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心心相通的桥
2013-04-29杨会云
杨会云
【摘要】中学时,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老师把诗歌的七节内容转换成一幅幅的画面,于是唯美的文字、唯美的画面就长留了心底。二十年过去,每每想起诗人徐志摩,洁白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似乎都会历历在目,但潜意识里又总觉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的眷恋,却又总是不能真正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二十年过去重读这首诗歌,就是要把这首诗歌中的美丽的东西展现给我的学生,带着这些青春年少的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那无尽的哀伤和惆怅的源头。
【关键词】再别康桥;赏析;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在研读大量的资料之后,我发现这首《再别康桥》的很多意象其实正是源自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两首很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关雎》和《蒹葭》。而这两首诗歌又是学生在初中里学过的,那么我何不借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向学生解读现代诗歌呢?
我教读的第一步首先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之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借助什么表现出来的?(借助意象抒情:云彩、青荇、星辉、彩虹等)
3.教师总结提问:明明是在异国他乡,为什么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爱,潜意识里诗人把康桥当成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都很容易找到答案,同时学生对诗歌也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了,接下来我就开始带着学生把诗人笔下的康桥美和两首古典诗歌中的意境融会在一起做起了比较性的研读,下面是研读的過程:
一、首先把诗歌的两节内容与《关雎》一些章节放在一起作比较赏析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再来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1.请找出两种诗歌中共同的意象:
2.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它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3.由这些意象我们又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心态?
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争相作答:环境,都有清澈的河流,河流中都有招摇的绿油油的荇菜,而且都同时出现了主人公钟情的理想的意中人“窈窕淑女”和“夕阳中的新娘”。此情此景,被撩拨起的也是同样的情态,在诗经那位无名的作者,是由于“求之不得”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徐志摩,则是“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惝恍沉醉。很明显地,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爱恋和不舍。
二、接着我又把诗歌的第五节内容与古诗《蒹葭》放在一起作共同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两节内容出示过后,我马上提问题:
1.有一个字是两首诗歌中都出现的,它的含义是什么?
2.《诗经》的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吗?
3.诗人很明显在借诗经隐喻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都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一个“溯”字,让我们看到了诗经中无名主人公追寻自己意中人的艰辛,一个“宛在水中央”让我们看到了由于河水阻隔而与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凄美心境,而这种心境又何尝不是诗人此刻的心境,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诗人也想寻求自己的梦想,而他却终究要回到梦醒后的清醒与惆怅。
诗人无奈地吟出诗歌的下一节: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
此情此景似乎让我们联想到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两次比较过后,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
1.诗人为什么会对康桥这么地不舍和眷恋?
2.诗人又重回故地康桥想要追寻什么?
3.此时此刻,诗人又为什么要沉默了?
这两个问题对这节课可以说是一个总结,我及时地插入了诗人当时的一些生活背景,总结了两点:
1.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理想之梦的祭奠;
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追求“爱、美、自由”,在剑桥留学期间,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当时的中国,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社会现实残酷,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他苦闷彷徨。
2.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的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祭奠。(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的一段感情)
四、总结
纵观全诗,除了我们通过比较感受到的古典诗歌的影子之外,而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诗人挥手作别天边的云彩,无形中也会让我们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淡淡忧伤;而诗人“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情景,也仿佛让我们穿梭在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那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古典意境里,这一切,都让我们明显感觉到,虽然是在异国他乡,而诗人却是极力在向我们呈现着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景,这其实不正是体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厚爱,在诗人的潜意识里,康桥就是自己的精神故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康桥就是诗人人生理想之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诗人爱情之梦开始的地方,因此它才会被诗人称为“难得的知已”、“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