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3-04-29陈兴文赵丕锡刘燕
陈兴文 赵丕锡 刘燕
摘 要:目前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偏离,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内涵,构建了“两段式、三结合”由多元协同方共同参与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资源共享、需求与培养联动、考核评价体系、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58-02
从2009年开始,为适应各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未来几年研究生教育结构将调整为专业学位型、学术型研究生各占50%。为了保障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1]这表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实现由“知识创新”向“知识转化”的转变,定位于面向产业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掌握。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即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有着重大区别,这也给高校的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如何突破与人才培养面向领域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整合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导师、项目、平台资源,构建基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助于高校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对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同一个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职业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彰显不够;在培养方式上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单一,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协同育人机制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校外导师师资力量不足;论文内容偏重学术性,形式单一;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从招生、培养到社会用人单位评价等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普遍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便车,只是在成熟的学术型培养方案上作简单的修改,与学术型在同一平台上培养,没有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的实质性参与,只是在考核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所降低,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类培养、分类指导”。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内涵为各方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等;各方依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同围绕国家特殊需求、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产业战略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所需的优质资源平台,如依托项目、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联合建立经济实体、创办大学科技园、共建研究中心、企业定制(委托)培养等平台;各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按照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要求监控教学质量[2-3]。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校与协同各方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构建“两段式、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是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第一年在校学习和第二年在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两个阶段;“三结合”是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保证研究生层次应有的学术标准又要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坚持应用研究、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学位论文工作机制;坚持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专业背景与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可由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以及能力拓展课程三大模块组成。
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尽早了解国家、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各领域课程体系中开设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由行业有影响的高级管理专家和高级技术专家领衔主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和行业人士的互动平台;在确保共性培养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基础上,鼓励研究生通过参加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实现个性化培养,将个性化培养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在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完成实践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专业学位的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创新平台优质资源采取“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项目包括国家需求项目、行业企业项目以及仿真项目三层次培养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基于项目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建立学位论文团队组织形式,改变以往“一人一题”和指导限于一个专业的组织形式,创造条件选择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题,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一个项目组,由协同各方共同组成导师团队(组)。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管理能力等隐性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以及导师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最大化,产生新观点、新思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产出重大成果。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是保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和管理组织,明确各协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调动各协同方人员的积极性,使各方既独立开展工作,又相互协调配合。
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培养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根据“优化、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以实质性协同为基础,以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重点,探索协同平台资源高效共享机制,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4]。同时加强校地协同,积极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培养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联动机制。根据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协同创新项目,实现人才需求、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有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提高。高校应积极探索本科后期教育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优质生源选拔机制,增进考生对行业发展及相关专业学位的了解;企业(行业)根据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在职人员学位进修选拔机制。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培养的考评机制。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过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高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指标的比重, 学校不能成为单一的评价主体,企业也应对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采取对各方评价权重进行综合考量方式;同时在设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用简单的可显现的学术成果的数量和等级作为评价依据,否则就会伤害参与协同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研究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逆反问题,背离了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在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导师评聘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无论校内外导师在评聘时,都应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专业学位职业指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通过建立研究生导师组制度,拓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渠道,强化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拓展行业视野;吸纳国内外特别是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精英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适合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构建学校负责其他主体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一方面推进了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与协同方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R].200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R].2012.
[4]程晓农.面向需求协同创新 提升为国家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