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深化

2013-04-29董林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董林伟

【摘 要】依据全省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调研数据,全面总结分析了我省在忠实执行国家课程中的成绩与差距,提出了在相互适应中我们理当把握的基线和酝酿的改善以及深化课改中我们的应然行动。

【关键词】江苏普通高中 新课程 改革

江苏于2005年秋季整体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坚持“迈小步、不停步,走一步、看一步,坚决不走回头路”,态度积极,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全面了解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学改革现状,研究分析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提升全省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于2011年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普通高中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工作(本文中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此次调查)。调查围绕课程实施、教师发展、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教学管理人员问卷、教研员问卷和学生问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当前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本次调查的样本较大,其中高中教师有26200人,约占全省教师总数的25%;教学行政和管理人员1442人;教研人员644人,约占全省教研员总数的28%;学生126889人,约占全省高中学生的10%。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得到了提升。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各级各类学校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增强课程意识,在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2.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加强。分别有84.1%、79.1%的教师认为所教学科的核心价值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让学生学会做人”,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目标有较高的认同度,以教书育人和提高学生素养为己任。

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标意识普遍增强。75.1%和79.8%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入,大多教师已认识到三维目标的重要性,并且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视学情分析,在教学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

教师教学行为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备课花在研究教法、研读教材和研究学生上的时间比例依次分别为38.7%、34.7%和25.0%;有87.4%的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料,但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当学生观点与教材内容不一致时,能肯定学生言之有理之处的教师比例为57.1%,说明教师能理性看待教材,杜绝了对教材的盲从照搬行为。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讨论法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选择。更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已成为教师搜集教学资料的主要渠道。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有效的改变。

新课程有效地改善了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新课程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创造了条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所增强。师生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学习渠道呈现多元化拓展,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正在逐步得以实现。

二、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经过6年多的实践,高中课改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也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并且还在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课程实施未能达到国家设置的相关要求。

《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重要任务”,要“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

(1)必修课程执行力度不均衡,非高考科目普遍被轻视。三分之一的教研员认为非高考科目的课时明显不足,特别是艺术、技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大量减少。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方面最欠缺的学科依次是综合实践活动(59.6%)、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48.6%)、通用技术(23.8%)和艺术(22%)。受我省高考方案影响,不同高考科目在学校实施中的被重视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有超过20%的教研员认为高考重点科目(特别是语文和数学)有明显增加课时的现象,而化学、生物、地理等选考科目的课时数大量减少,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课程设置的一种应试倾向。究其原因,有超过60%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是受到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49%的人认为是有的课程实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开设有难度,如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2)课程的选择性不够,选修课程必修化现象突出。新的高中课程特点之一是选择性,但是许多学校提供给学生选择的选修模块的范围很小,仅限于高考考试必考的某些内容,形成了选修模块必修化的趋势。

出现选修模块必修化现象的原因:一是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二是学校的条件和能力问题,与学生自主选课相适应的走班制教学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是高考的影响。考虑到命题的可行性与试题的公平性,现行高考命题只能选择一部分作为考试范围。因此,高考不要求的模块就没有开课的必要了,即使开了也没有人选。

(3)学校课程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跟不上要求。学校承担着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国家必修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属于地方和校本课程的选修Ⅱ系列课程。实际上,地方与校本课程开设的情况很不理想;因为“校外没有实验基地”“图书种类和数量太少”“实验硬件不达标”“缺少师资”等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很欠缺;另因“教师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应试教育的压力”“缺乏相应的激励和评价体系”等原因,选修Ⅱ系列课程没有开设。此外,“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教师缺乏对校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被认为是校本课程实施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课程的管理手段还相对落后。新课程采用的学分制、选课制、走班制、综合素质评价等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日常教学管理,但全省基本上没有一所学校完全系统地利用高中教务管理软件进行课程管理。

2.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落实。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接受,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升学压力、教师专业技能、学校的设施设备、评价的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仍停留在形式层面,与新课程的要求尚相距甚远。

(1)“应试”对课堂教学的制约作用依然较强。多数教师平时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还是“考试说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取舍与把握仍深受考试的影响与束缚。

(2)以讲授式、练习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未发生根本性改观。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或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和组织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有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教师问卷中问及“关于谈话法,你在实践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40.4%的教师选择了“追问、反问、即时生成问题等技能要求很高,教师不易掌握”或“设计的问题质量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有38.5%的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起来困难,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难开展”和“教师知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在该问题按教师职称级别比较中,我们还发现,这种现象在年轻教师中更为明显。理科的实验教学普遍受到弱化,有高达15.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中从不做演示实验,而只是讲实验或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实验。

3.评价方式重考试成绩,轻过程素质。

当前的教与学评价手段相对落后、重结果轻过程、师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评价改革配套机制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评价的机制还不健全。

(1)评价凸显结果忽视过程。一方面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使得考试成绩几乎作为衡量一所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关注点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另一方面,缺乏客观评价教与学的标准,也是教师忽视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综合素质评价难以落实。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办法,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现实的情况是,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评价的内容缺乏刚性,标准难以把握;二是工作量繁重,缺乏操作性,虽然教育厅研制了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但使用起来困难较大,学校基本上没有使用;三是虽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方案,但在学生升学中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评价的主体参与度不够。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理应在教与学的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而事实上,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主体还是以课程专家及教育行政管理者为主,受客观条件、评价时间等诸多因素所限,师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远不够,参与率较低。教师这一评价主体在实践中通常是作为评价的客体出现的,被查教案、被评价教学、被评价实施课程的结果(主要以所教学生考试成绩来被评价);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也仅限于部分学校。

三、深化高中课改的若干建议

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关注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益以及考试评价的改革等方面。

1.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推动高中学校的特色多样发展。

(1)强化学校的课程意识,努力提升校长的学校课程领导力。校长是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学校课程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核心建设者。校长对课程的价值判断直接决定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内容与实施的途径,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目标能否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力度,提高校长的课程意识,增进校长对课程的理解,提升校长对学校课程的领导力。

(2)有效落实校内选课指导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首先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其次建立健全校内选课指导小组,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学校还必须加强现代技术在学生选课及指导中的作用。

(3)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推动普通高中的多样特色发展。学校应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范实施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从学校师资力量、资源特色、历史积淀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集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论证,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并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

(4)加大对学校课程的督查力度,确保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

2.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1)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当前教师队伍的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群体中年轻教师的占比较大,骨干教师分布明显不均,部分学科的专业师资堪忧。教师队伍结构上的失衡需要引起师资、人事部门的充分关注,制定政策性的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2)切实提高教师研训的实效。要建立以学科教学技能培训为主、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的研训体系,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的学科化,使教师专业发展向深层次迈进。要充分发挥全省优秀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使研训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将课堂作为“研究所”,使教师在“临床”研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师研修过程中的作用,构建教师主动发展的互动平台,最大化地提高研修的效益。

学校也要改革校本教研方式,在教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加强研究,切实把握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学科性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出发,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一是要重视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让教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二是要重视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不仅需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仔细研究、反复推敲,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的定位与目标,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不跑偏,才能真正体现出课程的目标。三是要重视研究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成果,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诠释,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同时更是师生实现顺利对话的文本。因此,设计者还需要研究教材、明白教材,才能创造性地将教材设计为学生学习的流程。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的教学须从智力、性格、兴趣、成就、情意等方面,深切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需求,不断提供符合其发展的教育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持并增进继续学习的兴趣,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

一是要求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智力、能力、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性别、个性以及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二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三是要强调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注重过程,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缔造新的教学经验的过程,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经验的过程。体验的课程是在互动、合作、交流、沟通中完成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应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背景(知识产生的本源),重视学生认知的冲突。应适当再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组织好学生的探索活动,使之有序、有效。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互相融合为一个整体的黏合剂,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在这过程中,既可落实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可孕育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改进评价内容与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应把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学生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等作为主要指标,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探索建立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以教师自我分析和反思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态度、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等内容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激励广大教师自我加压,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因此,首先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其次要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的现状,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再者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三是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与人才选拔的机制。要突破传统的考试选拔机制,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目前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达到的标准进行评定,一次性得出考试分数,得到考试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用统一的标准为不同学校选拔不同的学生,已经很难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举的教育发展趋势。固定的单一的考试标准、内容,也无法体现人才培养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摆脱考试一次性评价的压力,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除了纸笔考试,还要有口试、面试、表现性、诊断性、形成性测验形式,满足不同评价目的和要求,使考试的功能综合化,除了传统选拔功能外,重视和应用考试的诊断、评价、鉴别等功能,实现向多元评价的转化。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