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愉悦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3-04-29朱秋红
朱秋红
摘 要:愉悦教育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教师从教学中感受到快乐。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出一个愉悦的教学课堂呢?从了解学生;打造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才能构建出愉悦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愉悦;小学语文;兴趣;平等
一、充分了解学生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丰富且题材广,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多数文章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但不是所有文章都如此,部分内容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或者是学生只对文章中的某一段有兴趣。这种时候,教学就要充分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因为直接兴趣对于设计教学方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座谈或是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二、运用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对学习产生主动性,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导入语是教师面对学生所设置的第一个环节,这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授课情况。所以教师要擅长运用导入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打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充分去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让学生可以有兴趣参与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教师要打造出多种式样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实
现合作竞争,并在交流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少一点考试带来的压力,多一些学习中的快乐。总而言之,要建立愉悦的学习氛围就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求学欲望。
四、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无法分离的,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建立起愉悦的情绪,也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愉悦是教学的形式,教学是愉悦的目的。看到自己学有所成,学生才会真正地爱上学习,愉悦的精神才会得到发扬,最后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亚辉.给小学生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考试周刊,2012(71).
[2]李国平.创建小学语文教学的快乐课堂.教育科学,2012(7).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