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互动生成”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3-04-29王红霞
王红霞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所预设的教学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师要构建“互动生成”的有效课堂,在让学生“动”中出现新思想、新观念,从而创造出一个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互动生成;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著名学者张志公先生指出:“作为一门功课来讲,学语文和学其他课程不同,学语文不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从已知已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的过程,这是一种加工工艺,而不是制造工艺。”由此足見,语文是活的,它需要不断地生成与创造,这种“生成与创造”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独特体验。审视我们当前课堂普遍存在的教条化、程序化、单一化等与学生发展不和谐的状况,如何践行“互动生成”的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
一、教学目标忌教条化,要弹性化,在互动生成中“调整”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目标,应随学情的变化而调整,或提高,或降低,或改变。从苏州天平山秋游回来指导学生习作,我预设的要求是写出感受最深的内容。为此,我让学生把印象最深的内容概括成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写了很多:“山绿枫叶红”“山顶望苏州”“爬山的乐趣”“捡枫叶”“枫叶诗赛”……每个学生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于是我提高了习作要求,要求学生以《秋游天平山》为题,选两到三个小标题来写此次秋游的乐趣,要写满1000字。在学生看来,这是教师给予他们的一次挑战,充满了胜利的勇气和信心,结果学生洋洋洒洒写了何止千字!再如课文中有几个词:犹如、总是、尝试、启示、提心吊胆,要求造句。我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请你用这几个词写一段通顺的话。但有几个学生咬着笔杆不会动笔,于是我又补充说:“如果你实在不会,可以分开造两句话、三句话,甚至可以五个词语造五个句子。”目标分层,使得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巩固中有提高,完成中有创新,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是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课堂中,随着教学的推进,预设的教学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能明察秋毫,合理地调整预设目标,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过程忌程序化,要动态化,在互动生成中“变换”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教学过程虽可以预设,但它却像是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至少,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一个青年教师很困惑地问:在我的课堂上,为什么学生总是死气沉沉的,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我们听了她一节课《说勤奋》(苏教版第七册),其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1.理解重点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用怎样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的?指导朗读。
3.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勤奋学习的?指导朗读。
听完她的课,答案也就有了:我们不难发现,在她所预设的这条主线的束缚下,学生只能顺着这样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学习,全体学生往从一个角度思考,丧失了自我和天性。教师要么直接将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机械地接受,要么设计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像圈套一样,对学生认知的结果进行削减增删,最终达到教师所规定的标准答案,学生成为教师的复制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多变、个性理智张扬、幸福自然溢显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弹性“变换”教学设计,重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出现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三、课堂评价忌单一化,要个性化,在互动生成中“创新”
当前,教师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评价语仍充斥着语文课堂,如“你真棒”“读得很好”“你表现得真不错”,这些泛泛的语言就像白开水,干巴巴的,学生听之无味,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创新”自己的评价语,使之说得更有品味,更有美感。美的评价语不仅能极大地感染学生,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教师优美的评价性语言也能使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能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如,在教学“识字六”时,有个女学生读“杏花”很有味道,我就说:“真好听,杏花儿都对你笑了。”又一男学生读“春雨”稍稍响了一点,我说:“好像下起了雷阵雨,春雨是细细绵绵的。”于是他把声音放温柔了,男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了解了春雨的特点,还感受到了春雨绵绵的美感。教师风趣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亲近,乐于接受,还能创造出一个活跃且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学各要素都引起彻底变化,学生充满智慧的活动与思考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使学生全身心地享受语文,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