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争抢“新型”机遇
2013-04-29
“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新一届政府反复强调“新型城镇化”。如何理解好“新型”2字的含义、把握好政策导向,这对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实现人口的城镇化,其本质是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不少地方对城镇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大拆大建上,不仅已有的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地中等城市也争相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似乎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就是一个“大”字。在这些片面认识的作用下,一些地方的城镇化脱离实际,出现了盲目、愚昧的贪大求洋,反而造成发展不协调、管理服务不配套的恶果。如此往复,生活质量难保障、社会关系难协调,矛盾越积越多,只会离城镇化的初衷越来越远。
“新型城镇化”既是拉动内需的潜力所在,更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城镇化不应是满目“水泥森林”、沉沉雾霾,也不应是住不起房、就不了业、上不起学、看不了病,而应是城市无论大小,发展各具特色;生活无论何地,同样方便舒适。摒弃贪大求洋的畸形城镇化思想,全力满足人们的幸福感,才能真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但人在城镇里得有地方住,有住房的需求。人在城市里要工作,要有地方上班,要有工厂厂房,要提供商铺和写字楼。因此,人的城镇化并不意味着跟房地产业没有任何关系。在秦虹眼里,房地产业是城市运行中的基础性产业,提供城市居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她说:“无论是否承认,房地产业在中国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始终认真对待。”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营业税同比增长12.9%,主要是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从而带动了房地产营业税的相应增长。从其他税种情况来看,受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契税1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土地增值税1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此外,部分地区的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增量超过80%,而税收只是地方财源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前6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2106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5870亿元人民币,增长38.6%,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41.9%。在这项统计中,占比最大的便是土地出让收入,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7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292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46.3%。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局面,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经济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滇庆认为,发展房地产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并不矛盾。但是,仅靠衣、食、行等来拉动经济是无力的,消费结构升级一定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由改善住房条件来提供,由越来越多来城里居住的人口提供。住房是最大的内需,离开了这条,中国经济发展将没有动力、没有消费,更丝毫没有扩大内需的指向。
首创置业等知名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寻找城镇化发展下的机遇。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认为,房地产业是为做建筑形态而生,因此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企业。当然“新型城镇化”也涉及到地产商下一步的布局,他说:“城镇化很容易让企业发现价值洼地,但要慎重考虑清楚,究竟更适合在大中城市发展,还是去主攻二、三线城市。”
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则更倾向于去一、二线城市淘金。他认为从客观上来讲,很多人、特别是富人,都希望向一、二线大城市迁移,因为一、二线城市的工作条件、教育和医疗条件都更好。相比而言,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前景不佳,购买力依旧较弱。
然而,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无论怎样做机会选择,房地产业都必须面对自身企业的经营问题和商业模式。嘉凯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杨益华谈到,如果坚守依靠土地升值的开发模式,只可能等来死路一条,盈利模式必须要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绝不可抱着谨慎心理墨守常规。当然,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控制风险,因为全盘可掌控的企业,能够稳妥、踏实,从而走得更远。
高纬环球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良军说:“以产业和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城镇化建设,将为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及可持续性提供保障。在改变经济结构,以及区域产业布局的同时,城镇化还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潜力,甚至将改变房地产行业的规则与格局。” 高纬环球的掌门人预计,中国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科学规划,来改变传统城镇化中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单凭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现状,稳步推进以产业和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