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还是融入
2013-04-16苏朋
苏朋
【摘 要】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许多诗处理了人处于群体之中的孤独与孤立的方方面面,似乎试图在必要的孤独与对人群的依赖和需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本文试比较弗洛斯特的《修墙》、《雪夜林边小驻》、《与黑夜相识》三首诗,看它们如何就孤独与人群这个主题呈现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罗伯特·弗洛斯特 远离 融入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1963)是颇受人们欢迎的诗人之一,曾四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他的诗以口语化和描写乡村生活著称,常常被人们引用和研究;虽然通俗易懂却往往蕴涵深意。用弗洛斯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诗歌应起于欢愉,止于智慧。(Frost,1942)在诗歌主题方面,弗洛斯特的诗倾向于探讨精神层面的问题,关注人类在世界里的位置和角色,试图直面那些影响人类行动的可控或不可控的力量。在他的许多诗作中,说话人常常面对着入世与出世的选择,同样被人与孤独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这个经典哲学话题所困惑。在他的《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1922)、《与黑夜相识》(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1928)、《修墙》(Mending Wall,1914)三首诗中,弗洛斯特就选择孤独还是人群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途径和答案。
一 向往孤独
《雪夜林边小驻》是弗洛斯特最受大众欢迎,同时也是被收入文集最多的诗歌之一。美国总统肯尼迪参加竞选之时亦引用其最后一句“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以此表明自己信守诺言的决心。这首抑扬格四音步诗常被人们誉为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也是弗洛斯特自然诗乡村诗的代表之作。整首诗结构平稳,有助于表达诗中人物比较平稳的心态。(陈宏薇,2006)
全诗描述了说话人在一个冬夜路过一片树林被深深吸引,驻足凝望片刻后继续启程的故事。第一节显示说话人驾车来到郊外远离人间烟火的树林边,“却不会见我在此驻马,看他林中积雪的美景”。整个第一小节烘托出静谧、安宁、可爱却又黑暗、深远、诱人的氛围。与说话人一同而来的还有他的小马,此时的小马颇为疑惑:“四望不见有什么农家,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寒林和冰湖之间停下。”小马体会不到自然之美,许是因为马作为家畜被驯服太久,已经失去了它野生动物的天性。冬夜停留在寒冷的树林与封冻的湖泊之间而非继续赶路,这个举动实在违背常理,没有什么实际理由。小马摇串铃问主人,实则是说话人自问,自己停留在此有何意义,或者说在别人、常人看来有何意义——说话人将自己的潜意识所想投射到小马身上。
说话人眼中的树林“又暗又深真可羡”,那是一片未知的世界,神秘却很诱人。他被自然的宁静之美深深吸引,被那片黑暗吸引催眠,许是这嘈杂的人世让他的五官疲乏了,让他的心感觉累了,因而这稀松寻常的自然之境在说话人看来显得如此宝贵,恍如仙境。弗洛斯特引导读者进行一种美学
在这首诗中,树林是孤独者的庇佑所,而黑暗则是终极孤独——死亡的摇篮。说话人在纷繁人世里偶遇这一寂静之所,被黑暗所吸引,着迷于死亡这个永远休息的念头;虽然最终决定走完剩下的路,但远离人世、逃到隔绝于世之境的想法终究未被彻底忘记。
二 渴望人群
人们常常把弗洛斯特的诗歌与田园诗联系在一起,诚如弗洛斯特自己也说:“诗歌是非常乡村的。”不同于另外两首诗,《与黑夜相识》这首诗将背景从乡村转换为城市,描绘了一个也许并非城市中人的说话人深夜游荡在城市街道的旅程。
全诗弥漫的悲凉之感不在其他,而在于“孤独”二字。此二字全诗一处未见却处处已现。在第一节中:“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归来”“我已经越出街灯照亮的边界”,一个孑然独行的旅人形象已跃然纸上。黑暗似乎对这个旅人有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他越过黑暗与光明的边界线,徘徊在边缘地带。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个雪夜的旅人,同样是未知的黑暗、暗夜让他停留在林边,驻足凝望,想要永远留下。然而与《雪夜林边小驻》寂静安宁的气氛不同的是,本诗到了第二节,悲情由“saddest”一词开始弥漫开来。“我看到这城里最惨的小巷,”是小巷散发着悲惨的气息,还是说话人心中悲惨导致所见皆哀?经过守夜人,守夜人的职责在于维持社会认可的正常秩序和惯例,这一职责使我们不由将守夜人与上帝相联系,因为上帝一直在看着人类,上帝亦是守夜人。这样看来,说话人是“一个找不到精神归宿的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喻远洋,2009)至此,说话人已将自己更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远离人群的踟蹰于城市文明与秩序规范的边缘的夜行者。
在第三节中,诗人停下脚步,他听到了来自远方另一条街道的呼喊声。然而这一声呼喊不能引起说话人丝毫的兴趣,因为第四节中第一行即讲:“但那不是叫我回去,也不是再见”。这不由使人心中再起疑惑:如果那声呼喊是叫我回去的或是说再见的,说话人是否就会欣然前往呢?这也是否就意味着说话人虽然茕茕一人,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被包围被环绕被融入人群之中?整首诗最后一句“我早已与黑夜相识”是否在诉说一种无奈:算了吧,不要再有融入人群的非分之想,回到黑夜的怀抱吧。黑夜对于说话人而言代表了内心最深的孤独。(Fagan,2007)这样的孤独将他与呼喊者隔离,使这声呼喊于他变得无意义。然而两行诗相对于先前的三行却有意犹未尽之意:不是说话人甘愿独自一人,而是人群将他排除在外;说话人实则心怀惆怅,渴望融入。这种种以一种几乎幻觉的方式出现,似乎是说话人神经错乱所致;既不错误又不正确的时间又似乎蕴含更大的象征意义,从这个层面来讲,那一声呼喊也许就来自说话人内心,它是寂寞的灵魂在发出呼救,渴望“回去”,哪怕是说“再见”。
在诗歌形式方面,《与黑夜相识》的形式为意义的承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弗罗斯特运用但丁《神曲》中多见的三行体韵律,隔行押韵,给人一种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感觉,仿佛悲情一直在延续。最后两行诗在前面三行诗的衬托下显得意犹未尽而百般无奈和悲凉。
三 并非对立
《修墙》这首诗是弗洛斯特最著名的引用最多的诗之一,关于它的讨论也层出不穷。有人从传统与反传统的角度来诠释,有人从自我与他者对立角度来解读,有人聚焦“墙”这个意象,看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说话者的言行,会发现促成墙的修补的竟是说话者本人。首先,诗的开头告诉我们,发现墙上有洞的是说话者,而且他“曾跟在他们后面修补”。再者,说话者总是自觉地告知邻居关于墙的消息:“我通知了山那边的邻居。”修墙仿佛已经变成邻居之间互相沟通的仪式。我们注意到只有当墙损坏需要修补时,二人才会联手。表面是修墙,实则修补了邻里关系。
回到诗当中,说话人有这样一段独白:“修墙以前,我得要搞清楚,我要围什么。”其实,说话人自己也不清楚围墙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墙是用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分隔清楚,那么这里的墙只是将人与人拉得更紧密。如果彻底将墙推倒,那谁也不能保证过度的融合会导致个人想要再次寻求独立的空间。
人生在世,应该积极入世、努力融入人群,按照世俗的规则与标准过着世俗生活,还是选择享受孤独,茕茕而立,始终做着一个独行者和槛外人?对于这个问题,以《修墙》、《雪夜林边小驻》、《与黑夜相识》三首诗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答案。《雪》的说话人抵挡住终极孤独的诱惑,继续他的世俗生活,内心却始终向往着那份孤独;《与》说话人身处孤独的黑夜,渴望回归人群怀抱;而《修》的说话人既是围墙的拥护者,又是拆墙的支持者,这样的连说话人自己也未意识到的模糊态度似乎也在表明弗洛斯特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也许孤独与人群本来就不是冲突对立的两极,独行太久会对人群产生渴望,处于人群之中亦会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在独行与融入人群之间不断转换,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参考文献
[1]Fagan, Deirdre. Critical Companion to Robert Frost: 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is Life and Work.[M].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2007
[2]Faggen, Robert. Frost and the Questions of Patoral.[A].
Faggen, Rober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obert Frost.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Frost, Robert. Collected Poems of Robert Frost.[M].New York: Halcyon House,1942
[4]〔美〕Little, R Michael. Bloom,Harold. Bloom's How to Write about Robert Frost[M].1st ed.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2009
[5]弗罗斯特.童明伦译.弗罗斯特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6]陈宏薇.移植形式 妙手天成——评江枫译诗《雪夜林边》[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
[7]王一杰.冲突、责任与黑暗——弗罗斯特的诗《雪夜林边驻脚》[J].呼和浩特:语文学刊,2009(24)
[8]喻远洋.弗罗斯特的多重面具—对弗罗斯特《熟悉黑夜》的三种解读[J].济南:科技信息,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