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而不简单 构筑实效课堂

2013-04-29郭贵锋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简约实效新课标

郭贵锋

[摘 要] 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规律,从创设情境、教学主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归纳小结方面,力争做到简约、简洁、简捷、简练,从而构筑实效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营造生动的氛围.

[关键词] 简约;实效;新课标

近年来,在课改新理念的影响下,我们一些老师在开展教学时过度追求华而不实的教学技巧,如用新颖精美的图片装饰有效的情境预设,用复杂的电教手段代替简单的板书,抛开课本随意变式、拓展等,导致教学结构模糊,主线不清晰;教学内容冗杂,重点不突出;教学材料堆砌,缺乏梳理分析;教学方法花哨,学生学不得法;课堂教学变得浮躁而散乱繁杂!这种只重视教学形式的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低效乏味,我们应追求简约、简洁、简捷、简练的高效课堂,实施求真务实的教学策略,才能营造有灵气、有生气的课堂氛围.

创设的情境简晰、真实、有效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在背景中学习,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来源于生活、社会经验等真实材料.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数学教学应发生在现实的情境之中,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让课堂焕发活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让学生找到数学命题在生活中的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在情境中创新. 通过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实现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共同提升.

案例1 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某老师引入了如下情境:“将一张纸对折一次,把折成的纸再对折,如此重复下去,对折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大约有多高?我们能否登上月球?”(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 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 km)

事实上,通过亲自动手折纸实验,结果不言而喻. 纸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的纸对折十次左右就无法折下去了,更不用说对折四十三次之多. 由于与生活实际脱节,这样的情境创设无疑是失败的,也会让学生对学习该节的知识产生困惑.

案例2 九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某老师设计了以下情境“一果园有100棵桃树,每棵桃树平均结1000个桃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 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的产量就减少2个,如果要使产量增加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

不难发现,一棵桃树平均结1000个桃子是不太可能的,这种假设的情境不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这种“假生活”的情境会起到副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提高没有实际的帮助.

教学主线简明、扎实、清晰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数学课堂教学要走向简约,有一条清晰、简明的“主线”是走向高效的前提和保证. “主线”是引领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的关键,可通过围绕这条主线设定三维目标、安排教学环节、取舍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程等,开展有效教学时就有了基本出发点和终极指向. 这样,课堂教学就少了不必要的乱叶繁枝,结构就更紧凑,教学层次就更清晰,重点就更突出,整个教学活动就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数学课堂教学要走向简约,教师就须清楚知道如何取舍、筛选、提炼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教材、读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达到课堂教学的简约、轻松、到位. 简约化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简化”意识,该舍弃的时候知道舍弃,该整合的时候能够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目的地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合理去除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

案例3 八年级“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先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方面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然后用类比的方法同样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四个方面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通过原有的知识基础引入新课,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教学时,可用图示法给出矩形、菱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特性. 如图1和图2所示.

教学内容简洁、丰实、扼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使用教材过于“简单化”,等同于“更换教材”;任意地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导致教学内容冗杂繁乱,时间仓促,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负担过重,增效减负成了低效增负,学生无所适从. 简约、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裁剪合理,删尽冗繁,恰当“廋身”,从而生成简明、扼要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调,使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灵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新意,少一些老气;多一些激情,少一些枯燥!

案例4 在教学七年级“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笔者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探究1:牛饲料的问题,问题的形式是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

探究2:种植计划的问题,问题的形式是开放地寻求设计方案.

探究3:成本与产出的问题,问题的形式是根据图表所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数据信息列出方程组.

目的: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组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与有效性,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个例题有直接设未知数的,有间接设未知数的,有一题多解的,有数形结合的,有图表并用的,难度各不相同,认知目标都是应用.

案例5 如初二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变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探究意识.

变式1: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平分)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2:顺次连结矩形(或对角线互相相等)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3: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4:顺次连结菱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变式5:顺次连结正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相等)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做完以上五个变式练习,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影响新组成图形形状的本质是原来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具有的特征,证明的过程中始终运用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通过总结解题的思路,学生可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收到“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的效果.

教学方法简捷、厚实、合理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的一些老师认为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无法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制作了“色彩眩目、声音动听”的课件,诚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活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观察、亲身经历,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在数学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形象,化繁复为简便,从而更好地突破难点与疑点,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要把课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每节课的重点上,及时瘦身,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节课的重点、要点,真正地做到增效减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授几何课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及图片展示的数学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提升教学效果.

案例6 在七年级“三视图”的教学中,引入时可先播放一段动画,如奥运会跳水比赛播出时,从三个角度慢镜头回放郭晶晶跳水的过程,请学生分别指出从哪些角度看,为什么从三个方向看,由动画创设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采用这样的方式能顺利导入新课,还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再如摆出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不同实物,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实物并画出来,最后结合课件、动画展示结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感悟知识.

案例7 在七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中设计了以下环节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环节1:画一画,量一量

学生动手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计算内角和.

环节2:剪一剪,拼一拼

(1)让学生将三个角剪下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尝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从图3到图4)

(2)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通过对折让三个角的顶点重合,也能拼成平角. (图5)

环节3:想一想,证一证

对应可以联想到辅助线的作法.

(1)可以让三角形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利用平角定义. (图4)

(2)过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来证明. (图5)

(3)过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可以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结合平角定义来证明. (图5)

(4)过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可以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结合平角定义来证明. (图6)

归纳小结简要、落实、精炼

通过课堂小结将当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提炼、归纳、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 “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小结可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思维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每节课的课堂小结,乃至每个环节的小结,使得小结既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同时是课外探究的起点,在不断学习中梳理知识要点,提炼分析方法,总结解题思路和一般规律,归纳数学思想方法,升华数学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创造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简约实效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