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4PS”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研究

2013-04-15王涛梁云林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

王涛,梁云林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高职院校“4PS”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研究

王涛,梁云林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但职业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科学的体系,表现为办法不多、措施不力、途径不宽,尤其是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考核和管理运行等方面十分欠缺。通过实践,探索和建立职业素质培养和管理的“四职“4PS”体系”,从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礼仪、职业技能等四个层面,以职业性、实践性、针对性、导向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等原则,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用人单位对服务品质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尤其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现代职业人更应具有一种高尚的、不竭的内在动力支撑其成长和发展。在办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切实加强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礼仪等为内涵的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的新机制,用职业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独特职业气质,适应现代企业职业需求的职业人,显得极有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中快速发展,十余年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质量,其基本表现是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十分重视“高技能”,但对“高素质”不够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切实有效培养,更谈不上系统化管理。

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熟,体系和机制完善,社会认可度高。德国的职业教育以企业、学校二元办学主体为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以项目为导向,采用团队教学模式,通过承接和完成一定工作领域内的具体的项目(任务),与专业能力一体来培养职业素质;英国主要通过职业课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等途径来实现;澳大利亚的T AFE,制定了体系性的综合职业素质测评体系;美国通过综合课程以及丰富的社区实践来培养综合能力等。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金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中心,努力开展金融职业素质养成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金融职业道德环境和适应金融工作需求的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拓展中心、金融职业礼仪培训中心,来较为全面地推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例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五项素质”、“五项能力”培养,即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择业能力;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校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发展后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采用7S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日常教育管理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培养职业素质中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同时,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够。2011年12月20日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中“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列调查所提供的选项中最后一位。

笔者对四川省内24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主题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针对学管教师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管理和保障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5个方面。经过统计分析,主要有以下问题:(1)职业素质培养认识上较为一致,但各有侧重,效果不佳,80.7%的学校老师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各院校培养形式多样但不规范、不系统,针对性不强,学生需求与项目匹配不协调,培养平台不持续,没有形成规范持续的体系。(3)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学院层面地统一实施和管理,学生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4)缺乏制度保障,专业技能培养与素质培育在顶层设计中就没有协调统一,在具体实施管理过程中成了“两张皮”,很难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员参与的局面。(5)评价考核机制普遍不健全,跟踪反馈不及时、考评手段陈旧,教育效果也难以保证。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的实践

为破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管理的难题,尤其是在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我院构建了“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即:职业道德规范体系(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职业精神培育体系(Professional spirits system);职业礼仪养成体系(P rofessionaletiquette system);职业技能训练体系(Professionalski llssystem),简称“4PS”体系),在科学、有序、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2.1职业素质培养的内涵

职业素质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其要素除了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业眼光、职业知觉、职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智能、创新精神等。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不仅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用人单位对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诚信、敬业、团队合作、创新、社交、沟通、执行等专业技能之外的各种职业素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素质: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遵纪守法、社会责任等;个人素质:诚信公正、敬业奉献、责任担当、宽容助人、自信独立等;方法素质:学习方法、分析判断、创新思考、计划实施、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

为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同时便于管理运行,我们把职业素质分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礼仪和职业技能四个子项目。(1)职业道德。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职场中,职业道德是对社会行为个体履行岗位职责的一种规范,是按照职业操守规定对人的行为应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层次的要求。(2)职业精神。以敬业意识为核心价值观,包括职业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3)职业礼仪。健康的体格、端庄的仪表、高雅的言谈、得体的举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能增加职业交往魅力和人格魅力。(4)职业技能。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职业院校学生有无过硬的就业能力、能否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至关重要。

2.2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2.2.1设计原则

“4P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遵循“把经验整理成规则、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为文化”的设计理念,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并符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特点的体系,开发相配套的学生“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软件系统,探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的新途径,将传统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转变为学生职业化素质教育管理,强调“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为文化”,力求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实现“师生全员参与、学生自主规划、管教融为一体”,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导向性、操作性、规范性。

2.2.2宏观框架

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学生“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精神培育体系、职业礼仪养成体系、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按照“项目体系→培养内容→素质目标→培养平台(实践载体)→考核细则”的设计流程,实施素质培养。

表1 “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实施流程

2.3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运行

“4PS”体系采用多主体、阶梯式运行管理,如图1所示。为保障“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与软件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系统平台,开发了“4PS”体系管理软件,有效地探索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的新途径。

2.3.1“4PS”体系管理中心

为了确保“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成立“4PS”体系管理中心,派专人负责体系具体实施管理。主要职责有:制定体系各项制度;组织班级管理员培训及例会;考评班级特色活动;收发、审核班级证明材料;整理记分清单;记分申报终审;数据统计及分析;组织各种体系实施工作会议;负责项目运行及宣传推广等。中心是“4PS”体系实施的枢纽,根据体系构建的先进理念,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编制了《学生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指导手册》,为执行者和联络者理清了工作思路,为践行者指明了方向,规范了工作程序,强化了工作监督,使“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在全员参与的背景下有序推进。实施主体如图2所示。

图2 “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实施主体

2.3.2评价办法和考核管理

(1)将学生“4PS”培养体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年为周期,“4ps”平均每项60分,总分240分,每学年职业素质教育学分记1分,大一大二共计2个学分,记入学生毕业总学分。

(2)将“4ps”职业素质得分各种奖惩评优相结合。学生的评奖评优、助学金、政治发展、就业推荐;班集体的评奖评优;辅导员的评奖评优;教师的年总目标绩效考核等相结合,实现立体、联动,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实现师生全员参与、管教融为一体。

(3)建立学生职业素质认证证书制度。学生两个学年“4ps”职业素质学分均合格,学院颁发学生综合职业素质A级证书,作为毕业三证之一。

2.3.3培养管理运行情况

“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自2010年9月试运行实施以来,主管书记牵头主抓,成立4PS中心统筹协调,辅导员团队齐心协力、全面落实,学生项目管理干部认真负责,全院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性高。覆盖财经分院五个专业3037名学生,考核项目及评分细则触及学生学习、工作、实践、技能等各个方面,共4大项,38小项,最低分值1分,最高分值30分。2011年7月“4PS”体系写入各专业培养方案,每学年记1个职业素质教育学分,纳入毕业总学分,并于9月开始正式实施,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保障了素质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自我规划、主动参与的意识。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效

“4PS”体系源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形成规则、开发系统、务实实施,运行近三年来,形成了全新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3.1师生积极主动参与,认可度高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学生职业素质得到普遍提升。2011级1085名学生第一学年学分合格率达99.6%,该体系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认同。辅导员认为:4PS体系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体系给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素质拓展平台,让学生从被动参与逐渐变化为主动参与,班委干部能力提高、班级学风得到增强,班级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整体推进。特别是专门的平台管理,操作规范、统计便捷,为学生的评奖评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会审113-6班学生马茜在成长感悟中写到:4ps体系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规则意识,还充分调动了我们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学习各种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让大家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习惯,自主规划,自主选择,每位学生都有“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感觉,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参到各种活动中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3.2学生自主规划,管教融为一体

“4PS”体系充分运用了职业化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实现了师生全员参与、学生自主规划、管教融为一体的良好局面。“4PS”体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师生全员参与,更加凸显了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明确了在职业素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分工,将职业素质教育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达到了“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为文化”的目的。“4PS”体系重视学生自主规划,该体系培养考核平台多,对学生既有统一的要求标准,更注重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引导,如根据学习情况、特长爱好、职业期许等突出特点来提升职业素质。同时该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个体的自主规划,在对班级、专业、社团等团体的团队职业素质教育中也遵循自主规划的原则,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有选择”的教育。“4PS”体系科学规范的流设计,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自主规划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解决了现实中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困惑。“4PS”体系运行管理软件地开发,弥补了传统模式评价约束、奖惩机制问题不能落到实处的困境。特别是“4PS”培养教育计入专业人才培养总学分,实行学分化管理,发挥着它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双重作用。

3.3深化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

“4PS”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素质拓展搭建的多样化平台,把丰富多彩的学生素质活动进行了归类和整理,使原本分散的学生活动系统化,使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更加明确活动开展的宗旨和意义,使职业素质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活动的主线贯彻始终,时时处处内化在学生心中。“4PS”体系在学生素质活动方面进行了创新,号召以班级为单位,结合专业特色、班级特点、学生个性来策划“班级特色活动”,活动由班级干部策划、辅导员把关、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彰显班级学生特质的活动层出不穷,使校园活动的触角深入每一个学生,真正体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这在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深化了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内涵。

3.4培养管理体系完善,管理软件科学有效

“4PS”体系近三年地运行实践,充分验证了它的针对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可推广的职业素质培养管理考核的制度体系和实施方案;编制了《财经分院学生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指导手册》;发表撰写调研报告2篇,撰写科研论文10余篇,公开发表6篇;构建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管理系统平台,开发了配套的“4PS”软件系统管理平台。

4 结语

通过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的实施,提升了学生亟待提升的思想道德、职业纪律、爱岗奉献、诚信公正、交流沟通、团队协作、主动学习等职业素质,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谦逊礼貌、阳光和谐职业气质的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2013届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5%。在未来深化4PS培养管理体系的实践中,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1)进一步完善职业素质管理考评体系,将职业素质学分与个人、集体、辅导员评奖评优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动态机制;(2)搭建稳定持续的素质培养平台与班级特色活动自主开展同步,创造一种有效的校园氛围,将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贯彻、渗透到学校事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3)定期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经历加以追踪,收集数据分析,了解学生职业素质真实的发展,总结与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的差距;(4)建立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证书认证及配套机制,实现学生毕业“三证制”,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综合职业素质证。从而充分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职教育“高”与“职”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若尘.别让高技能与高素质成了“两张皮”[N].中国青年报,2012-02-27.

[3]彭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平台建设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

[4]高红梅,王喜枝,田春丽,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2,(12).

[5]徐可心,郭臣军,李鹏,等.高职高专学院校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科学教育,2009,(2).

责任编辑:邓荣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3)04-0146-05

收稿日期:2013-05-25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立项课题《高职学生“4PS”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体系研究》(编号:G Z Y103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涛(1968-),男,四川宜宾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梁云林(1972-),男,四川邛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