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利用
2016-10-31丁秀娟
丁秀娟
【摘 要】 充分发掘、利用本土资源的优势,利用乡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景物等开展生趣盎然的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乡、家乡人民、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发掘;利用;本土资源;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幼儿教育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园地处山区,这里有小山、树林、小溪、田园、菜园、果园,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那么,如何精心选择那些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萌发幼儿审美意愿、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资源,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开启农村孩子们潜能的金钥匙呢?
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
(1)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源泉,是幼儿所熟悉的、乐意接受的事物。
春天,漫山雪白的梨花,遍野粉红色的桃花,此时带领孩子们到此一游,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夏天,带领孩子们到果山观看、品尝满山鲜红的荔枝,金黄的龙眼、黄灿灿的芒果,体会到家乡果实累累、果实的甜美。秋天,带领孩子们参观农民们的秋收景象,让孩子们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冬天,这里是甘蔗、香蕉的的丰收季节,让孩子们看看农民崭蔗的喜悦之情,品尝甘蔗之清甜,尝尝成熟香蕉之香甜,感受水果之乡的甜蜜。这样让孩子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扩大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发展。陶冶幼儿美丽的情操,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充分利用家乡资源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镇是国内外著名的奶水牛之乡,所产牛奶香甜营养价值高。学校食堂每周安排一、二次喝牛奶,同时每期组织一次幼儿参观养牛基地,让幼儿观看种草、割草、挤奶的过程,既品尝到牛奶的香甜又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为家乡之牛奶而骄傲;同时我镇地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我们从矿区找来不同的矿石作为标本,让幼儿对矿石有个初步的感知,感受家乡资源的丰富及经济的腾飞。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1)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教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强调把儿童从牢笼中就解脱出来,让他到自然中去学习真切的知识。大自然是农村幼儿的欢乐之源,是农村幼儿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幼儿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因此,农村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田野、果园、菜地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植物、花果,可以开展有效的美术活动。田野、山坡、草地、小溪、树林,这些都是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善于巧借自然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活动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成为很好的丰富区域活动材料。如教师和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幼儿把以前自己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我们还经常把那些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形状,用它们来造房子、做蛋糕,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区域活动了。实践证明,幼儿往往喜欢那些价格不高的、低结构化的、来自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充分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挖掘民间传统文化,拓展活动空间
(1)挖掘民间游戏,拓宽活动空间
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自由商定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使游戏满足不同幼儿的水平,让每个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发展。园边广阔的田野是幼儿活动的乐园:泥巴可塑性很强,用于游戏可以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因素。如:玩“食品加工厂”游戏时,让幼儿用泥土加工成形形色色的“糖果、糕点”,用彩泥做成各种各样的月饼,孩子们玩的挺高兴,而且“吃”得那么逼真,那么香甜。从游戏中真正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孩子们在这样丰富的物质条件下,玩起来开心极了。在玩耍中发展了孩子们的交往、合作、动手、创新能力。
(2)巧用传统风俗,激发活动的兴趣
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带领幼儿走进各村、各家各户去参观,“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亲身感受本地民俗风情。我们这里盛产荔枝、龙眼,是著名的荔枝之乡,每年端午节,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我们引导幼儿利用包粽子的纱线把成熟荔枝一串串的连起来,分门别类悬挂在走廊顶梁上,让幼儿认识家乡盛产荔枝而自豪,同时指导幼儿园制作纸船用包粽子的纱线悬挂走廊,既表示船装荔枝飘洋过海,远销国内外,又寄托我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从小培养幼儿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我们还充分利用本地的民俗风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了协商谦让,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了互助、合作和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体质,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四、智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如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一起查阅、整理民间游戏资料,让家长在家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例如,有些游戏需要“建筑工人”“木工师傅”等职业的角色,我们就请做建筑的、做木工的家长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主题游戏“土玩坊”“木趣坊”自然生成,在小小木工作坊里,孩子们个个成了木工师,据木头、钉木头、截木头,做出了小汽车、小积木等等,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本土教育资源是非常广阔、非常丰富的,她是一片丰沃的田野,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其教育价值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大胆去尝试、探索,就能寻找出一条合适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就能让农村的孩子们扎进家乡教育资源的“沃土”之中,从小领略、认识本土资源,并深深地融进了他们心灵深处,绽放朵朵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