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2013-04-29代俭华刘昌阔孙蕾
代俭华 刘昌阔 孙蕾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腹部手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搜集 2011年5月~2012年9月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手术后切口感染53例,感染率为8.1%,与手术性质、围手术期用药等原因有关。 结论 预防切口感染,要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不断提高外科医生手术技巧,以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污染机会,降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131-02
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术后切口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外科切口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病例的25%[1],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9.65%~17.65%[2],切口感染的发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及经济负担。为探讨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现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655例腹部手术病例中发生切口感染的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9月 外科腹部手术治疗患者病历资料655份,病种包括胃大部分切除术、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剖腹探查术、胃癌根治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1.2 研究内容
根据每份病历记录,逐个填写关于病人的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用药、切口长度、是否使用抗生素等事项。
1.3 切口感染标准
3 讨论
3.1 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外科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免疫抑制的程度、持续时间与手术或创伤的大小有关。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手术创伤介导的免疫抑制效应是造成术后感染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因此,分析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3.2 患者的年龄
高龄患者与青壮年以及婴幼儿的自身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和营养状况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各个方面情况,如年龄偏大的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导致机体反应差,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体重过胖的患者,脂肪血流量和血容量较低,组织血供少、术野暴露小,切口部位脂肪层厚,缝线增多,易发生脂肪液化并残留无效腔等,这些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3.3 手术性质与手术时间
一般急诊手术,因为患者病情严重,使得围手术期处理仓促,这也同样增加了术后感染率的风险,本次结果显示,急诊手术的感染率为11.2%,远高于择期手术的6.12%。另外,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切口感染率也越高。本次结果手术时间大于2 h的感染率为9.03%,可能由于手术时间的延长导致腹内脏器暴露时间过长,手术操作及手术器械对胃肠道等脏器的牵拉或机械性刺激的强度较大,从而加重组织损伤,降低组织的抵抗力[5],易出现肠道菌群错位生长,容易出现手术中的内源性感染。因此,应该加强手术室的管理,在规范外科医生的无菌操作、增强无菌观念的同时加强手术技术的培养,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3.4 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首先,依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涉及重要器官等外,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次,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不合理,表现在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长短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只有在术前30 min~2 h静滴给药,才能保证手术部位有足够的血药浓度,且抗菌药物须在细菌污染前就应在组织内有一定杀菌浓度,才能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次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感染率仅为4.79%,但如无明确指征的滥用抗生素,非但不能降低感染率,反而有促进耐药菌株形成的危险,并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4 结论
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是院内最为常见的感染[6,8],因此预防切口感染,要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不断提高外科医生手术技巧,以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污染机会,降低切口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刘宗祥. 128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43-144.
[2] 徐永宁. 31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8(25):181-18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81(5):314-320.
[4] 李莹,黄存林,朱小琴,等. 1878例腹部手术切口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382-384.
[5] 汪笃良. 112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8(12):202-203.
[6] 严金燕,贾氢,罗书练,等. 外科手术切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2,30(4):39-41.
[7] 马俊生. 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83例原因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S1):29-30.
[8] 李利,林忠乙.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68-169.
(收稿日期: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