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白话报的出现及其办刊思想研究

2013-04-29徐小凤

编辑之友 2013年9期
关键词:近现代

摘要 近现代之交白话报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旧式报刊向现代报刊转型的产物。白话报的许多办刊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乃至对当今的报刊创办仍然有着启示意义。

关键词 白话报 近现代 办刊思想

徐小凤,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传媒与文学研究。

湖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湘哲社2010YBA030),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09C186)。

学界对于白话与文言的界定,历来观点不尽相同。吕叔湘认为“白话是现代人可以用听觉去了解的,文言是现代人必须用视觉去了解的”。[1]由此可见,白话浅显易懂,是一种直观语言,易被人接受。中国的白话报产生于近现代之交,有数据统计,“清末最后约10年时间,出现过140份白话报和杂志,再加上不少适合妇孺阅读的浅说画报等,数目相当可观”。[2]其中较有影响的如《京话日报》《安徽俗话报》《无锡白话报》《平湖白话报》《福建俗话报》《湖南白话报》等,蔚为大观。

白话报刊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和转折,从此,报刊真正成为替民众传播信息和知识的窗口,它使“高高在上”的文化走近普通民众。报刊不再是过去政府下达通告的渠道,不再是上层知识分子的咬文嚼字之所。

一、白话报出现的历史背景

1. 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渗透

19世纪末期,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濒临亡国。为达到占领土地和统治人心的目的,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除不断地武力入侵外,还通过办报、传教等方式对国人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早在19世纪初期,第一批基督教传教士就开始来华办报,如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报刊。较早采用白话文体写作的《中国丛报》,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该报在报道时事新闻时,大量使用白话,字眼浅显易懂。但它仍未能冲破中国“邸报”的层层包裹,破茧而出。中国近代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报刊——上海申报馆附出的《民报》,也由外商创办。该报通篇采用白话写作,其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下层识字不多的人。它使报纸的读者范围由官方扩至民间,由上层普及底层,《民报》完成了中国报刊从文言过渡到白话的第一次有益尝试。

2. 启蒙思想的兴起和有识之士的实践

清末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启蒙思想开始发展。国家危难的现状使大批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寻求富国强民之道,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要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亡,使自己的主张产生影响,在当时民众文化教育匮乏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报刊这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来培育自己的支持者,使传播内容通俗化,变文言为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是加强和深化这种影响的有效途径。于是,白话报刊应运而生,并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蓬勃发展,成为左右大众舆论的主流媒介,文言报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 都市通俗文化的迅速发展

东西文化和新旧体制的碰撞,影响到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进而使其把这种改变实施到自己所擅长的文化上来。清末,在政治启蒙意识的影响下,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对白话小说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小说开始进入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亦即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时期,白话小说的地位也由过去的边缘向中心靠拢。另外,戏曲的转向,现代电影的出现,也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方式:不再是阳春白雪的雅文,而是下里巴人的通俗白话。

4. 旧式报纸弊端的凸显

自报纸产生以来,中国上层统治阶级对报纸的监管就异常严格,对于私人办报更是严加管制,因此,中国的旧式报纸都带有浓厚的官方特色和政治色彩。他们从不把普通民众当做报纸的传播对象,也不把传播利润和传播效果当做追逐的目标。因此,旧式报纸所用的语言大都是艰深的文言古话,所载内容主要是些朝廷旨意和通告。

关于旧式报纸对民众影响薄弱的原因,著名办报人彭翼仲将其归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各报的纹理太深,字眼儿浅的人看不了,第二是卖的价钱太大,度日艰难的人买不起。”[3]另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南边出的有《中国白话报》《芜湖白话报》《杭州白话报》《绍兴白话报》,都是极好的,但有一层,都是订本子的,不能天天看见,也还觉得不大方便。”[4]由此可见,旧式报刊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白话报刊的出现势在必行。

二、白话报的办刊思想

1. 宣扬新思想,传播新文化

与西方报纸大众化源自读者需求的动力因素不同,中国的白话报是办报者为点醒懵懂民众而孜孜以求的结果。报人为救国救民的目的积极宣扬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以期能被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无锡白话报》的办报宗旨在于“俾商者农者工者,及童垫子弟,力足以购报者,略能通知中外古今及西政,西学之足以利天下为广开民智之助”。[5]陈独秀指出,他创办《安徽俗话报》的目的,就在于教育与服务民众,绝非仅仅为说些无聊的白话,希望“大家别要当做怪物,也别要当做儿戏,才不负做报人的苦心”。[6]《智群白话报》则把“开通下等社会,以新理新事又重衍,庶几扫除腐败社会恶习,于改良风俗或有补焉”当做自己的办刊思想。[7]

由上可见,开启民智是传播新文化的基础,而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又是救国救民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白话报鉴于自身的特殊性,自然成为普通民众接受新文化洗礼,投身社会变革力量的有效武器。

2. 采用白话、方言,显现平民化传播理念

白话报所刊登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语言形象朴实,完全摒弃了文言文的深奥晦涩,受到下层读者的欢迎,并迅速打开了自己的市场。林白水是《中国白话报》的创刊人,他于1903年12月19日在该报的《发刊词》中说“要让种田的、当兵的、做买卖的,以及妇女和孩子们,个个增长见识和学问”,明确提出了自己平民化的办报思想。1904年,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时,用平实的白话文谈天说地、博古论今,提出了与林白水相似的观点,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代表作《瓜分中国》,在文中,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比作“切瓜”,“我一块,你一块,大家一起分”。语言看上去轻松诙谐,表达的却是悲怆沉重的主题。《京话日报》通篇报道均用白话,就连商家送来的广告也“一律白演”。对于那些仍习惯于使用文言的投稿者,报刊编辑深表歉意,谢绝发刊。上海等地的白话报也开始以广东话、湖南话、苏白等方言发表议论、记录新闻。媒体报道中融入大量生动的方言词,“白话”的语言形态也在发展中被重塑。

白话报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传播理念的改变,其告别了过去那种对读者单向宣讲的方式,尝试在读者与编者间形成一种“对话”,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欲”。如京城的第一家民间报纸《京话日报》,不仅大规模地发表下层读者来稿,公开声称不收取任何资费,且报刊编辑还经常对文章措词欠妥的读者稿件进行润色或者修改,同时一再强调“登报之后,有什么是非,都归本馆一面承担”。[8]这样不仅解决了稿件来源有限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报纸能够直接反映民间心声,正为读者的乐见。读者来稿中的作者既有职员、学生、中下层官吏等文化程度较高的,也有小店员、小商贩、小业主等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总之,“天下人”甚至包括优伶和娼妓,都可在此找到发表自己见解的一席之地。

3. 揭露社会弊病,履行舆论监督职能

白话报对以往旧式报纸的一大突破就是敢于仗义执言,说民众的话。《京话日报》将国内社会新闻报道重点放在揭露政治腐败上,为百姓说话,特别是为人力车夫、贩夫走卒等弱势群体直言疾苦。主编彭翼仲认为“报馆是天下人说话的地方,专讲公理,不徇私情,徇了私便够不上报馆的资格”。[9]关于中国的一些不良风俗习气,例如供奉菩萨、谶纬之说、包办婚姻等,《安徽俗话报》用大量的篇幅对此进行报道与批判,这对于传播科学思想、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京话日报》第235号还刊登了《武职衙门聚赌》一文:“有某营武官,居然借游击衙门,邀请学堂的学生和各局委员,在那里尽夜聚赌。巡警局就在对门,关着面子不好意思去问。巡警整顿地面的责任,也会讲情面,实在可笑。”[10]官员公然聚赌,警察放任自流,这岂不是典型的官官相护?第214号的《捕厅贪赃被告》则揭露了地方恶霸的暴行:“高阳县捕厅冯太爷分受贿赂,纵容聚赌,闹出两条人命。”1905年还追踪报道了王府活埋侍妾的新闻和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春阿氏杀夫案”,连续发表《王府活埋人》《不近人情》等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最终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白话报的这些做法,使之逐渐深得民心,与百姓建立起了亲密关系,很多百姓自愿购买报纸义务为其宣传。

4. 开女智,体现男女平权意识

在封建社会,妇女完全没有地位。女人从一出生便是弱者,不能够接受教育,不能够参与政治。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人去重视妇女问题。白话报从创刊起,就热衷妇女问题。如创刊于1905年8月20日的《北京女报》以开女智为宗旨,利用白话对妇女界进行启蒙教育。报纸中经常报道有关女性跳楼、上吊、投井等触目惊心的话题,而选择这条道路的大多是些缺少教化的女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夫权的绝对权威性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思想,《北京女报》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多方报道及强烈批判。除此外,为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北京女报》还极力提倡女学,并分别从女学与母教、女子与社会风俗的关系等方面来强调女子接受教育的好处。

辛亥革命后,许多白话报刊对女子参政及革命女士的活动多有报道,如对于秋瑾案,报纸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和分析,既有政府的公文,也登有民间的说法,同时还附载了上海等地报章的报道,对社会各界公祭秋瑾女士的活动,更是以纪闻的方式大量报道。另外,有关女性的婚姻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许多报刊就介绍过西方妇女在婚姻家庭上享有的平等权利,如财产分配、子女归属等问题。发表了《婚姻问题之研究》《自由婚姻》等一系列关注女子婚姻自主态度的文章,并提出了戒早婚,提倡一夫一妻等,由此体现出其“开女智”的主张。

三、白话报办刊思想对现代报刊的启示

1. 坚持自身特色,加强舆论监督

白话报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平民化。白话报基于民众,又服务于民众,为老百姓说话,揭露社会黑暗和政府腐败,刊登了大量的时论批评,发挥了强大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如《北京女报》主要以批评女性的劣根性为主色调,督促、教育女性自立自强。《京话日报》则大量报道了有关揭露清政府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新闻,警示当局者。而如今的都市报在经过一番同城媒体的报业大战之后,追求所谓的新闻“硬化”,一味模仿党报进行大篇幅的会议精神报道,导致正面报道经常流于形式,丧失锐气,内容乏味,特色缺失,进而失去了自己的读者群。尤其是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方面声音孱弱,缺乏深度报道,不敢批评时政等问题。因此,白话报的强大舆论导向及监督能力值得当今报刊学习。

2. 细分受众,准确定位

作为报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工具,白话报有自己明确的办报宗旨和办报思想。在刊登文章时能针对不同的受众群,选择适合的内容,发表易于接受的言论。这样细分受众的结果,可使报纸互取空白,不易出现内容上的交叉和重复,从而获得受众的青睐。如今,由于报业竞争的激烈,信息传播工具的发达,报刊逐渐产生了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多的报刊对目标读者缺乏细分,一味把发行对象锁定为城市居民。出报时间重叠,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也趋同,报刊的个性特征逐步削弱。随着媒体日渐走向成熟,甚至各报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大同小异,使得读者对报刊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的感觉。当今的报刊当继承白话报参与新文化传播、进行思想文化启蒙的文化传统,同时,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准确定位,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启蒙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 提高品位,注重质量

综观近现代白话报刊,新闻题材严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明显特点,即新闻态度的严谨性、新闻事实的严肃性、新闻选择的重要性。以《安徽俗话报》为例,在它所报道的新闻中,涉及的多是有关教育、科技、政治、经济等国家头等大事的硬新闻,主题内容严肃,态度严谨。那种纯粹消遣化、娱乐化的新闻几乎看不到。这就体现了当时白话报刊语言通俗,但格调绝不低俗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加大,现代民众对于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为迎合受众,报刊内容也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明星绯闻、花边炒作大有统治报纸版面之势,甚至对新闻报道也采取娱乐形式的处理。报刊内容疯狂追求刺激化、媚俗化,以此来迎合受众的某些猎奇心理。虽说报刊的生存依赖读者,但报刊也不能仅仅一味地取悦大众浅薄的趣味。如果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盲目迎合受众,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总之,近现代白话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白话文在实践中的广泛使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培植了舆论空间,发挥了报刊应有的媒介功能。从更深远的角度看,白话报的出现,是对全民尤其是底层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民众素质、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更高层面看,白话报已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办刊思想值得现代报刊借鉴。也许现代报业应回过头来看看这些报刊的元老,才能不忘报刊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振萍. 晚清白话问题研究纲要[J]. 清华大学学报,1999,14(1):96.

[2] 陈万雄.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59.

[3] 彭翼仲. 作京话日报的意思[N]. 京话日报,第1号.

[4] 看报比读书还强[N]. 京话日报,第14号.

[5] [7] 陈万雄. 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38-45.

[6] 陈独秀. 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M]// 任建树. 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5.

[8] 来稿诸君鉴[N]. 京话日报,第229号.

[9] 彭翼仲. 演说[N]. 京话日报,1905-09-03.

[10] 彭秀良. 京话日报与晚清保定社会世像[J]. 档案天地,2008(11):36.

猜你喜欢

近现代
初探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启示
城市软实力的充分展现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启示
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研究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徐州近现代乡贤文化研究
近现代西方大学精神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近现代旗袍的造型变革以及舒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