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肝润目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临床观察

2013-04-13吴利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阴虚证干眼泪膜

吴利龙

干眼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1〕,重者可影响视力。干眼是当前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单从人口推算中国干眼症患者约有3 亿,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年龄在30~40 岁人群中患有干眼的超过20%, 其中女性为22.8%, 男性的发病率为14.9%,70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则高达36.1%。 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和隐形眼镜的广泛应用,干眼的发病率在眼科门诊的患病人群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可行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合干眼症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特点自拟养肝润目方治疗肝肾阴虚证干眼,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为2011 年1 月—2012 年6 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医的肝肾阴虚证干眼患者,共8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眼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1)眼干涩、磨痛、畏光,可伴有口鼻干燥;(2)目珠干燥失却莹润光泽,白睛微红,黑睛生翳,眵多黏稠;(3)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 法少于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兼有头晕耳鸣、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肝肾阴虚证。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干眼临床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肝肾阴虚证;(2)未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且愿意配合本方法治疗者;(3)年龄在20~75 岁之间;(4)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2)伴有角膜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者,以及角膜营养不良者;(3)睑缘炎、瞬目异常、眼睑位置异常等蒸发过强干眼症;(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5)年龄小于25 岁或大于75 岁者。

1.5 主观症状积分

将常见临床症状:眼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烧灼感、眼胀感、眼痛感、畏光、眼红等共8 项,分为无、轻(偶然)、中(经常)、重(持续)程度,分别对应计分0~3 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

1.6 观察指标

(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膜囊内滴入0.4%盐酸奥布卡因(日本参天制药)1 次,5 min 后吸出结膜囊残存液体后,室内中等亮度和湿度,背光检查,以5 mm×35 mm 的Whatmean 41 号滤纸条,在首端5 mm处反折,轻巧地置于下穹窿结膜内的外中1/3 交界处,令患者双眼自然闭合5 分钟后,测量滤纸之湿润长度,反复测3 次,取平均值记为滤纸湿长。 每周观察1 次。 小于5 mm 可诊断为泪液缺乏;6~10 mm 可疑分泌减少,大于10 mm 为正常。

(2)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钠角膜染色后,嘱患者眨眼,再注视前方,裂隙灯下,用钴蓝色滤光片观察, 自最后1 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1 个黑斑泪膜缺损为止,计算破裂时间。

(3)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钴蓝光下观察角膜上皮着染情况,将角膜分为4 个象限,规定无染色为0 分,有染色则分轻、中、重3 级,每个象限0~3 分,共0~12 分。

1.7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养肝润目方(组成:熟地黄、枸杞子、麦冬、天花粉、石斛、北沙参、白芍、川芎、党参、菊花、密蒙花、桔梗),水煎,分2 次口服。 对照组局部点泪然(TearsNaturaleⅡ)滴眼液(爱尔康眼药厂比利时分厂生产),3~6 次/日,滴双眼。 两组均治疗2 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1)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染色消退,Schirmer 试验多次测定大于10 mm/5 min;(2)好转: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Schirmer 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3)未愈:症状无改善, 角膜染色无变化或增多,Schirmer 试验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未增加。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治疗前后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主观症状积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客观指标的比较(表2)

治疗组能提高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染色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在提高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肝肾阴虚证干眼患者主观症状积分比较

2.3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治愈5 眼,好转27 眼,而对照组无治愈病例,仅有23 眼好转(表3)。

表2 两组肝肾阴虚证干眼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

表3 两组肝肾阴虚证干眼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干眼的发病率大为增加,成为了眼科门诊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探讨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局部点药,比如人工泪液、抗炎及免疫制剂等。 但人工泪液中的防腐剂、稳定剂、其它添加剂和抗生素等,对眼表细胞存在一定毒性,特别是滴眼液中常用的一种防腐剂——苯扎氯铵,对眼表细胞的毒性最大,其可破坏角膜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联结带,使角膜通透性增加,从而降低了人工泪液的疗效,长期应用甚至可致眼表医源性疾病。那么,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现代医家攻克的难题。 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在治疗干眼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干眼在中医学中属“神水将枯”范畴。 《银海精微》指出“泪为肝之液”,《内经》云:“肾者水脏,主津液。 ”“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祖国医学认为目珠润泽,不仅依赖肝气的调和、肝血的充沛,而且有赖于肾气的充和、肾精的充养,若肝肾失调,精血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津耗液,则泪液生化之源不足,目失津液的濡润,而导致干眼的发生,其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 因此,我们采取补养肝肾,生津润目法自拟养肝润目方进行治疗,方中君以熟地黄、枸杞子滋补肝肾,使泪液生化有源;臣以麦冬、天花粉、石斛、北沙参、白芍、川芎大量养阴之品配合活血中药达到养阴生津,活血润目之功,党参益气生津;菊花、密蒙花为佐药用以疏肝清热;加之使药桔梗引药上行,全方抓住了肝肾阴虚证干眼症的主要病因病机,对治疗肝肾阴虚证干眼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本临床观察证实,采用养肝润目方治疗干眼二个月后,患者复诊时眼部主观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自觉眼泪分泌较以前增加。相比对照组而言,在观察指标方面显示,治疗组在降低患者主观症状积分、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1] 刘祖国.干眼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18-320.

[2] Sahai A,Malik P.Dry eye:prevalence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in a hospita1-based population[J].Indian J Ophthalmol,2005,53(2):87-9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1-103.

猜你喜欢

阴虚证干眼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肝阴虚证证候特点及辨证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竟是“干眼”找上门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