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的地位
2013-04-29张茹
张茹
农业机械化使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世界范围内明显地改变了食品的生产和分配。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之大。
一、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农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更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缩小了城乡差别。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都要经历基本实现农机化、到全面农机化、再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进程。这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农业现代的必然趋势。
二、农机化是农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保证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粮农业组织在1988年提出了持续农业概念,现在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战略与理论。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国的持续农业的内涵。中国农业科学家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持续农业的内涵,并提出来了相关论述,论述中肯定了农机化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先进的农业技术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进行推广应用,农机工具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农业机械在农村生产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近几年,农户用于购机的支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的比重。机械动力也已成为农业的第一动力。从1979年到2007年,人力、畜力与农机动力的比重在明显发生变化,不仅功率总量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农机动力也明显地由原来的占65%到现在占80%,这个事实说明,农机动力的拥有量已成为我国三个农业动力之首。而且农机的作业领域在不断拓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大。随着农机工业不断的生产出大批量的畜牧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及装置,直接带动了畜禽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四、农机化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机工业为农村农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技术装备以及乡镇企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农村工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从1980年到1994年期间农村工业生产值所占的比重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乡镇工业企业是农村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不仅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工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加快农机化的发展是所有农民的迫切要求
从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的特点、经营收入及劳动者的观念四个方面来看,无一不体现出广大农民对农机化的迫切需求。在我国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2亿多以青壮年为主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了乡镇企业或进入城市务工或从事多种经营,这样使得从事农村劳作的劳动力多为老龄化人口。而且在农忙季节,由于农民工不能返乡,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如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面,对于那些要求提高复种指数及播种面积的地区是明显不合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迫切需要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作者单位 吉林省洮南市福顺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