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深入理解,精准解读
2013-04-29秦亚平
秦亚平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基本摆脱了“就教材教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的状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编排体系、教学内容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穿新鞋走老路”和“新手迷路”的现象时常可见,主要表现是部分老教师对修订后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老教材的水平上,部分青年教师对新教材的专业解读上不够科学。
一、如何精准解读教材
1.把握教材的整体观。
新课改以改革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根本转变为目的。教材编写专家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其结构,把握各部分关系,体会其设计意图。例如,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编排就是把学生作为科学研究者,遵循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的一般科学研究进程,从遗传现象(性状)→细胞学基础(染色体)→遗传物质(DNA)→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机理)→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生物进化(基因的定向选择),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把握教材的整体性,要对整套教材、模块的整体性、教学单元的整体性等多个层次,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思路,也要关注栏目设置在教材整体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进行正确定位并给予充分体现。
2.准确理解教材知识点。
准确理解教材知识点,首先需要对知识点正确解读。新教材教学内容有所增加,难度明显加大,一方面,教材增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需要有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教材增加了一系列新的教学内容,如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必修部分增加的许多实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等,许多内容是教师未曾涉及或学习过的新知识,正确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调查表明部分教师表现出力不从心、知识结构捉襟见肘,有些教师选择了教材怎么说就怎么教,甚至以讹传讹。
准确理解教材知识点还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比学生更深刻,使自己站得更高,从而从容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例如,针对“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知识点,仅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是缺乏深度的,流动性的实质在于分子运动理论(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之中)。膜脂和膜蛋白的随机移动、局部扩散正是分子运动的具体形式,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荧光标记物混匀所需的时间随温度而变化,其实也是分子运动受温度影响所致。理解了细胞膜流动性的本质属性,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实验,也将使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走向更深层次,对事物的认识更趋于本质。
准确理解教材还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析知识的教学价值,否则就会出现只重视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的培养,使教学方式重新回到讲知识记知识的老路上,完全背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课改宗旨。
3.把握知识内在联系。
许多师生对知识点缺少深层次的解读,难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割裂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制造出大量孤立的知识点,这也是造成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教学现象的重要原因。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纷繁复杂,但仔细解读各分裂时期的特征后就会发现,这些变化特征都是奔着“产生两个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细胞”这一目标而来的,其采取的策略就是让染色体先加倍再均匀分开。发现了这一内在联系,也就不难理解各时期特征了。间期的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是保障DNA(遗传物质)相同的前提条件;前期则为染色体的均匀分开创造条件:核膜、核仁的解体为染色体的分开清除物理阻碍,缠绕在一起的丝状染色质螺旋化转变成短而粗的染色体更易于分离,纺锤体的出现为染色体的分开提供了动力装置;由于动力装置纺锤丝的牵引促使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但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力量均等,必然就出现了势均力敌的中期特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随着纺锤丝的持续牵引,必然导致着力点——着丝点的分裂,就有了后期的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此时,细胞分裂的主要目的初步达成,需要的只是恢复到正常细胞的形态,因此末期就有了与前期相反的变化——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最终细胞分裂顺利结束。
二、提升教材解读能力的途径分析
1.行政层面健全促进教材研究的措施。
教师的成长需要外部推动力,其中学校行政层面的激励机制最为重要。学校需要大力推进减负增效,腾出时间让教师用于“做学问”;需要有效运用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欲望;需要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强化学科教研和考核的权威性。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材解读、教法研究等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引发教师的深层次研究。
2.让学习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教材是教学之基本,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是作为教师的底线,把错误教给学生是不道德的。就专业知识而言,随着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需要及时“充电”,捷径之一就是重温大学专业教材,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虽然新教材编写关注了最新学科发展,由于生物学科日新月异和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性,作为中学教师虽然不必要、也不可能同步掌握最尖端的学科知识,但也有必要借助于专业杂志等多种渠道,及时了解本学科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对已有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教师需要学而不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仅来自于行政、同伴的助推是不够的,发自教师内心的需求才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特级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说明他们无一不是有着强烈主动发展的愿望的,也无一不是精通教材研究的。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和教学任务,但有些教师却仍然乐于采取题海战术等来进一步加重学生负担,其实是用过量作业的方式来掩盖自己业务能力的不足,是自信不足的表现。破解困局之道就是强化对教材的研究,依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进行有选择的教学。面面俱到,“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爱因斯坦)。
3.让教师们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伴的相助和专家的引领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解决教材疑难问题最快捷、经济的教研方式就是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优势资源,借助于常规校本教研探讨教材困惑,沟通彼此对教材的理解;也可以加强校际资源共享,强化网络教研,建立QQ群等非正式教研组织;还可以借助于名师工作室等形成教研共同体,让具有强烈进取意愿的教师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在探讨、争鸣中达成共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专家的指点与引导可以大大加快教师成长的速度。虚心向身边专家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各种培训等机会,提升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处理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