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旗袍的造型变革以及舒适性研究
2014-06-23王翮任汩
王翮+任汩
摘要:为了测试近现代旗袍的剪裁对人体压力的影响,文章通过讨论旗袍服装压力与主观着装感评价之间的关系,以期全方位地了解不同时期旗袍剪裁对人体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近现代;旗袍;变革;舒适性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志码:A
Evolution of Silhouette Design of Qipao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and Related Comfort Property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ssure of Qipao (a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s gown) and the subjective feeling of wearing it, the paper tried to g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sure on human body brought by different cuttings of Qipao in different period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Key word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Qipao; evolution; comfort property
包铭新先生在《中国旗袍》中说:“广义上旗袍经历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 3 个时期的发展。”而事实上,清代旗女所穿之袍并不被穿着者称作“旗袍”,而是其他民族为了区别本民族袍服而取的一个代称。因此,从约定俗称的角度,旗袍主要应是指近代的改良旗袍和现代旗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近代旗袍已成为中国女性服装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它没有始终保持传统古老的特征不变,也没有在变革过程中完全抛弃自身的传统特征,而是通过独特的造型美展现出古老与现代交融下的东方女性独特的韵味。而现代旗袍又在近代旗袍的基础上做了更加西化的剪裁和现代化的装饰,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在当今服装市场上大放异彩。
1 旗袍的造型沿革与剪裁工艺1.1 造型变革
近代旗袍作为“民国时期时尚服装的象征符号”,经历了20世纪20 — 40年代的数次变革,整体造型从最初的宽身大袖逐渐趋于窄身紧袖。民国初年的旗袍仍保留了清代的风格,经历了“暖袍旗袍”、“马甲旗袍”、“倒袖旗袍”等 3个典型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30年代,进入了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袍身、领高、袖长、面料等变化多样、不一而足。到了40年代后,旗袍的款式逐渐定型,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统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然而总体上,近代旗袍仍然保持着平肩连袖的平面式剪裁,偶有运用腰省和胸省,然而并不普遍。
到了现代,改革开放以后,旗袍在保持着传统的衣裳连属样式下,在结构上广泛采用了西方的裁剪技术,更加突出了东方女性的曲线美和线条美。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背部、腋下都变得更为合体。
可以说,在20世纪的中国女性服装史上,旗袍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旗袍造型的变革不仅体现着中国女性审美的变迁,同时还体现着中国制衣观念和裁剪技术的变革。
1.2 剪裁工艺的变革
具体而言,旗袍在近代到现代演变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过渡。
1.2.1 由“平肩”到“斜肩”
近代旗袍一般都是连身结构,即衣片与袖片取自于同一片布料,且一次剪裁成形,而现代旗袍更多地受西式剪裁的影响,由中式的平肩连袖变成西式的斜肩接袖。这一变革突出了人体的肩部廓形,是旗袍造型由“平面”结构转向“立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背部、腋下都变得更为合体。
1.2.2 由“无省”到“有省”
近代的改良旗袍,在传承了传统旗袍基本特征的同时,在剪裁上对腰身作出了明显的向里收拢的强调,成功地迈出了中国女性服饰由平面化到立体化转型的第一步。然而根据笔者对20世纪20、30、40年代各个时期传世旗袍的统计发现,仅在40年代的旗袍中有较少的一部分是采用了腰省和胸省,大部分还是通过腰身的裁剪而实现女性曲线美的传达。到了现代,中式服装结合了西式的制作工艺,旗袍中广泛采用了腰省和胸省,“这是旗袍完全采用‘立体结构的主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旗袍的分水岭”。现代旗袍的剪裁使胸、腰、臀的量更合理,肩斜度的大小与人体肩斜相适应,袖窿、袖山弧线更加贴合人体或款式要求。“这样的服装结构是由人体体态来决定的,实现了从表现服装本身到表现人体美的着装动机的变化”。
1.2.3 放松量由多变少
近代旗袍胸围放松量一般在10 cm左右,腰围放松量一般为 5 ~ 14 cm,臀围放松量通常为 6 ~ 14 cm,袖长及袖口根据款式而定,变化自由。现代旗袍通常为成衣化生产,按照号型规格尺寸,不需要对人体进行测量。胸围、腰围、臀围放松量一般在 4 cm左右,袖长及袖口也是根据款式而定。相比之下,现代旗袍更加贴合人体,更为修身。
2 舒适性比较研究
旗袍是最能展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虽然,在如今的女装世界里,廓型是考虑女装的首要因素,然而服装的设计还要让着装者感觉到合体、舒适和便于运动。因此,舒适性也应是旗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考虑因素。
为了珍视我国的传统服装,从人体工学的角度追求良好着装感的旗袍,笔者选取了近、现代两款相同尺码的旗袍进行了被测试者旗袍着装实验的主观评价、各种动作下的服装压测试,采用10段评价分析,来讨论旗袍实测服装压力与主观着装感评价之间的关系,以期全方位地了解不同时期旗袍剪裁对人体活动的影响。
2.1 舒适性实验
2.1.1 实验用旗袍
实验用旗袍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成人女子用衣料尺寸的平均体型A,选择160/84A为基准尺码的近、现代旗袍。
2.1.2 被实验者
被实验者为年龄26岁,体型接近160/84A的成人女子,根据JIS规定的测试法进行着装试穿实验。被实验者的身体平均特征:领围35 cm,肩宽38 cm,胸围84 cm,腰围72 cm,臀围92 cm,身高164 cm。
2.1.3 评价标准
本实验主要采用相关因素数量估计的方法。“在心理物理学中,数量估计是一个简单而且应用广泛的心理量表示方法”。本实验按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压力感、重量感、束缚感)及其总体感觉分别赋予量值,即按量值的大小进行10等分,人体在无着装情况下的压力感觉为0,在着装压力感最大时量值为10。
2.1.4 着装感受评价
在评价旗袍的服装压力时, 让被实验者穿着近现代旗袍,分为直立、行走、正坐、下蹲、弯腰、抬腿、举手、转身等8 个动作,就领部、肩部、胸部、腰部、臀部、腿部等 6 个部位进行主观压力感测评。将感受到的压迫程度,按照着装感评价进行记分回答,如表 1、表 2 所示。
2.2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现代旗袍虽然更贴合女性身材,然而其综合舒适性要较近代旗袍差。近代女性为了使走路时能够抬头挺胸将领围做得相对较紧,然而其他则相对宽松,而现代旗袍的领围则恰好符合女性领口的正常活动范围,在穿着时较为舒适;由于没有使用装袖,在穿着近代旗袍时穿着者手臂活动相对自如,现代旗袍手臂处的压力感则相对较大;现代旗袍由于做了省道的处理,将腰部收紧以突出胸部,这样虽增加了线条感,然而在坐、走、蹲时穿着者所感受到的压力感则明显比近代旗袍强烈。由于放松量的减小,现代旗袍的裙幅也相对较小,虽两侧开衩较高,仍有较高的压力感。
3 结论
旗袍是20世纪中国女性经典性、标志性的衣着符号,它在造型上的不断变迁,不仅体现了中国制衣观念和裁剪技术的演变,同时也体现了服装贴合人体性与舒适性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现代旗袍虽然更有利于展现女性玲珑的曲线,然而其穿着舒适性却不如近代旗袍,可见不同时期的旗袍剪裁在造型变化的同时,对穿着者的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流言[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2] 包铭新.中国旗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3] 崔荣荣.近代齐鲁与江南民间衣装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刘瑜.中国旗袍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5] 赵书.北京城区满族生活琐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6] 盛羽.旗袍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3):98-101.
[7] 陈研,张竞琼,李向军.近代旗袍的造型变革以及裁剪技术[J].纺织学报,2012,33(9):110-115.
[8] 陈礼玲.旗袍结构设计和工艺演变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
[9] 周彬,王慧玲.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灰色聚类分析[J].现代纺织技术,200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