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
2013-04-29单迪
单迪
莫扎特早在六岁时,就发现了自己对音乐无比热爱,并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步舞曲;毕加索在九岁的时候,便展露出他运用画笔的卓越艺术天赋;泰格·伍兹,更是不到两岁就挥舞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根高尔夫球棒。我并不是神童、奇才,但我同样幸运地在童年的时光里发现了我人生中的挚爱。从6岁到22岁,我一直沉浸在一个野心勃勃的梦想中,那就是去全中国最好的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这个梦想曾与我擦肩而过,但却从未抛弃我。凭着十六年执着的信念与奋斗,我终于在漫长的追梦之旅中,拿到了令我心驰神往的入场卷。
最让我难忘的儿时记忆之一,便是在我的房间里伴着《新概念英语》的磁带声迎接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每一本磁带的开端,都会有30秒的美妙音乐,随后是一段严肃的版权声明。每当播音员用完美的英式口音读出“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北京外国语大学)”,我的心总是为之雀跃。这些美妙的音符让我着迷,我总是一边激动地大声跟读,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虔诚地祈祷着:“希望有一天,我的勤奋能够助我走进北外的校园。”
回首过往,我的英语学习之路和成长之路是漫长曲折的。我出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小城,那是一个没有外国语高中、没有大学、没有正规英语培训机构的城市。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书店里很难买到英文教材,更不用说其他英语趣味读物了。所以,我总是期盼着家里人出差,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会问:“你要什么礼物啊?”然后,我总是拿出自己手写的心愿单,上面列着我最热切期盼的东西:简·奥斯汀的小说、布兰妮的唱片、迪士尼电影……
整个青少年时期,我都不愿意跟任何人谈及我的家乡,因为,我曾因出身于小城备受奚落,我被嘲笑为一个“来自落后、脏乱的农村”的孩子。至今仍记得当时,我坐在一个有50多个学生的教室里,话音刚落,满屋子的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我很难堪也很委屈,却又无力反驳。那一年是2003年,我只有13岁,坐在那个充满讽刺笑声的教室里,周围尽是穿着时尚、成长在都市的同学们,我第一次那么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丑小鸭的身份。我的同学们像一面面镜子,我俯身向前张望,伤心地看到了自己暗淡、卑微的倒影。
我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我热爱英语,却无法弥补因出身带来的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这个既定的事实,曾经让我怀疑有一天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乘风破浪。但是,就在我努力学习英语,为“北外梦”拼搏的过程中,美国文化一点一点地走进了我的生活,对我的性格产生了戏剧化的影响。
初中时,我得到了我的第一部英文原声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活泼生动的美语对话和父子之间的温情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并激发了我对美国影视作品的浓浓热情。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观看了海量的好莱坞电影,并对斑斓多姿的美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我学会了一口地道的美式口音,我的性格也因此变得开朗阳光,这很好地平衡了我之前性格中过于内向的部分。当我在看美国经典的情景剧《老友记》和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时,我释放了自己的紧张情绪,像一个美国女孩一样开心地大笑着。我还阅读了无数美国原版小说,有经典系列的作品,比如《飘》《汤姆叔叔的小屋》《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有一些当代的优秀作品,比如《长腿叔叔》《一辈子做女孩》《承诺》等等。这些洋溢着热情和智慧的文字让我爱不释手。尤其是海明威那些充满感召力的作品,使我从中汲取了莫大的精神力量。我最喜爱的是海明威的《真正的高贵》这篇文章,其中说道:“真正的高贵是优于先前的自己。”当我读出这引人深思的话语时,我的心被一种强大有力的声音点亮,我终于不再怀疑自己,不再让不自信阻碍我的追梦之路了。传承百年的美国理想洗礼了我,更点燃了我的斗志:“相信自己,努力工作,你就可以成功。”
高中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不拔尖,而北外对所有科目成绩的要求极为苛刻,最后我只能与北外擦肩而过,来到了大连外国语大学就读本科。但我从未放弃对北外的憧憬与向往,这个梦还在我的心里跳动着。“这辈子你没能实现的梦想将会永远萦绕心间”,正是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还有未完的梦想等待实现。四年的自我提升和老师们给我的鼓励与指导,让我一次次超越了昨天的自己:我被任命为学校英语写作俱乐部部长,两次荣获国家级英文写作大奖,我还被选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学术顾问。广泛的外出旅行和对大量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让我收获了更广阔的视野和一个全新的自我:自信、雄辩、灵活。我不仅两次担任大连市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大会主席,还十分荣幸地见到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先生。
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和从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我的这些经历,使我成为了一个无所畏惧、守护梦想的勇士。
2012年的夏天,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必须作出一个关于未来的最终决定。然而,随着那个夏天的临近,我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心理斗争之中。去北外攻读硕士学位的机率很渺茫。首先,那里是近乎“千里挑一”的录取比例;其次,选拔的标准不仅仅要看英语水平,还会受到其他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影响,比如浮动的录取分数、政治素养,以及校方的面试。我身边的许多学长、学姐都在保卫他们“北外梦”的战役中失败了。他们从早到晚地学习,还是成为了理想之地的被驱逐者。我对北外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必须谨慎地走好每一步。最终我决定忍痛割爱,放弃北外——告别我从儿时就萌发的梦想。我告诉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可避免的伤痛。我选择了出国攻读硕士学位。正当一切申请计划准备就绪时,最美好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奇迹降临在我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一个争取北外保送研究生的机会闯入了我的视线。为了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迅速地开始了申请工作。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我拿到了院长和副院长的两封珍贵的推荐信,准备了需要的照片、个人资料、成绩单等等。每天早上起来,我都感受到一种能量充盈全身,我对自己说:“就是这个。”每天晚上,我都会给自己厚厚的文件夹一个晚安吻。我终于稳步踏上了实现梦想的轨道,我必须全速奔跑。在我收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恭喜你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2012年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夏令营。”
终于,在烈日炎炎的7月,我提着行李,心中满载着无限的喜悦与希望,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梦之国度——北京。盛夏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仿佛在暗示着我将迎来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夏天,炙烤的腾腾热浪也仿佛象征着我长期不懈的积累。终于到了一个喷薄而出的时刻,我必须十分优雅地走上前去,以一种最自由、最绚烂的方式绽放,我要像一个极精致的芭蕾舞演员一样呈上我最精彩的表现。
为时7天的夏令营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从全国各地高校、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后产生的124名全国综合素质最优秀的夏令营成员,将展开一场空前激烈的竞赛。仅仅因为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我已深感荣幸。在北外夏令营的每一天,我都接受着语言、气质、领导力等全方位的综合考验。随着我与夏令营里同学们的逐渐熟悉,我发现夏令营里的精英群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国语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大都是没有经历高考,就被直接保送进了重点大学,有点像是跳着华尔兹就飘进了高等学府的殿堂,他们在一线城市出生长大,他们是含着“教育最前沿”的金汤匙的幸运儿,享用着先进的学习设备和丰厚的教育资源环境——他们的生活与我截然不同;第二个精英团体是那些来自国内最高等学府的学生,就像在美国就读于常青藤联盟大学的学生一样,他们睿智而且自信,在衣服的领口戴着闪亮的、有身份象征意义的校徽。在我看来,夏令营有点像是一个顶级学府的校友会。但我并不属于这两类精英群体,在这样光辉四射的衬景下,我显得格外朴素。我的履历在学校和出身上都没有一丁点“贵族血统”,只有两个英文写作国家级奖项和一张雅思8分的优异成绩单。但是,我正在等待发光的时机。
在夏令营里,让我最难忘的经历是7月17日到19日的英语演讲比赛。在第一轮话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热烈讨论中,我凭借冷静幽默和对国际形势的敏锐视角,从124人中脱颖而出,晋级前32名,幸运地进入了复赛。第二轮的淘汰比例是惊人的,我又一次准备充分,并幸运地进入了最后的决赛,成功晋级16强。在16名决赛选手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演讲或者辩论的专业强化培训,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实战经验。但是,这些年的英语学习中,许多贡献杰出的美国总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都是令人惊叹的公众演说家。比如肯尼迪、富兰克林·罗斯福、比尔·克林顿,还有现任的奥巴马总统。他们富有感染力的演说使我深受启发,让我爱上了演讲。每当我讲英语时,我的声音变得有一种不同于说母语时的神奇特质,这也是我享受英文演讲的原因之一。
我站在了北外16强决赛的舞台上,一切美好得有点不太真实。当我看到北外令人尊敬的教授老师们都坐在台下时,我试图抚平自己激动的心情,在那幸福的一刹那,我儿时关于北外的梦想和一直以来的“北外情结”不断闪现在眼前。木质的宽阔舞台,台上精心布置的粉色百合花环绕着一个立式麦克风,再加上一束耀眼的聚光灯,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演讲台。我走到最中心的位置,优雅地向北外的评委老师和台下来自全国的124名夏令营营员鞠了一躬。当我开始演讲,听到了自己自信坚定的声音环绕整个礼堂,我意识到自己的确真切地站在了这里,灯光闪烁,开始了一个关于“信仰与热爱学习”的演讲。
那一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新信仰。我的灵感来自于在北京新东方学习和做助教的亲身经历,每个寒暑假,都能见到这样一群孜孜不倦的学生群体,其中不仅有年轻的大学生,还有小孩和头发灰白的退休老人。然后,我又将连续几年超过百万,数字仍在不断攀升的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分享给了评委老师和在座的同学们,使演讲在让观众震撼、感叹之余,更具有说服力。接下来在提问环节,为了充分地论证大学教育的意义,我不仅列举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还引用了美国哈佛校长德鲁·弗斯特给大学新生演讲中的箴言,有力地对比论证了中美大学教育之间的差异。为了印证“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还引用了我最喜欢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的例子。我的妙语连珠,不仅活跃了比赛现场紧张的气氛,还赢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笑声。当我看到台下北外的老教授梅仁毅和原来在CCTV英语频道作时事评论的谢韬教授都冲我点头微笑时,我心里高呼:“草根成功了!”
16年的奋斗终于得到了回报,呼应着《圣经》上智慧的箴言“人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录取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英国研究)。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惠特尼·休斯顿是对的:“当你相信时,奇迹就会发生。”那一刻,我仿佛又看见了6岁时的自己,第一次俯身在录音机前跟读着“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时那天真快乐的笑容。
夏令营闭幕之际,闷热了好多天的北京,终于下了一场暴雨。我对自然这种释放巨大能量的方式感到释然,而大雨似乎饱含着我追梦之路的所有泪水和汗水,我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我为自己的勇气和胆识感到骄傲、自豪。这大雨洗礼了我的灵魂,也庆贺了一只优雅的天鹅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