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6例
2013-04-17高建国张青云杜建青姜海军
高建国,张 弘,张青云,陈 磊,冯 洋,杜建青,姜海军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二科,河北 承德 067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1],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如果并发肺栓塞,严重者可发生猝死。治疗DVT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患者适宜手术疗法,但治疗后易留下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近年来,由于导管溶栓术(CDT)的疗效突出,被越来越多地用于DVT的治疗。笔者对收治的DVT患者采用CDT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DVT患者116例,均经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确诊;均无肾功能不全。其中男77例,女39例;年龄32~71岁,平均45.4岁;发病位置包括左下肢59例,右下肢43例,双下肢14例;临床分型包括中央型50例,混合型66例;病程3h~5d,平均1d;发病前有手术史36例,其中胃肠道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9例,泌尿系手术3例,偏瘫长期卧床2例;诱因不明80例;下肢深静脉具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包括髂股静脉血栓18例,股静脉血栓26例;髂静脉血栓14例,髂静脉血栓29例,胫前静脉血栓2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CDT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确定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技术,根据血栓范围选择相应工作长度导管置入溶栓导管。根据患者的DSA结果选择穿刺部位,注射溶栓药物的时候要注意其方向要与静脉血流方向一致。溶栓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头端,使其完全置于血栓内,将微量泵与导管末端相连,尿激酶以每小时2万~4万U持续静脉微量泵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监测情况来调节输液的速度。溶栓期间监测患者各项指标,每隔24 h后进行造影观察溶栓情况,根据结果调整导管顶端位置。如果出现血栓已经完全溶解;前后两次造影提示溶栓无进展;血浆纤维蛋白原小于1.00 g/L;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溶栓时间超过7 d等情况,则终止CDT。整个溶栓过程行血凝指标监测。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连续应用7 d,长期口服华法林,术后患肢长期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 1.5 ~ 2.5。
1.3 观察指标
患肢周径:治疗前后每日分别测量健、患肢大腿和小腿周径,各指标的数值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分别计算治疗前后患、健肢大小腿周径差。通畅改善度:患肢每段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上段、股浅静脉下段、腘静脉)管腔完全通畅0分,部分通畅1分,闭塞未累及整个节段2分,闭塞累及整个节段3分。通畅改善度=(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0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牙龈出血、皮下瘀青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导入溶栓导管,成功率100%。造影结果显示滤器内均通畅,无明显血栓脱落影像;CDT治疗时间2~7 d;住院时间为7~15 d;6例牙龈出血,4例皮下瘀青,2例患者术后穿刺处渗血,经压迫后止血,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溶栓前,治疗后的通畅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通畅改善度为(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和通畅度比较
3 讨论
DVT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约占40%,危害大,并发症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为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一般多由综合因素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祛除血栓,在血栓炎症反应和静脉高压双重作用下,病变部位甚至是累及的静脉瓣膜都将会被血栓破坏,又造成血流倒流性病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患肢静脉会处于严重的淤血和高压状态,从而进入PTS阶段[2]。
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而临床治疗DVT的最理想的目标是迅速祛除血栓,缓解症状,恢复静脉血流,预防血栓延伸,恢复并维持静脉瓣膜功能[3]。传统治疗方法是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但单纯抗凝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病情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存在血栓清除不彻底、内脏和软组织出血、血管破裂、易复发等缺点。近年来很多人对DVT主张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术中出血较多,复发率高,现在已经较少采用。溶栓治疗已经逐渐成为DVT基本的、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不同的用药途径对治疗效果有影响,传统的系统溶栓或患肢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方式,不仅药物用量大,同时由于药液不能渗入血栓内,只能溶解与其接触的新鲜血栓表面,不能溶解陈旧血栓,还存在出血、效果不佳、复发率高等缺点。
CDT是在治疗动脉血栓形成中发展的导管介入溶栓新技术,是利用血管腔内技术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中,利用导管将高浓度的尿激酶直接灌注到血栓中或血栓形成远端,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溶栓,提高药物与血栓接触面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使靶静脉内局部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还能较好地保存患肢近端深静脉瓣膜,尽可能减少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其次,由于药物与血栓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使主干静脉尽可能地通畅,并使大量侧支开放,改善静脉回流,使静脉压降低,缓解各种临床症状,使肌肉泵功能得到恢复[4]。对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只要能够成功穿刺者都存在CDT指征,其他如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急性股腘静脉血栓、急性或亚急性下腔静脉血栓、亚急性和慢性髂股静脉血栓以及股青肿也都适用于CDT。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是链激酶、尿激酶及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最常用,也最安全。CDT治疗常用的置管途径有颈内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大小隐静脉等。CDT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其他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肺栓塞、感染及败血症等,但总体来说并发症较少,程度较轻,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药物用量,加强监测,就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CDT治疗DVT临床操作简单,可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同时CDT较常规抗凝治疗费用高,也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因素之一。
[1]朱 胜,曹 晔,张亚雄,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4):60.
[2]殷敏毅,蒋米尔.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及其临床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1 028 - 1 030.
[3]张柏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81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