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课程资源 演绎精彩教学

2013-04-29熊少云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发掘课程资源

熊少云

【摘要】要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学生为本,用自己的慧眼与心灵,去发现、去发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本文试图从学生家庭生活、现行教材、校园生活等方面入手,谈谈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为演绎精彩教学服务。

【关键词】课程资源 发掘 演绎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74-01

2011年新修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表明:“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以及购物、旅游、访友等机会,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调查、制作、游戏等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在教学過程中要实现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学生为本,用自己的慧眼与心灵,去引导学生发现发掘身边的课程资源,结合教材,提出新的创意,才能为课堂教学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一、发掘生活资源,追求课堂实效

“生活即教育”,根据本学科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掘和运用身边的、鲜活的、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以拓展学习的内容。像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利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劳动行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对“我的家庭成员、我家地址、电话号码,我最喜欢看的图书和动画片,我最大的愿望,我最爱做的事,我最喜欢的人,我最不喜欢的事,我最大的优点与缺点”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这些资源与教材进行重组,设计出活动方案。

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孩子们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杜威曾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饿皮痒对社会有益或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二、发掘教材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生活实际却在变化、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课标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教学活动中,就采用了不打乱教材系统性的前提下调整顺序,自编教材、补充内容等方法,使品德与社会课上得生动活泼,富于时代和乡土气息。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提醒教师教材是个实现目标的工具,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时要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活动去“激活”教材中的生活,使两者之间建立条通道。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设计,达到感受、理解、体验的目的。如在执教“请到我的家乡来”时,我就针对我校处于武夷山风景区边缘的特点,深入教材、挖掘教材、走出教材,让孩子们去看、去收集、去画、去拍九曲溪流、美丽岩峰、古典建筑、村落田野等景物,以及风味小吃和土特产,通过“我也来当一日小导游”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小客人游一游九曲溪流、村落田野、自然景点,看一看古树古建筑,品一品家乡的风味小吃,夸一夸家乡的土特产,写一写家乡的可爱,通过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利用学生身边的非常熟悉的环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策划下,让孩子们体验家乡的美丽可爱,从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唤起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当小导游的文明礼仪和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是从正面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体验,我们还可以从侧面去挖掘教材让孩子们体验,如为了寻找我们的家乡的不足,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村落,融入街道去调查:我们街道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你觉得还应增加哪些设施,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又脏又乱,是怎么样造成的?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伤害?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交流,再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受护公共设施,对危险说“不”,才能生活得更好、更愉快、更安全的道理。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让教学更有效。

还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生成性。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探究所生成问题,注意从中及时吸取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增添课堂教学色彩,实现课堂教学更高效。

三、发掘校园资源,演绎课堂精彩

“环境可以决定人”。一所好的学校环境能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生,校园生活伴随着学生的一天天成长,会给学生的成长打下深深的烙印,学校在强化德育硬件常规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我就经常利用校园生活入手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以教学“我的成长与学校”这个单元为例,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有注意的观察学校从周一到周五的校园生活和校园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到学校实地当小老师介绍学校,夸一夸画一画自己现在和将来的学校,感受校园美好的氛围;其次让学生找一找学校和教室的不足,让学生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己的教室;第三,通过学生“送给老师一朵花、献给老师一句话”和老师回送一句话的互动活动,拉近师生距离,促进情感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树立课堂民主平等意识;第四,拓宽教学空间,联系学校开展的传统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展览活动,用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孩子,让孩子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寻找校园的美丽,还可以利用校刊、学校展览栏和校园网站资源挖掘课程资源;第五,可以从学校已有教研成果中挖掘资源,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已有一定成果。

“资源就是教具”,还可以从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站、“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等媒体平台入手发掘课程资源,通过图书资料收集、网络信息采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演绎更多的精彩。

让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大育人效益,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给我们的使命,它促使着我们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潜在的教学资源,探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课堂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发掘课程资源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利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