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的方式揭示故事的寓意
2013-04-29孟彩娟
孟彩娟
寓言故事,顾名思义,小故事中有大道理。阅读寓言,就要剥开层层包裹着“理”的外衣,将深藏其中的“理”凸显出来,从而明白其精神内核。而寓言故事教学最难的环节,莫过于引导学生掘“理”了。很多老师习惯用成人理解寓言的方式要求学生,经常用“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的问题来揭示寓意,往往让学生一头雾水,无从说起,教师只能在一片沉默中选择简单告诉答案,草草收场了事。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形象直观地走进寓言,走进生活,就能避免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收到不着痕迹明寓意的效果。下面例举笔者在寓言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和大家共勉。
一、朗读表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师:有的寓言故事,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忍不住想演一演故事中的人物。比如读《自相矛盾》时,我就很想演那个楚国卖矛、盾的人,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要演好这个角色,关键是要注意两处话语一个造型,你发现了吗?
生:就是这个人两次“夸口”说的话和最后“张口结舌”的样子。
师:是啊,想一想,什么是“夸口”?
生1:就是说大话。
生2:就是吹牛。
生3:就是夸海口。
师:这牛吹得够大,像海那样不着边际。想一想,你印象中吹牛的人是怎样的?
生1:眼睛朝天看的。
生2:脖子拉长,向着天的。
生3:说话时唾沫横飞的。
生4:甚至还手舞足蹈的。
师:那就照着这些样子演演看。
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表演。
师:与“夸口”截然相反的是“张口结舌”。你怎么演好呢?
生1:就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生2:就是说不出话来急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生3: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急得不知所措的样子。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1:因为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前后不一致了。
生2: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师:说话前后不一致,前后矛盾,往往会让自己哑口无言。现在,就请你读一读、演一演,感受这个说话自相矛盾的楚国人的尴尬吧。
生自由朗读表演。
思考:对“夸口”“张口结舌”的表演,孩子们可谓兴致盎然,特别是表演“张口结舌”时,学生努力寻找舌头被打了结的感觉,欲言又止,面红耳赤,惟妙惟肖。在那种想说又说不出来的尴尬中,“自相矛盾”的寓意自然就从故事中脱离,进入了孩子的语言世界。
二、角色体验——以《滥竽充数》为例
师:有时我们读着寓言故事,会忍不住边读边想,想当时的情境,想人物的心情,想故事的结局等。比如读《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时,我就忍不住边读边想。咱们也来试试吧!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优俸禄。
师:读到这里,你想到南郭先生的得意劲儿了吗?
生:他在宫门外得意得手舞足蹈:哈哈,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生:南郭先生吹着口哨,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美滋滋地想着:呵呵,我不费吹灰之力,居然也发财了。
生:没想到我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居然也能蒙混过关,了不起啊!
师:嗯,想得还真美啊!继续读,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生:这下要露馅了,还是赶紧逃吧。
生:南郭先生吓得魂不守舍,忍不住想:要是被齐湣王知道了,我这滥竽充数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要再不逃的话,怕是项上人头不保了。
生: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他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趁早逃吧!
师:呵呵,南郭先生还挺有自知之明。继续读,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会怎样呢?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生: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走在出逃的路上,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哎,看来,没有真才实学是混不长久的。
生:要想发财,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学点儿真本领啊!
生:南郭先生悔恨交加,对儿子说:孩子啊,你一定要好好学本领,可不能学父亲滥竽充数啊!
师:没想到,一边读故事,一边想象,还真挺有意思。
思考:故事是形象的,学习故事的过程更应注重体验。上述教学,在师生充满情趣的对话中,孩子们俨然走进了南郭先生的世界,在经历了主人公戏剧式的生活后,用独白式的“自言自语”,将“滥竽充数”蕴含的道理与文本自然脱离,这个学习过程富有挑战性,令人精神愉悦。
三、联系生活——以《自相矛盾》《滥竽充数》为例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看到那个卖矛、盾的楚国人才能想到“自相矛盾”,看到南郭先生才会想到“滥竽充数”?
生:不会,在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合唱,小康不会唱,只跟着大家摆摆口形,这就是“滥竽充数”。
生:上次我写作文时,有一句话记得是这样的:“今天是中秋节,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老师在旁边批注的就是“自相矛盾”。
生:我上次用“万籁俱寂”造句,“展现在我面前的草原万籁俱寂,只有一群群骏马在飞快地驰骋”,也是“自相矛盾”的。
师:是啊,其实这些出自寓言的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听了会想到哪个成语呢?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生:这就是“自相矛盾”。
师:哦,我们都能想象那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后张口结舌的窘样了。
师:这是老师在网上看到的几则新闻的标题,你理解其中的“滥竽充数”吗?
出示:医院专家“泛滥”,患者担心滥竽充数
假币残币游戏币,滥竽充数当车费
“绿色蔬菜”,谨防贴个标签滥竽充数
生1:“患者担心滥竽充数”,是说生怕没有真本事的医生冒充专家给人看病。
生2:“滥竽充数当车费”,是说用假的东西当真的。
生3:“贴个标签滥竽充数”,是说用不好的东西充当好的东西。
师:我想,大家一定已经读懂这些寓言故事了。
思考:寓言虽是古老的文本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却相当广泛,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所在。这个教学环节,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引导孩子联系实际读懂寓言,使呆板的文字因为有了生活的甘泉变得灵动而丰富。
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像达·芬奇一样好,而我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画得像孩子一样。”阅读寓言,揭示寓意,如果能找到适合孩子的便捷通道,用孩子的方式链接寓言教学,寓意也就不会如雾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