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2013-04-18黄晓敏韩晓东林峥
黄晓敏 韩晓东 林峥
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黄晓敏 韩晓东 林峥
近年来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因患者术前多有焦虑,术中常出现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适或难以耐受长时间操作,给检查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对提高患者耐受力、满足临床诊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ERCP患者麻醉效果及呼吸的影响,寻找安全适宜的芬太尼剂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9-10—2012-09择期行ERCP的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9~65(52.1±7.2)岁;体重45~76(55±12)kg,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支气管哮喘病史,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贫血及电解质紊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0.5μg/kg芬太尼组(A组)、1.0μg/kg芬太尼组(B组)、1.5μg/kg芬太尼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1.2 方法 术前禁食6h以上,无术前用药。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采用Aspect A-2000 BIS监护仪监测BIS值。常规建立静脉通路,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2~3L/min,取俯卧位头右侧位,胸腹部下方垫长软枕,3组患者分别予芬太尼0.5μg/kg、1.0μg/kg、1.5μg/kg静脉滴注30s,再使用威利方舟TCI-III型注射泵血浆靶控泵注丙泊酚,起始速度为1.3μg/ml,每隔180s递增0.1μg/ml,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BIS值介于65~75,稳定2min后行ERCP检查,检查中维持BIS值于65±5[1]。如有体动反应,暂停手术操作,增加丙泊酚剂量,每次增加0.1μg/ml,待体动停止后继续操作并使BIS值维持于65±5,检查结束时停止靶控输注。当BP下降大于基础值的30%或HR<55次/ min时,予麻黄碱针5mg/次静脉滴注。当SpO2<90%时暂停检查,并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8L/min,手控辅助呼吸,待恢复到检查前水平再继续检查。出现心律失常则立即停止检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镜时(T2)、进镜后10min(T3)、清醒时(T4)的MAP、HR、SpO2,记录各组术中丙泊酚维持剂量、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观察并记录术中发生体动、对手术有记忆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SpO2的比较 3组患者MAP、HR、SpO2在T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T1时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生Bp下降超过30%、需麻黄碱治疗的患者。C组SpO2于T1时下降幅度较A、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患者SpO2<90%需手控辅助增加呼吸次数,恢复至术前水平后再继续检查。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详见表2。
表2 3组患者MAP、HR、SpO2的比较
2.2 3组患者丙泊酚维持剂量、操作时间和清醒时间的比较 3组操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丙泊酚术中维持剂量较B、C组大,清醒时间较B、C组长(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患者丙泊酚维持剂量、操作时间和清醒时间的比较
2.3 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术中发生体动A组5例,B组1例,C组1例,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记忆,均未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ERCP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静脉麻醉下无痛ERCP也逐渐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丙泊酚药物作用恢复快速平稳[2],运用于ERCP麻醉为较多国内外文献所推荐[3]。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时间短,为门诊麻醉的常用药。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使操作更加顺利,但需注意剂量相关性的呼吸和循环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
因为ERCP检查体位为俯卧位,为麻醉处理中确保医疗安全带来一定困难,故本研究术中采用BIS监测,以提高ERCP术间安全性。有研究表明,由于BIS能充分综合脑电波所提供的信息,及时反映麻醉药的镇静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一般认为BIS值从100到70是由清醒进入轻度镇静,低于70是深度镇静,低于40中枢深度抑制[5]。BIS值在60左右能确保消除患者麻醉中不利回忆和记忆反应[1]。
本研究比较了丙泊酚分别联合不同剂量芬太尼下患者ERCP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丙泊酚用量、体动反应及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过程中维持BIS值为65±5,以避免过度镇静,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检查,诱导后MAP、HR均有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说明丙泊酚联合上述3种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镇静效果好,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本研究中A组患者丙泊酚术中维持剂量较B、C组大,清醒时间较B、C组长(P<0.05)。C组SpO2诱导后下降幅度较A、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患者SpO2<90%需手控辅助通气,说明C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A、B组明显,安全性不足。B组患者呼吸抑制少,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清醒时间短。综上所述,剂量为1.0μg/kg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ERCP更适宜。
[1] Sleigh J W,Donovan J.Comparison of bispectral index,95% spectral edgefrequency and approx imate entropy of the EEG,with changes in hear t rate variabilit y during induction of general anaest hesia[J].Br J Anaesth,1999,82(5):666-671.
[2] 龚志毅.静脉麻醉药丙泊酚[J].当代医学,2000,6(7):11-13.
[3]Wehrmann T,Grotkamp J,Stergiou N,et al.Electroencephalogram monitoring facilitates sedation with propofol for routine ERCP: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6: 817-824.
[4] 杭燕南,卢剑华.麻醉深度监测新进展:双频指数[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16(4):191-193.
[5] Overly F L,Wright R O.Bispectral analysis during deep sedation of pediatric oral surgery patients[J].Oral Maxillofac Surg,2005, 63(2):215-219.
2012-11-22)
(本文编辑:严玮雯)
325600 温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黄晓敏,E-mail:103802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