到的七彩世界是真善美的融合展现。但因年幼,现实生活经验自然不足,有时很难融入具体的语境去体悟语言。而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情景语境就会赋予言语不同的语义。语境与语言的关系,犹如土壤与植物的关系,一切语言运用、语言体悟都离不开语境。因此,绘本阅读、故事阅读等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经典绘本哪怕情节简单,也意蕴深厚。如《一粒橡子的奇遇》《风到哪里去了》《獾的礼物》等,让孩子朦胧地感受了景物的变迁,生命的轮回;《我爸爸》《抱抱》《大卫、不可以》等,让孩子感受到了多样表达但一样温暖的爱;数学绘本《阿锤和阿蛋愉快的一天》《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都到我这里来》等,则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童趣盎然、扣人心弦的故事中接触到了众多的数学元素,触摸到了数学的些许奥秘。

“说说阅读绘本的感受”,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课堂活动之一。最初,大多孩子都是“我喜欢大卫,就是喜欢他”这类强调莫名的感受者,大半学期过去了,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孩子出现了。他会说:“我喜欢大卫。因为他很有想象力,会想出拿小毯子当披风扮奥特曼的好主意……”“我也喜欢……”支持者马上跟上,但也立即有反对方出击:“我不喜欢大卫。他太顽皮了,竟然在客厅里打球……”还有孩子将绘本翻到相应的页码,指着图片或相关词句振振有词地陈述理由。此时,孩子们的理解、感悟已经是自主地唤起了生活体验,同时又在与同学的交流碰撞中,在绘本故事展现的情境中,汲取了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感悟。有频频点头表示认同的,有激动地起立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有静静“观战”若有所思的……绘本故事情境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语境,孩子们在阅读中、交流中,仿佛感同身受,不自觉地进入了绘本大天地,窥见了故事世界里正在成长着的“我”。

“读书,是在别人的知识与心灵中散步。”一年级孩子,我们教师就要领着去鸟语花香的小书丛里散散步,让他们在符号世界里读到自己,背到自己,听到自己,看到自己,感受到儿童生活世界里的符号是温暖的、亲切的。以后,孩子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经典阅读者,就有可能让阅读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犹如呼吸一样自然快乐。

猜你喜欢

语言
诗之新,以语言创造为基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