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好习作的方向盘
2013-04-29叶平
叶平
摘 要:当前学业检测时,学生习作容易偏离题意,调入跑题的深渊。本文从现在习作命题的特点、审题的基本要求、平日的习作教学特点进行了具体原因分析,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即采用“五步审题法”,强化训练,握好习作的方向盘。
关键词:习作命题; 审题要求; 解决策略; 五步审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55-001
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又到学业质量检测时,老师们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习作时会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因为跑题这一现象不光出现在学习一般的学生身上,有时就连平时习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也会马失前蹄,成为习作失分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平时习作中不会或很少出现的现象,到考试时就会突然涌现,为什么考前一再强调认真审题,一到考场学生怎么就不听话了?
二、原因分析
1.现在习作的命题特点
我们小学阶段的习作,以往多采用全命题习作的形式,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多采用半命题和自由命题的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半命题习作。半命题习作突破了以往命题习作严格的限制性,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造空间,可以说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自由命题习作通常会提供一个话题,提供一个开头(提示性语言)或与题目相关的文字或图片。在此范围内,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或叙事或抒情或想象。
2.审题的基本要求
不管是何种命题,学生都要根据要求来写,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习作写起来就能切合题意,所以就要学会审题。审题就是分析题意,仔细研究题目的含义和要求,以便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写好习作。小学生大都要求写记叙文,要判定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记叙文,在逐字推敲题意的基础上,着重解决记叙文的对象、重点、范围和人称等问题,动笔时才不会偏离题目。
3.平日的习作教学
每到习作课,我们都会作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要写什么,怎么写……还逐词逐句地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如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总之,能帮学生想到的都帮他们解决了,引领学生走上了习作的“康庄大道”。再加上现在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特别是现在的同步习作,拥有了它,平时的习作似乎已经不用再愁了,各种材料,多种写法应有尽有,这些资料也让学生很快地踏上了习作的“快车道”。所以,平时的习作,特别是按照书上习作要求写出来的习作,差异不大,跑题的几乎没有。从中不难发现,平时的习作指导“扶”得太多,“放”得太少,没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过多地养成了他们的依赖心理。所以一到考试时,需要他们独自拿主张时,就会乱了阵脚。有的一见习作题就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也来不及仔细去构思,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就跟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一段,才发现有问题了,后来就涂涂改改再重新来写,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三、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鉴于以上情况,我总结了简易的“五步审题法”,帮助学生确切理解题目要求,找准题眼,进一步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以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方法是:
第一步:写什么,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找准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还是写想象习作。半命题习作《______真有趣》,就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这堂课”、“这件事”、“这次活动”或某个人等,再把所填写的课或事情等写一写。
第二步:写什么样的,就是确定写作的范围。弄清如果写事,是写什么样的事,写人是写什么样的人。还谈上面的半命题习作《______真有趣》,不管前面补充的是什么词,最终重点应该是个“趣”字。
第三步:写多少,进一步确定写作的范围。看清写一件,还是两件,还是随意。如《我喜欢的一种食物》,第一步先抓题目中的“食物”,第二步扣住“喜欢”二字,第三步不忘是写“一种”。
第四步:怎么写,就是如何选取写作材料。根据要求选取什么材料,重点写什么,要表现什么主题。如果出现了编童话故事或想象类的习作,这怎么写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编个故事谁都会,天马行空的想象肯定不行,要让学生知道想象还是要有主题思想的。
第五步:还需注意点什么,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写错别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还有字数要求等等。
四、强化训练,握好习作方向盘
接下来,便是按照“五步”审题的顺序逐步进行训练。为了让学生脑海中有一条清晰的审题思路,我把这五步梳理出来写在黑板上,也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便于以后随时拿来巩固运用。如审题第一步“写什么”的训练:出示一组习作题目,让学生根据中心词进行分类,如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用彩色粉笔把题眼标出来。接着,我便出示了第二个习作要求,让学生对照板书中的五步进行审题训练。我相机把“题眼”要点写在每一步的旁边。如出示给材料习作“一天晚上,文具盒里发生了一次争吵……同学们,想一想,文具盒里谁和谁在争吵,它们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以‘一天晚上,文具盒里发生了一次争吵。为开头,写一个小故事。要求:题目自己定,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有一定的趣味性。”审题步骤为:这是一篇想象习作,写什么——写小故事;写什么样的——文具与文具间争吵的故事;写多少——写一次;怎么写——文具盒里谁和谁在争吵,它们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要注意什么——已经提供了开头,不可再有其他写法。还有想象要合理,故事要有趣味性。为把审题落到实处,我要求学生熟记五步法,边审题边用笔一步一步圈出关键词,再写在草稿纸上,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
为了让学生不厌烦这种形式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大习作和平时的练笔进行联合训练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审题专项训练,这对那些难把握的习作要求尤其见效。如有些习作题目所用的词语相近,但实际上却有较大的差别。如《我和老师》,审题时可以和《我的老师》这一题目进行比较,明确写什么内容。另外要筛选一些学生难把握的习作,要求用PPT出示,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中训练。
总之,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独立审题,才算是把握好了习作的方向盘,也才会在习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快,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