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教育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2013-04-29吴凯之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国民素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

吴凯之

摘要:大国崛起既是世界地缘政治力量量比变化的产物,也是其内生性成长的结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战略和策略,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世界大国崛起经验表明,教育不仅起到提升国民素质、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更是推进科技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大国崛起;高等教育;国民素质;人才支撑;科技创新

总结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大国崛起既是世界地缘政治力量量比变化的产物,也是其内生性成长的结果。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战略和策略,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其内生逻辑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16-17世纪的英国,还是19世纪的法国;不管是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抑或华盛顿开始的美国,教育作为奠定其大国基础以及推进其持续繁荣与振兴的核心,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一、教育是大国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洛克,其政治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近代以来的几乎所有西方大国。他曾经以其精辟的语言指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按照其思想,倘若自然权利是天赋的,而政府只不过是与公民的一种契约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得出:政府的运行质量和国家公民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几流的公民必然有几流的政府。在其着作《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当时的英国,作为教育主体组织的学校,成分复杂,学生的教养恶劣,正因此,他认为英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国,首先必须大力进行教育改造。在对教育持续不断地关注研究中,洛克将教育的内涵结构细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他是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进行如此划分的学者。不仅如此,洛克还极其强调环境与教育对国民社会化的巨大作用,他也是在孔德之前,最早深刻揭示教育社会化意义的思想家。研究洛克的生平可知,洛克之所以这样,根本目的是要为其心中的大英帝国培养两个方面的人才:一是具有进取精神的事业家,一是具有实干精神的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经营人才。他梦想通过绅士教育以提高英国国民的素质教养。毫无疑问,他开辟了大英帝国近现代教育的大道,并最终经过历史的检验,使英国在其深邃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巨大好处。经历几个世纪的殖民扩张,英国最终走向繁荣昌盛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强国,这与洛克的绅士教育和政治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思想也为后来西方各个大国塑造既有良好教养又有实干精神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德国近代史也证明:宗教改革中所竭力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也为德国结出了光辉的果实。在德国逐步成长为欧洲列强的几百年漫长历史中,起源于新教改革的德意志文化教育,对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6-18世纪中,德国各公国以教育为利器,纷纷走在振兴民族国家的道路上,费希尔就曾经毫不隐讳地指出:“我们想通过教育把德国塑造成一个集体。”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和职业化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德国国民素质立下了巨大功勋 。思想界对德国民族素质莫不赞叹。即使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由强而败,德意志民族也很快在废墟中振兴,很快以其强大的力量在政治、经济、民族精神文化上继续影响着世界与历史。教育作为大国崛起的基础性作用在英德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强悍民族心魄的主要途径,成为历史的密钥,往往为大国历史所珍藏。

二、教育是大国铸造人才优势的基础保障

在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来,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变迁是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性化的核心来源于教育,近代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动因深植于新教伦理之中,正是新教改革中奠定的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精神,培养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国民,支撑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高速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国民土壤,才促使近代西方大国拥有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人才优势,从而在人类文明演绎的历史中抢占了近代历次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先机。历史事实的确如此。当中国在经历前清的短暂繁荣以后,东方大国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教育作为涵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失去了改革创新的活力,东方传统大国逐渐被西方所抛弃。直到明治维新的日本,效仿西制成功革新,改变了东方地缘政治的格局,也正是那时,中日的差异开始显现,基于近代技术改新的教育差距,重塑了中日两个东方强国的国民素质。也正是这个时期,西方列强积聚了强大的教育实力,储备了因教而练就的国民队伍,走上了攫取东方资源的殖民之路。各据特色的人才优势是近代西方不同大国强国崛起的基础保障。教育涵養了这些人才,从而为崛起的大国进行了奠基。以14世纪时的荷兰为例,当时的荷兰可谓是小国,人口不到100万。历史记载,当时荷兰民生状态窘迫。《大国崛起》剧组研究认为,当时小小的鲱鱼就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但自从生产拥有简便易行的方法以后,鲱鱼迅速成为荷兰的资本,经历100年的发展,人口数量极少的荷兰渔业和商旅由此而兴盛。经过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后,荷兰崛起为不多的商业帝国,形成了资源匮乏的小国迅速发展壮大为经济强国的历史经典。一方面受过较好教育的有良好技能的国民支持了荷兰的强大,另一方面商业的高速发展又为荷兰拓展了生存空间。这演绎了小国崛起为强国的故事。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因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大量英才以及建立在教育和知识基础上的专利保护制度,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国家范式,后来的美国、日本在通往大国和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的教育是其获得不断进步的关键。

三、教育是大国技术创新的不竭渊源

大国崛起往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几乎所有大国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而最终得以世界范围内崛起的。如果说,蒸汽机标志着英国在工业化生产工具的技术创新中抢得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那么,美国人则把握了电力这一大面积工业化得以进行的新兴技术创新的机遇。正是基于教育发展的技术创新、地缘战略思想的实践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才得以崛起。通过考察美国历史,我们知道,创新始终是美国的国家体制。“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林肯曾经这样描述这一国家创新体制的实质功能。正是因为把创新植入国家教育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化整个过程中,美国的整个国民体系就注入了一种原创的激情。所谓的专利制度,实际上就是把教育培植精英的整个知识传播体系嫁接在一种功利化的机制中,从而为被教育的人才具有的创新驱动置于社会需求的广阔空间里。这一方面让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为教育本身的发展找到了内驱的动力。美国不仅借此发展了其高端教育,也由此笼络了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原创精英。经历数十年发展,使第三次产业革命,再次成为美国延续其世界超强大国的翅膀。根植于教育的美国式创新道路值得后发国家研究与借鉴。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推行科教兴国、教育兴国战略数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进步越来越依赖教育的支撑。国民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深化、教育和创新体制的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体制机制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工作。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同创新步伐,因此,深刻认识教育为创新提供人才土壤和文化优势,是时代给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实现中华复兴的民族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全社会都要进一步树立教育兴国安邦的意识,形成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氛围,完善教育发展战略,发挥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文章说明:该文为安徽省教育厅2012质量工程项目《文化建设背景中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项目(皖教高[2012]14号)研究成果。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国民素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
——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科学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