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助力建设小康社会
2013-04-29赵正挺
赵正挺
如今,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过生态关。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并且改变人们以往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中。按照城市的标准要求,对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物进行达标处理和控制,增加绿地、林地面积,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另外,还要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这才是棋高一筹。
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按目前城镇化的空间和速率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持续10~15年,以规划数据及现有增速预测,2015年我国城镇住房面积将达390亿平方米,2020年达470亿平方米,2030年达580亿平方米,大量的房屋建设将衍生巨大的建材需求。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策略为建筑与建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长期的激情和活力。国家发改委推算,在未来10年,城镇化可拉动4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以房地产和建材领域为主。
房地产、水泥、新型建材、机械设备、大众消费品,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最为受益的“五朵金花”。在产能绝对过剩的大背景下,水泥及玻璃等传统建材行业,仍面临供需失衡下的弱平衡。未来随着城镇化的深入,考虑到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小城市集聚能力较弱等因素,以核心城市建立的城市圈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成为更切合实际需要的主流方针。与此同时,这种逐项的转变也将成为推动建筑与建材行业投资结构转型的原动力,我们拭目以待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