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2013-04-29刘涛
刘涛
摘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根据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分析说明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先学后教;信息技术;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其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上,其本质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任务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成果的快乐,教师则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变换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洋思中学教学实践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呢?如何才能运用这种理念上好信息技术课呢?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在一些教师思想中,往往把课程当作“纯技能化”学科,以让学生掌握操作技术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主要是讲练结合,练习的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过的内容,学生的练习基本建立在模仿的层面上。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技能面对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操作环境就一片茫然,甚至束手无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后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非常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1.转换角色,以学定教
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围绕着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学生的“学”是指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要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教师的“教”也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点拨,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教师的讲解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把教学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真正实现了少教多学。
2.根据学情,合理分层
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工作。这个备课不仅要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更要解决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熟悉,更要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要想办法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教训。只有明确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才能准确地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分层目标和训练内容,采取多种辅导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分层训练,及时反馈
在“当堂训练”环节,教师出示分层次的训练任务,组内的学困生完成基本训练即可,优、中等生完成高一级训练任务后,可思考附加训练任务。这种训练任务的设置既可保证学困生正常完成学习任务,也能使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教师巡视学生的训练过程,寻找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后,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训练结果,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讲解,对优、中等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拓展讲解,并及时记录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教学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评洋思初级中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江苏教育,2001(Z1).
[2]戴昌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初探.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
[3]蔡林森.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天津教育,2011(03).
[4]黄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