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拉》中的双性同体形象及意义

2013-04-29王孟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秀拉意义

王孟

摘要:《秀拉》是莫里森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以两名黑人女孩为核心展开,被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双性同体思想为理论立足点,对两位女主人公秀拉和奈尔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阐明《秀拉》中的双性同体形象和意义。

关键词:《秀拉》 双性同体 双性气质 意义

《秀拉》塑造了处于底层社会黑人女性顽强抗争的形象,开拓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本文从秀拉的“女性特质”和奈尔的“男子气概”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具有双性气质,揭示作者试图通过塑造具有双性同体的形象来改变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境遇,消解传统两性二元对立的模式,达到双性同体的理想境界。

一、秀拉的“女性特质”

以往的文学评论中,秀拉被视为一个叛逆者,不仅具有祖母的强硬蛮横,而且还具有母亲的自我放纵。她任由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去讨他人欢心,那不是她的义务。与传统观念中贤妻良母、任劳任怨的黑人女性形象截然不同。也因为秀拉的离经叛道,她被冠以“假小子”的名号,散发着强烈的男性气息,但是其内在隐藏的“女性特质”却被人们所忽视了。实际上,秀拉叛逆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真实的自己。细读《秀拉》便不难发现,秀拉的“女性特质”随处可见。

在秀拉和奈尔最初相识的时候便可看到秀拉身上的“女性特质”,而这种特质时隐时现,但却贯穿了小说始末。秀拉选择看似安静的奈尔作为结交对象便展现了其内心对社区期许的皈依。可以说,两个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秀拉的母亲汉娜是一位放荡不羁的女人,而奈尔的母亲海伦娜则是一位优雅端庄的女子,两者形成了强烈反差。若是说奈尔家代表着传统的黑人社区精神,那么秀拉家就是对传统的颠覆和叛逆。但外表叛逆的秀拉却结交了奈尔,却证明了秀拉对传统黑人社区精神的一种向往,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小说中找到证据。虽然秀拉被看作是叛逆者,但“依附”、“顺从”这些典型的传统女性特质却不断在秀拉身上隐现,因此说,秀拉身上闪现着被人忽视的“女性特质”之光。

从秀拉对母亲的态度以及“小鸡”之死事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秀拉本身所散发的女性气息。当秀拉母亲和女友相互倾诉家庭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时,秀拉听到母亲这样讲道:“……就像我爱秀拉一样。我根本就不喜欢她。”秀拉未能正确理解母亲的意思,错以为母亲不爱她,因此内心受到了深深的刺伤。当母亲试图向她解释清楚,她飞快地跑上楼,感觉眼中有种难耐刺痛感。不难看出,秀拉此时流露出的是细腻敏感的女性情感。在内心受到刺伤之后,秀拉和奈尔一起跑到河边的树林里。她想要逃离这个充满伤害的成人世界,在草地与黑人男孩“小鸡”相遇。此时,秀拉的女性特质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她帮助“小鸡”爬树,不停地鼓励“小鸡”,并在身后照顾着他,俨然一副散发母性光辉的母亲形象。随后,秀拉一时兴起,拉起“小鸡”的手,不停地抡着圈儿,最后失手将“小鸡”甩到了水里,而“小鸡”也没有像秀拉和奈尔盼望的那般嬉笑着冒出水面来。在对“小鸡”溺死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秀拉同样也彰显出明显的女性气质和特征,而与此相反的却是奈尔,她不仅最先冷静下来,而且还劝慰秀拉,让她也安静下来。在整个事情当中,秀拉伤心不已,不停地哭泣着,而这无疑是一种极富女性特质的行为方式。总之,秀拉叛逆的外表下隐藏着她真实的女性特质。

二、奈尔的“男子气概”

奈尔和秀拉一样,具有非常强的叛逆意识。再加上两人相似的生活背景,使得两人有着极为相近的叛逆时期和叛逆行为。和秀拉一样,奈尔也非常讨厌自己的家。她认为井然有序的家给她带来一种压抑感,但却非常喜欢秀拉那个混乱不堪却朴实自然的家,在秀拉的家里完全看不到洁净和有序,而这在奈尔眼中却具有十足的“男性气概”。秀拉那个混乱不堪的家完全可以将其视为典型单身汉的居所。可奈尔不但没有感到反感,相反却非常喜欢,不难看出,奈尔所表现出的正是对母亲角色的叛逆,对男性身份的一种神驰。由于现实之中,女性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家庭的洁净和有序,奈尔想摆脱这一大部分黑人女性的命运。

此外,和母亲去外曾祖母家参加葬礼的经历也对奈尔产生了深远影响,那是她叛逆意识的开端。她看到一向受人爱戴的母亲在离开家之后情况完全相反。毫不讲理的列车员让海伦娜和她那堆破烂儿一块儿滚进有色车厢,而海伦娜非但没有生气,还一脸傻笑地应和着,这让奈尔感到非常伤心和痛苦,她开始意识到黑人的不易与无奈,更意识到了黑人女性的不易和无奈。由此奈尔便滋生了向更为强势的男性靠拢的意识,小说中对此有所描写。比如在奔丧回来之后,奈尔想要独自一人去流浪,离开梅德林去一些遥远的地方,这正是奈尔向往男性身份的体现,由于奈尔的父亲是一名海员,十六天的时间里有将近十三天的时间在海上度过。还有,奈尔在处理“小鸡”之死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理智,非常令人难忘和发人深省。在面对死亡时,她并没有像秀拉一样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气质,而是像个男人一样思考着如何掌控事态发展,她让秀拉回想并确认有没有被第三人看到。当秀拉哭得伤心不已,完全丧失理智的时候,奈尔却最先冷静下来并反过来安慰秀拉,让她静下来。就像是一个大男孩安慰受伤的小女孩一样。由此,我们不得不对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所具有的沉着品质和理性思维表示由衷佩服,

而这无疑彰显了奈尔所具备的“男子气概”。岁月如梭,转眼间两个女孩已经长大成人,到了面临爱情和婚姻的年龄。当裘德向奈尔求婚时,奈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迫切或心动。她面对婚姻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引人深思,因为她的这种矛盾和犹豫的态度是和传统社区精神中婚姻是女人最为期待的思想完全相背离,而这无疑又成为了奈尔外表温顺,内心叛逆的有力佐证。

因此,尽管最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走向结婚生子的传统道路,内在的男性气息也有所淡化,但是当秀拉游历回来后,奈尔感到自己的眼睛变得明亮了,头脑变得清晰了,内心感到了一丝的自惭,还有在秀拉离家十年重返社区后,奈尔真正地读懂了秀拉,并进行了自我审视与重构,这一切都说明奈尔从来没有真正驯服过,她的叛逆意识从未被消磨殆尽。出于奈尔在结婚之前身上所隐藏的“男子气概”,我们完全可以说,奈尔和秀拉一样,都是作者塑造的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

三、《秀拉》双性同体的意义

可以说,同一身体同时具有两性特质是双性同体最为直接的意义。双性同体的思想是著名女性主义大家伍尔夫立足于两性平等思想而提出的,并将这一思想作为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体全面发展的人格。在《美杜莎的微笑》中,埃莱娜·西苏对这一思想做了如下界定:“双性即:每个人在自身中找到两性的存在,这种存在依据男女个人,其明显与坚决的程度是多种多样的,既不排除差别也不排除其中一性”。两人童年的互帮互助,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非常难忘和愉快的青春期,但随后而来的却是婚姻的现实与抉择,奈尔和裘德最终走向婚姻。尽管对奈尔的婚事,秀拉表面上表示支持,但实际上却让秀拉受到了很大的情感冲击,也为秀拉的十年出走、音讯全无埋下了重要伏笔。秀拉无法释怀奈尔最终选择了爱情,她认为这是对友情的背叛。离开黑人社区整整十个年头后,秀拉又独自一人回来了。但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活导致了秀拉对她产生束缚的社区道德有了最大程度的背离,叛逆意识彰显到了极致。她重回梅德林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奶奶送到了白人教堂名下的那间破败的养老院。而此时无疑像一颗投入波心的石头,在黑人社区掀起了一阵风波。但是就算在秀拉叛逆意识到了最大程度的时候,她内在的女性气质却从未消泯。当奈尔为此事而责备秀拉时,她并未和奈尔正面理论和争吵,而是以女性独有的处理方式,来获取奈尔对自己处境的同情,并最终达到她想要的支持和理解。此外,小说中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女性特质的女性行为,秀拉如同出走前一样,只会做一些细小的决定。一旦面临较大的事情或问题时,她就会像个小女人一样感情用事,毫不考虑事情的后果,最后任由他人去收拾残局。

后来,秀拉的叛逆行径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和鄙夷,甚至连最要好的奈尔也弃之不顾。尽管秀拉表面上看似非常享受这种所谓的“第一手”孤单,但实际上她内心是万般孤寂的,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呼唤着奈尔的名字,希望两人能够重归于好,希望找到内心的依靠。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虽然主张消解传统的两性二元对立模式,但她并不赞成彻底消除两性之间的差异,而是极力主张认同差异性,主张女人就要拿出女人的样子来。她指出,若是女人像个男人,会令人大感惋惜,在这个复杂纷乱的现实世界中,两个性别尚且不足,若只剩一个怎么可以。伍尔夫认为女性所独有的气质,那种浓厚的女性气息是无可替代的。秀拉表面看似叛逆,追求独立,但内心却隐藏着真正的女性特质,叛逆的外表下是人们常常忽视的感性和细腻,虽然时隐时现,但却始终未曾消失。

参考文献:

[1]刘惠玲.国内托妮·莫里森《秀拉》文学批评和接受的特点及成因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9(03).

[2]焦维娅《秀拉》中的存在主义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3]梁昕.《秀拉》中秀拉对自我的追求[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04).

[4]高英梅,赵娜.黑人女性的狂欢之旅——狂欢化理论视阈下的小说《秀拉》[J].科技信息, 2010(01).

[5]陈振华,田静.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评《秀拉》中的三个女性形象[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6]陈彦平.向秀拉致敬——评托尼·莫里森长篇小说《秀拉》[J].作家,2011(16).

[7]焦春艳.生命的拷问与悲壮——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主题的历史意蕴[J].名作欣赏, 2011(21).

猜你喜欢

秀拉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谈《秀拉》中的“秀拉”形象刻画
托妮·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快感
小说《秀拉》的隐喻分析
从创伤理论视角浅析《秀拉》中奈尔的创伤与复原
托妮?莫里森的姐妹情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