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
2013-04-29邓志诚罗国洋赵子梅
邓志诚 罗国洋 赵子梅
摘要:畜产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当前广大农村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61-01
当前畜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受落后的思想意识影响及经济不发达、购买力低下等因素制约,加之缺乏有效监管,致使一些“三无”、过期兽药、饲料、违禁添加剂大量流向农村市场。导致农村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政府部门急需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畜产品进行有效监管。
1 影响农村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畜牧养殖模式
农村动物饲养环境普遍不容乐观,农民饲养畜禽已放弃传统的一家一户散养模式,养殖逐渐上规模。但是所谓的规模,也仅限于农民的家前屋后,形不成大气候。而且疫病防护设施设备不到位,环境差,饲养密度大,交叉污染严重。根本达不到当前动物防疫条件的相关要求。
1.2 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是指发生在动物身上的疫情和疾病。目前在已知的350多种动物疫病中,其中有200多种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互相感染和传播,称之为人畜共患病,很多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炭疽病、禽流感病等,当动物患有这些疾病时,不仅能使其死亡和畜产品质量降低,而且还直接传染给养殖者,并通过肉、乳、蛋及其制品将疾病传染给人,或引起食物中毒。
1.3 诊疗市场混乱,用药盲目
在农村,受地域、监管等因素制约,从事畜牧兽医的人员大部分无相关专业知识与从业资质,仅凭当地口口相传的经验治疗各种动物疫病。从而使大批土兽医、土秘方充斥着诊疗市场,导致盲目投放药物治疗,不掌握有效的剂量、比重,不了解配伍禁忌,不对症下药,不遵循休药期,超剂量、超范围用药,结果不是药物剂量过大引起药物残留超标甚至引起动物中毒死亡,就是剂量过小产生抗药性。这样既不能治疗疾病又易造成其他并发症。
1.4 监管不到位,畜产投入品使用不规范
兽药、饲料和添加剂、动物激素等的使用,为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畜产品因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养殖户又容易受利益驱使,低价购买使用“三无”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饲喂违禁药物来增加动物卖相。使用“三无”、过期饲料可能导致使用的饲料已发生霉变或受到微生物污染,微量元素添加过量等引起重金属污染和中毒,饲料原料受到化学性污染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违禁药物残留动物体内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 农村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监管机构,确保监管到位
在乡镇设置专门的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有了正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伍,才能加大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管、宣传力度,通过安全监管、技术培训等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辖区内养殖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驻场兽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和技术指导,让他们熟悉各自职责、规章制度、遵守相关法律。从源头上确保农村畜产品质量安全。
2.2 规范乡村动物诊疗秩序
各县(市、区)兽医主管部门应该严格行业准入,依法对乡村兽医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报名参加农业部组织的执业兽医考试。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2.3 政府引导,实现标准化生产
政府积极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带动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组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建立产、供、销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降低市场风险,有效提高农村动物饲养的经济效益。
3 小结
总之,农村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涉及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问题,必须要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维护人类的身体健康,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