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之分析
2013-04-29张永谦
张永谦
一、教育理念:“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
所谓“墨守成规”,就是“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思教育观念更新,在教学中仍以教材为中心,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如何记住有可能考试的重点知识,以便考出好成绩,而忽视了历史教育的应有诉求”。在这种教育理念支配下,这些教师或固守“教材”,或一味“输灌”,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的樊篱和应试教育的瓶颈。
所谓“矫枉过正”,就是“有些教师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所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简单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出现生搬硬套,甚至弄巧成拙的现象”。在这种教育理念支配下,这些教师或随意“脱离”教材,甚至毫无理由地抛弃教材,或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视其为糟粕,置如弃履,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基本要义,是要以教材为对话“文本”。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结论,让教材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那种不加分析地“抛弃”教材的做法,实际上是浪费了固有的教学资源。对此,有专家强调:“教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必须研究教材,才能知道怎样用教材。‘用教材教首先是‘用,不是抛开教材另搞一套。”
新课程倡导“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对手”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性学习。因为“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都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的作用。接受性学习只要运用得当,在提高知识的传授速度和增加知识传授量方面,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那种生怕被扣上“穿新鞋,走老路”的帽子,刻意追求过于单一的合作性、研究性学习,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史实的系统传授,实质上是弱化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走入了课堂教学的又一个误区。
对此,有专家提出了质疑:社会实践式的教学“泛滥化”——课堂接受式学习过时了吗?并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社会实践式的教学比课堂教学方式要花更多的时间,这就决定不可能搞那么多‘社会调查,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搞调查,更无需实践。这样搞的活动往往导致实践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实际上,像上述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要慎重使用社会调查,要组织这样的活动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胶柱鼓瑟”与“混沌无窍”
赵亚夫教授认为“从教学过程看,教学目标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绳,目标繁复如同剺尺,虽有形制然实不能有价值的规矩”。新课程标准不仅把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而且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我们调研发现: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不透,要么“胶柱鼓瑟”,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混沌无窍”,缺少整体性认识。如,教学《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时,多数教师的备课仍然将三维目标割裂表述,固守其“限制王权”主线。对此,有专家在调研时指出,对本课教学目标必须有宏观视野,开掘史实背景,走进教学深处。
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整体性目标就是放大到全球视野下,构成全球性背景史实。如教学“新航路开辟”时,不少教师缺失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衔接意识,孤立地讲述或理解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历史认识零散难“串”。这些目标的衔接,包括:实验稿课标——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修订稿课标——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高中课标——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我们不难发现:前者着眼于资本主义,后两者着眼于全球,从三者中我们能够解读出新航路开辟具有世界性、市场性和资本性三种属性。
三、学生主体:“地位剥夺”与“貌合神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教育四个最基本的理念,应成为各学科所共享的教育理念,其中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是一大特色。
如前所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应成为当前我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不少教师特别是高三年级教师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强调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坚持“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呈现片面地追求“形似”,而不注重“神似”,出现“貌合神离”现象。有的教师没有切实理解“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的功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讨论即课改”“活动即课改”“表演即课改”,因此,课堂上不论内容的主次轻重、浅显深奥,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使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动”和“满堂论”,没有实际效果。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课简直是在‘作秀,我们是在课堂听课,不是‘看客。”专家说:“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建构学科教学体系。二是创造条件,实行‘原生态教学。三是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四、教学资源:“利用不足”与“开发滞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调查显示,我省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中,网上查询占38%;教材配备的教学资源库占26%;教辅资料占29%;当地文化资源仅占7%。在“对备课资源的利用”中,网站占29%;教师用书占20%;报纸杂志占11%;专业著作占13%;教科书占18%;其他资料占9%。
上述数据说明,我省高中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用能力,即开发意识、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评价与反思能力。但如前所述,这些资源的利用偏重于教材、教参、互联网等,对家庭、社区和历史遗存(乡土资源)等开发较少,存在“利用不足”现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开发。调研发现: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存在“滞后”现象。如,教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有专家指出,部分教师选用的资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以及反映“社会贫富差距”和“家庭购买力不足”的史料。专家说:“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课堂简单使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概括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显得大而无当。”
在2011年全省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过程中,我省曾列出如下指标:一是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包括正确的历史课程资源观,历史课程资源的筛选策略,利用实验、模拟、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等。二是利用课程资源能力。包括将开发的课程资源合理地融入历史教学中,利用最新的课程资源、适当的方法完善教学等。
针对我省高中历史教师存在开发资源方面的短板现象,有专家认为,今后的教师培训,需要提升资源开发技艺策略。因为教学素养与资源开发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在新课改中,引导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鼓励历史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利于教师根据各地区以及自己的教学实际,广开“资源”使用之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从而推动新课改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