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存异·自信
2013-04-29严华银
严华银
一、趋同:学校教育的致命伤
一是教学的趋同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到许多学校听课,假如是随机而不是精心准备过的,那么走进同教材教师的课堂,你会发现,除了教学内容的一致——教材无法选择,不同班级的学生使用的讲义、练习是相同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都完全一致,甚至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也是大同小异。笔者经常去一些初中,主事的校长希望我多听一些语文教师的课,有时甚至提出将同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全部听一遍,然后跟大家交流。我总是问,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些什么不同吗?校长始而一愣,接着便是会心一笑。他知道,那样做,是浪费时间。
二是教师的教学个性越来越弱化。由上述教学现状推论,长此以往,必然带来教师自身特点、特长、优势、风格和个性的衰减和失落。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常思考、有思想、说真话、出实招的教师将越来越少,更别说出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积累、反思、提升、凝练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教学个性和风格的教师了。
三是教师的实践自信越来越低。因为上面所说的原因和其他原因,如应试教育的比拼,几乎没有教师可以是常胜将军,时刻都有滑铁卢在等候。再如专家学者的所谓“引领”,由于从来都是高屋建瓴,都是“绝对正确”,且满口概念、术语,没有人敢与之“交流”,因而对于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教材等,很少有一线教师敢评头论足,似乎只有“学习领会”“照章办理”的份,即使有好的带班经验,有比较成功的专业学科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有个人成长和发展好的规划,似乎都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敢越雷池半步。课改之后的教师几乎尊严无存,每有学者、领导到场,只有洗耳恭听,惟命是从,哪有自己的独立存在、独立思想?这种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更为普遍和严重。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会有怎样的教育结果和后果呢?我们总是说,学校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而这一能力和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和精神又从何而来?主要应该是源自生命个体的个性,有人说,个性就是创造性。那么学生的个性又从何而来?有人说是学校、教师的培养。确实,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我认为,要想拯救现实中国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回中国教师的实践个性和自信。
二、“备课”而“集体化”:制度“设计”的缺陷还是执行的“走偏”?
过去的十年间,一些可怕的现象逐渐形成:基础教育中愈演愈烈的应试状态,学校、家长、社会各怀心思;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育”和“生本”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严重误区;伴随“应试”和课改的某些理念衍生出一些不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策略,等等。
集体备课制度严格说来,是应“课改”而生的。课改的核心内容在言及教师专业发展时,提出校本教研的理念,而且把“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视为校本教研的三要素。这显然是十分正确的。就学校而言,教学研究的关键是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则是“备课”。既然课改提出“同伴互助”是教学研究的要素,那么,将传统的主要靠个体劳动实现的“备课”活动提升为“集体”活动,顺理成章、一举多得,这便是体现课改精神的创新决策了。
各自独立备课,备课之后“集体”研讨,然后根据“集体”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性的教学设计或者教案、教学案,所有的同教材的教师带着步调一致的教案上课。这是现实“集体备课制度”的主流形态。这一思路与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生态是契合的。从管理而言,一类行政、一条思路、一个目标、一种模式管制所有的学校;从课程而言,一种标准、一种课程方案、一种教材(尽管有版本的区别,实际是大同小异)适用所有学校的所有教学;既然如此,用一种教学案来教学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班级和学生,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其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实施教学,这尤其给新教师带来了便捷,省去了许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可以提升应试的整体水平。瞄准标准和大纲、整齐划一的方案,至少可以确保普通教师、普通班级、普通学生不至于总是在“贫困线”下折腾和徘徊,这样的“填低”方式自然可以带来应试水平和学业分数的稳定上升,所以我们总是听到因为这种制度推行而制造的一个个“应试”奇迹和神话,也体现了一种教学的基本均衡。对于那些普通后进学生而言,这样一种“填低”的定位,给他们带来了发展和跟上的可能。所以,很多专家在研究了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施过程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制度,十分适合那些教师水平、生源质量比较一般的学校。这一点我完全赞同。
然而“集体备课”这一提法本身是有缺陷的,这一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对这一制度予以改造是现实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什么是备课?就教育的现实而言,一种标准、一种教材甚至一种评价的教育教学格局暂时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但正是因为有我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教师个体对于教育、对于教学、对于课程标准的独到理解,以及对于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和运用,对于教学路径的独特探寻,才有了我们对于许多个“一种”的突破,有了满足学生学业进步、个性发展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教学,从而避免了一种教学思路一路前行的缺陷。试想如果千军万马通过一条独木桥,那么学校不就是学生的加工厂了吗?而正在逐渐演变的“集体备课”似乎正有把原本生龙活虎的教学编排成流水线的趋势。我以为,备课是教师教学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教师在独立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依据班级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状况,融入自己对于本学科及其教学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教学爱好和个性,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思路和过程,安排教学重点和方法。可见,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设计教学到学生作业的评讲)应该是一项最具独立性和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劳动,备课天然就应该是一个教师的个体活动和创作,是课堂教学实施或“演出”的脚本。
备课是全部教育领域中似乎唯一可以让教师个体独立施展拳脚的空间,假如这一阵地“失守”,被集体化、同质化和标准化,学校和课堂就完全可以被电脑、视频、网络取代。如此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人的生长必然异变为物的生产。
在学校“集体备课”的现实中,部分学校的操作已经大大“走调”“变味”。理想和理论设计中的“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各自修改加工完善原先的设计”和“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形成共同的教学案”两种模式,逐渐演化为“组长分工—各自完成分工任务—共享”的分工合作模式。
演化后的模式出现了问题,一是只有分工和共享,淡化甚至取消了“研讨”这样的集体活动,这样就无法在同一种设计中取长补短。二是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备课的工作量大为减轻,但备课的机会便也失去了。不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学校校长经常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搞教研,做培训,怎么仍然看不到教师发展的大成效呢?我说:“如果连教师上课的脚本都不需要自己设计,教师自绝了发展之路,你这‘外因再怎么折腾也是瞎子点灯。”
而这样的“拿来”“共享”的所谓集体备课的“成果”,用于教学实施又会如何呢?绝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是他人基于他人的理解和他人班级学生而做出的,又怎么能够适合自己和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呢?所谓的因材施教,所谓的个别化、差别化教学,当然是纸上谈兵了。
三、重建备课新概念:个体永远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主体
当前,对于备课、集体备课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或者说对于现实备课形式和方式的升级换代便成了十分急迫的事情。
第一,从理念层面,准确认识和理解校本研修要素中的“同伴互助”概念。
教师借助“同伴”的智慧,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这在教育教学的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但教师必须坚守的一点是自己要有自己的理解、主张和方案,如果总是以“无我”之身,静待“他人”之助,坐享其成,那就有悖基本的教学规范和教学之德了。
如此说来,“互助”应该是教师间建立在独立和创造基础上的“有限”的帮助和优势互补,而不应该是“分工协作”,更不是换工和代替。我以为,就教学领域而论,任何过于夸大“集体”的作用和价值的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从制度设计层面而言,“升级”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旗帜鲜明地弘扬独立备课的教学管理主张。
备课应该是教学主体的个体行为。教师一要彻底摒弃同学科同一教学内容所有教师和所有班级教学方案“统一化”的做法。二要完善备课流程,独立研读教材,自己应设计教学方案第一稿;集体研讨,各人交流自己的教学思路,评说他人的教学设计,明确各人设计的优劣;梳理集体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的长处,吸纳合理建议,对教案初稿进行加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当然,这样操作,比现实的备课制度要辛苦不少,但与融入了集体智慧后的教学方案的层次提升和实施效果比,与集思广益之后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比,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第三,从思维方式和品质而言,变一味“求同”为努力“求异”,敢于质疑、批判、创新,追求百家争鸣的教研新格局。
我们曾经有过以一人之思想代替亿万人思想的荒诞经历。课改之后,专家垄断教学理念、一线教师“唯其马首是瞻”竟也成为一道风景。其实作为新事物的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操作方案,从课程标准到教材,从教学管理到教学实践,有很多可以讨论和反思之处,但我们敢于就此发声的教育人太少太少,由此衍生出“备课”的“集体化”,教学方案的“同质化”乃至“统一化”,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我们要调整思维习惯和方式,唤醒教师的好奇心,变一元为多元,让求异与求同共生,古人说“我手写我心”,今人说“我的地盘我做主”。说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跟别人不一样的话。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敢于特立独行。
第四,从教研方法层面而言,倡导“同课异构”“同文异论”等设计及教学研究的新思路。
20世纪初,西方哲学研究中一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理论,重视个体行为和经验的梳理和总结,承认优秀教师的典型意义和价值,并且鼓励这类教师大胆展示自己带有鲜明个性的创意,或在教材文本解读的层面,或在教学设计的层面,或在课堂教学操作和实践的层面。展示之后,“当事人”与所有的活动参与者,在组织者或者专家的组织、引领、指导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在“百家争鸣”之后,达成“百花齐放”,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很多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这种“异构”的形式广受欢迎,我以为应该使之成为今天“集体备课”的主要“构思”。如此,可以逐渐复苏教师的个体思维和独立精神,可以激发教学团队的生机和活力,而这种“正能量”对学校、教研组、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和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五,从教师精神层面,重树实践自信和经验自信,应成为第一要事。
以上很多问题的解决——从机制、制度到策略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自觉才能实现。但是教师的自信严重缺失恰恰是现实教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课改之后,课改专家的话语权威虽让课改核心理念的推广深入人心,但其气势也让一线的实践者自惭形秽、难找其北。被专家和领导始终挂在嘴上、常喊不衰的“反思”,令很多教师不仅有审美疲劳的厌烦,还有被动应对之后生长出来的自卑。而集体备课之后“一体”“一统”的教学方案,又让教师原本不强的个性不断衰减继而消失殆尽。
要拨乱反正。首先,要明确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虽然无可替代,但是理论也是来自于实践的,理论也需要实践这个唯一标准来检验,所以,不必对理论专家一味偏信。其次,反思不是反省。反思需要对失败和错误进行分析和矫正,更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经验和优秀个性的发现和总结。时时反思诚然优秀,偶尔反思特别是抓住典型的反思可能更有意义。最后,让每一个教师的设计和实践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原本就属于自己天地的教学空间里神思、畅想,揣摩、探索。既然“我”的实践,已经有多次的成功,既然“我”的教学个性,学生们非常欢迎和欣赏,那么它就有存在和成长发展的价值。有这样的自信,就有当下的校本研修和集体备课制度的改善,就可以实现教育的拯救。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