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
2013-04-29赵立男热夏提达·吾来提杨随霞等
赵立男 热夏提达·吾来提 杨随霞等
摘要:研究不同部位马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马肉品质评价标准提供参考。选用新疆伊犁马胴体,分别取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作为实验材料,并―18℃条件贮存对其化学成分、pH值、肉色、嫩度、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系水力和胶原蛋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部位间,水分、粗脂肪、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有极显著差异(P<0.01);pH值和肉色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部位对水分、粗脂肪、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影响较大。其中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高,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较小,粗脂肪、胶原蛋白的含量和pH值较高;背最长肌肉色鲜艳,肉嫩度较高,是为理想的食用部位。
关键词:马肉;分割部位;品质特性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07-0035-05
马肉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独特的食品,而且还有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妙用,马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保健和食疗的作用[1-3]。马肉肉质柔软、香甜、脂肪低、胆固醇低、瘦肉多。马肉含有约1%的糖原,这是其他肉类所没有的,赋予了马肉特殊的风味[4-5]。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肉品品质的评价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肉品品质包括多个方面,其中食用品质是决定肉类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食品品质包括质构、黏性、硬度、适口性、咀嚼性、多汁性、嫩度、pH值和保水性等[6]。Dobrani?等[7]对马肉里的水分,水分活度、pH值、灰分、蛋白质和脂肪等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张秋会等[8]对肉制品的系水力、多汁性、质地等食用品质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近年来研究学者主要对马肉的加工现状,营养价值和马肉制品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而对马肉品质的相关特性研究很少。本实验通过对马肉不同部位品质的特性进行研究,为分割肉的生产、品质定位和正确评价冷冻马肉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选择新疆伊犁马屠宰后的胴体肉,分别取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18℃冷冻条件贮存备用。
95%乙醇、无水乙醚、6mol/L浓盐酸、1/4 Ringers试剂(林格溶液)、NaCl、KCl、CaCl2·6H2O、NaHCO3、氧化剂(7%氯胺T、三水醋酸钠、三水柠檬酸钠、一水柠檬酸、异丙醇)、艾氏试剂(异丙醇、对二氨基苯甲醛、60%高氯酸)、L-羟脯氨酸等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Hunterlab DP 9000自动色差仪、TA-X12物性测定仪 英国CNSF Ranell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HHS型恒温水浴锅 金坛市医疗仪器厂;PL203型分析天平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GL-20GⅡ型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Y.72-0232型热电偶测温仪 北京卓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HH21/STSXT-06索氏抽提器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71256-10干燥器 北京海德创美技术有限公司;FA25型均质机 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DZ-1型数字显示pH计 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U-165圆形钻孔器 广东万美机械制造厂;SFZ1606013739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化学成分的测定
1.3.1.1 水分测定
将玻璃棒、培养皿置于105℃干燥箱中,加热2h直到质量恒定,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质量(m1)。精确称取试样10g,置于培养皿中称质量(m2),加入10mL乙醇,用玻璃棒混合后,将培养皿及内含物置于水浴上,培养皿盖斜支于培养皿底边。为了避免颗粒进出,调节水浴温度在70℃之间,不断搅拌,蒸干乙醇。将培养皿及内含物移入干燥箱中烘干4h,两次连续称质量结果之差不超过0.1%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质量(m3)。
1.3.1.2 粗脂肪的测定
将脂肪烧瓶置于105℃干燥箱中,加热4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质量(m1)。称取2g干燥后的肉样(m),用滤纸包裹好后,放入索氏抽提管中,连接已干燥至质量恒定的脂肪烧瓶,加入90mL乙醚,水浴温度45℃条件下抽提10h。提取完毕后,回收乙醚。取下脂肪烧瓶,将瓶中乙醚全部蒸干,置于105℃烘干至质量恒定,冷却至室温,称质量(m0)。
1.3.2 胶原蛋白的测定
1.3.2.1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L-羟脯氨酸标准工作液(质量浓度为50μg/mL)0、1.00、2.00、3.00、4.00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得到0、0.5、1.0、1.5、2.0μg/mL的L-羟脯氨酸标准工作液。
取不同质量浓度的上述溶液分别加入20mL试管中,依次加入1mL异丙醇和0.5mL氧化剂,混匀,静置4min,加入6.5mL艾氏试剂,摇匀,加塞于试管加热器(或恒温水浴)中保温25min 后取出,迅速冷却2min,在56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1.3.2.2 测定方法
取新鲜样品(2.00g)两份,一份加入7mL 6mol/L浓盐酸直接在110℃消化18h(测定总胶原蛋白含量);另一份加入8mL 1/4 Ringers试剂,混匀溶胀1h后,77℃水浴中加热60min。加热后冷却至室温,4500r/min离心15min,去除上清液,沉淀中加入7mL 6mol/L浓盐酸在110℃消化18h(测定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
将消化后样液过滤并且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吸取0.5mL定容后样液到10mL具塞试管中用0.3mol/L的NaOH调到接近中性,再向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5mL,摇匀。
取样液于20mL试管中,依次加入1mL异丙醇和0.5mL氧化剂,混匀,静置4min,加入6.5mL艾氏试剂,混匀,60℃水浴中反应25min,流水冷却2min,在56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羟脯氨酸含量X,进一步根据下列公式换算成胶原蛋白含量Y。
1.3.3 物理性状的测定
1.3.3.1 pH值的测定
切取肌肉组织10g,用洁净的手术剪将肉样尽量剪成碎末,置于小烧杯内,加入等量蒸馏水混合,在室温静10min左右,将pH计的玻璃电极直接插入烧杯中的肉水混合物内,并在酸度计表头上数字稳定后,读出pH值。
1.3.3.2 肉色的测定
将冷冻马肉经24h解冻后取肩肌、背最长肌、臀肌各3块样长×宽×高不少于6cm×3cm×3cm的整块肉样,剔除肉表面的筋、腱、膜及脂肪备用。使用色差仪检测,先将色度仪用校正板标准化,然后将镜头垂直置于肉面上,镜口紧扣肉面,按下摄像按扭,色度参数即自动贮存。每次测量时,每个肉面按每1.5cm2计,不断改变位置重复测量。记录亮度(L*)、红色度(a*)、黄色度(b*)数值,将红色度(a*)和黄色度(b*)代入公式计算肉色的色调(Hue)及肉色的饱和度(C)。
1.3.3.3 嫩度的测定
取肉样长×宽×高不少于6cm×3cm×3cm的整块肉样,剔除肉表面的筋、腱、膜及脂肪。取中心温度0~4℃的肉样,放入恒温水浴锅中80℃加热,用热电偶测温仪测定肉样中心温度,待肉样中心温度达到70℃时,将肉样取出冷却至中心温度为0~4℃。用直径为1.27cm的圆形取样器沿与肌纤维平行的方向钻切肉样,孔样长度不小于2.5cm,取样位置应距离样品边缘不少于5mm,两个取样的边缘间距不少于5mm,剔除有明显缺陷的孔样,测定样品数量取3个。取样后立即测定。调整质构仪使其刀具厚度(3.0±0.2)mm,刃口内角度60°,内三角切口的高度≥35mm,砧床口宽(4.0±0.2)mm,剪切速度1mm/s。将孔样置于仪器的刀槽上,使肌纤维与刀口走向垂直,启动仪器剪切肉样,测得刀具切割这一用力过程中的最大剪切力值(峰值)为孔样剪切力的测定值。记录数据,取每个测定样品的平均值。
1.3.3.4 解冻滴水损失率的测定
将冷冻肉样在0~4℃条件下解冻约24h,从真空包装中取出样品,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量肉质量。
1.3.3.5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取解冻后的厚约2.5cm肉样,去除肉块表面的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准确称质量(m0),装袋,放入80℃水浴中加热1h至肉样中心温度至70℃,结束加热,于0~4℃温度条件下冷却12h,用吸水纸吸干肉块表面的汁液,称质量(m1),计算蒸煮损失率。
1.3.3.6 系水力的测定
采用离心法。精确称取5.00g左右于离心管中,1500×g离心30min,取出肉样用定性分析滤纸吸去表面渗出的多余水分,称质量,计算失水率。每个样品做3次平行,取其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方差分析采用SPSS中的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部位马肉的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分析
马肉胴体的平均水分含量为71.66%,各部位间肩肌的水分含量较高,背最长肌的较低,且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脂肪在3个部位见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测定结果表明,3个部位间粗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臀肌的水分含量最高,见表1。
2.2 不同部位肉的胶原蛋白分析
根据图2A可得到马肉不同部位的吸光度,对应L-羟脯氨酸标准曲线可得到肩肌中L-羟脯氨酸含量为0.950μg/mL,臀肌L-羟脯氨酸含量为1.229μg/mL,背最长肌中L-羟脯氨酸含量为1.301μg/mL.根据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公式可得肩肌、臀肌、背最长肌中不溶性胶原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3.019μg、94.448μg、100.000μg,背最长肌中不溶性胶原蛋白质量浓度最高。
根据图2B可得到马肉不同部位的吸光度,对应L-羟脯氨酸标准曲线可得到可得肩肌中L-羟脯氨酸总质量浓度为1.064μg/mL,臀肌中L-羟脯氨酸含量为1.332μg/mL,背最长肌中L-羟脯氨酸含量为1.521μg/mL。根据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公式可得肩肌、臀肌、背最长肌中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1.778、102.339、116.923μg,背最长肌总胶原蛋白最高。
由表2可知,部位对总胶原蛋白和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背最长肌总胶原蛋白显著高于肩肌和臀肌,背最长肌和臀肌不溶性胶原蛋白显著高于肩肌,并且背最长肌的胶原蛋白的含量最高。
2.3 不同部位肉的物理性状变化分析
肌肉的pH值、肉色、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受部位因素的影响。肩肌和背最长肌的pH值显著高于臀肌(P<0.05)。肩肌的肉色度值影响最为显著(P<0.05)。臀肌的解冻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高于肩肌、背最长肌(P<0.01)。肩肌和臀肌极显著高与肩肌(P<0.01)。臀肌的系水力影响最为显著(P<0.01),3个部位的L(亮度)、b*(红色度)、Hue(肉的色调)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3 讨 论
马肉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分(70%左右)[9-10]、蛋白质(24.4%)[11-12]、脂肪(4.70%)[13-14]、碳水化合物(0.9%)等。肉中的水分含量关系到肉制品的贮藏及商用价值。不同部位间粗脂肪的含量和胶原蛋白的含量测定有效的满足[15]。
肉中pH值对其嫩度有显著的影响,pH值越高嫩度越好。嫩度[16-18]影响着口感,继而影响着肉的食用品质。肉色泽[19]是评价肉制品好坏的外观指标之一。马肉不同部位的肌肉色中,肩肉的a*值和C值显著高于臀肌和背最长肌。C值越高表示肉色越深越鲜红,说明肩肌肉色较深。肌肉的保水性是衡量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中,滴水损失率是在冷却肉中反映肉的保水性时应用得最多的指标。臀肌的滴水损失率显著高于肩肌和背最长肌。上述这些物理性质均是评价肉制品的重要指标[19]。
水分含量、pH值和肉色与肉品质特性的相关系数表明,水分、剪切力越低,pH值、粗脂肪和胶原蛋白含量越高,肉质越嫩;粗脂肪和总胶原蛋白含量越高,肌肉颜色越深。研究解冻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系水力,确定马肉的保水性和马肉的贮藏时间[20-22]。
4 结 论
通过对马肉3个部位进行理化特性分析,得出不用部位肌肉间,肩肌水分和肉色较高;背最长肌粗脂肪、总胶原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较高;臀肌中解冻滴水损失率、系水力和蒸煮损失率较为严重。肩肌和背最长肌的pH值较高。马肉亮度从大小依次为肩肌、臀肌、背最长肌;色泽由红到黄依次为肩肌、背最长肌、臀肌;饱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肩肌、臀肌、背最长肌。由此得知3个部位中肩肌的肉色为最好。通过L-羟脯氨酸标准曲线可以得到马肉不同部位的L-羟脯氨酸含量,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背最长肌、臀肌、肩肌,总胶原蛋白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背最长肌、臀肌、肩肌。通过对比可知,肩肌、臀肌、背最长肌中背最长肌除肉色外其他指标都相对较高,其食用品质相对其他2个部位好。
参考文献:
[1] 康健, 王龄. 马肉的加工工艺及其营养价值[J]. 食品科技, 2004, 29(7): 33-34.
[2] 白山别克. 吾汉, 甫拉提, 徐国强. 马肉的食用及医用价值[J]. 肉品卫生, 2000(6): 45-46.
[3] 李全超. 各种肉的食疗作用[J]. 肉品卫生, 2000(10): 39-41.
[4] 郑灿龙, 陈发河. 新疆传统熏马肉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J]. 肉类研究, 2001, 15(1): 24-25.
[5] 李同春. 试谈马肉的加工利用[J]. 肉类工业, 1991, 6(6): 21-22.
[6] 姚新奎, 欧阳文, 谭晓海, 等. 新疆特色马产业探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44(2): 199-205.
[7] NJARI B, FLECK Z, KADIVC M.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orse meat[J].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Papers, 2009, 11(1): 32-36.
[8] 张秋会, 赵改名, 李苗云. 肉制品的食用品质及其评价[J]. 肉类研究, 2011, 25(5): 58-60.
[9] HONIKEL K O. How to Measure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meat? Recommendation of standardized methods[J].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Animal Science, 1987, 38(11):129-142.
[10] BRONDUM J, MUNCK L, HENCKEL P, et al. Predition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composition of porcine meat by comparative spectroscopy[J]. Meat Science, 2000, 55(2):177-185.
[11] 刘世清, 刘洪玉. 四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畜牧科技信息, 2012, 03(3): 39-41.
[12] 王建森, 刘保生, 孙艳梅, 等. 蛋白质光度法定量分析研究现状[J]. 光谱实验室, 2005, 22 (5): 599-601.
[13] 白国涛, 潘国卿, 赵岩, 等. 马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气相色谱-质普法分析[J].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1, 17(1): 70-72.
[14] XIA X , KONG B, LIU J,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 thawing methods on physicochemical changes and protein oxidation of porcine longissimus muscle[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6(1): 280-286.
[15] BEKHIT A E D, FAUSTMAN C. Metmyoglobin reducing activity[J]. Meat Science, 2005, 71(3): 407-439.
[16] 丁武, 魏益民, 江胜龙. 物性仪测定肉嫩度的研究[J]. 肉类工业, 2003(5): 21-24.
[17] 李晓波. 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及常用的嫩化方法[J]. 肉类研究, 2009, 23(5): 16-18.
[18] 蒋予箭, 周雁. 肉类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23(4): 99-102.
[19] 吴桂苹. 肉的颜色变化机理及肉色稳定性因素研究进展[J]. 肉类工业, 2002(6): 32-34.
[20] McKENNA D R, MIES P D, BAIRD B E, et al. Biochem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affecting discol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9 bovine muscles[J]. Meat Science, 2005, 70(4): 665-682.
[21] 刘兴余, 金邦荃, 詹魏, 等. 猪肉质构的仪器测定与感官评定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07, 28(4): 245-248.
[22] 陈磊, 王金勇, 李学伟. 仪器测定的猪肉质构形状与感官性状的回归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6): 35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