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课程渗透的探索

2013-04-29周彩峰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渗透

周彩峰

摘要:伴随着教育全球化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独特面貌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与传统学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让我们看到了一缕教育革新的曙光。本文探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课程渗透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探索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渗透

传统的学科课程因其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的知识结构、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在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它已显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脱离时代发展潮流、滋生学生的厌学情绪等。

新形势下的学科课程中增加了许多拓展性素材: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但现实的中高考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亦无法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所以,时代国情又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承担起渗透学科课程教育的历史重任。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课程渗透的可行性

1.认知角度上属同一层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多的是模块化学习,要求跨学科知识应用,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知识迁移来嫁接传统的学科思维体系、认知能力。两者在认知角度上属于同一级别。

2.实践操作上相互关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很多“专题”“课题”往往都是学科课程的延伸或者生活实际的提炼,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势必要运用到学科课程的知识、方法、设备设施等。两者在实践操作时密不可分。

3.思想体系上符合唯物辩证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综合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上符合唯物辩证法,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课程渗透的实践探索

1.在选题、开题过程中的学科课程渗透。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题甚至要比得到的具体结果还要有价值。选题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贴近生活实际、搭紧时代脉搏、能经受得起时间检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学科课程,就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题材。

2.在实施探究过程中的学科课程渗透。课题的实施阶段是最耗时、最具挑战性的阶段,好花能否结出好果关键在这一环节。成败关键要做到三个优化:一是团队组合的优化,即组建团队时的性别组合、性格互补、年龄结构、居住位置等的优化组合。一个好的团队除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1+1>2的功效;二是物质基础的优化,物质条件除可以借助学校现有实验室、活动室、教育基地外,有时还需要整合家庭、社区、社会资源,达成教育效益最大化;三是情感思想的优化,在漫长而艰辛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挫折不可避免,这时就需要强化意志品质、优化情感思想。

3.在数据分析、处理阶段中的学科课程渗透。这是“破茧成蝶”、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前期大量的调查信息、数据采集、实物勘测等能否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就要进行信息加工、数据处理。例如,“堰桥中学校园环境生物多样性变化”课题,学生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绘成各种图表、图像,甚至推算出函数关系,预测出下一步走势图象,结果了然纸上。这都是充分运用了数学的建模思想、物理的抽象概念,再通过合情的推理、合理的演绎,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的科学结论。倘若遇到复杂深奥的问题,还需要借助于哲学的逻辑关系梳理。

4.在结题报告中的学科课程渗透。结题报告堪称是收官之作,属于画龙点睛之笔。结题报告其实就是一篇科技小论文,与语文学科联系密切。我曾听过一节《如何撰写科技小论文》的结题报告公开课,施教教师选择了三篇范文进行解读,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本校同年级邻班一位学生的文章,当教师分析该文时,我清楚地看到教室内许多学生露出惊讶、羡慕的表情。我想他们被激发出“成功近在咫尺”的渴望,课后交流印证了我的猜想。

5.在汇报、交流环节中的学科课程渗透。汇报、交流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亮点展示部分,属于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该环节关乎到学科知识、社会经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很考验人,也很锻炼人。例如,“最美校服设计”“我最喜欢的课间操形式”等课题,首先,要学生费尽心思去思考如何呈现自己的研究报告;其次,要有清晰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协调的肢体语言表现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现场驾驭能力;再次,还要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应对他人质询、诘问、误解。这属于学以致用的境界,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顺应时代要求、摒弃传统学科课程弊端的一门“新课程”。它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塑造终身学习品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它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球化环境背景下的综合竞争力。传统学科课程虽有诸多弊端仍将长期存在。不过,滚滚时代洪流会无情地蜕去其僵化的外壳、浸润其厚重的内涵、丰富其多元的形式,载着它驶向终极境界:课程活动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前者为后者提供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后者为前者提供科学的理论武装。只有前者,会导致盲人摸象、事倍功半,不能在理论上、思维上升华,会放缓世界文明发展脚步;只有后者,会导致纸上谈兵、形而上学,所获理论经不起时间检验、事实推敲。

参考文献:

1.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诺贝尔奖的启示》,科学出版社,2010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渗透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