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音词研究综述
2013-04-12李建廷
李建廷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叠音词研究综述
李建廷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叠音词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此后关于叠音词的研究便绵延不绝,硕果累累。通过对叠音词的收录与整理、相关理论研究、专书研究、叠音词与修辞研究、语法研究、外语叠音词研究、文化艺术、方言研究、叠音词翻译等几个方面对叠音词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概述。
叠音词综述重言
叠音词是指两个音节重叠而形成的词。叠音词又叫做“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等。叠音词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甲金文中已经使用了相当数量的叠音词,此后《诗经》、《楚辞》等文献中叠音词都随处可见。随着叠音词使用的日益增多,人们对这一语言词汇现象也相继展开研究。叠音词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尔雅》专设《释训》一篇收录叠音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大量引用《诗经》叠音词说解字义。至清代,学者们开始对叠音词的性质、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研究,作出了较为精辟的论述,为叠音词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叠音词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叠音词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叠音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录与整理、相关理论研究、专书研究、叠音词与修辞研究、语法研究、外语叠音词研究、文化艺术、方言研究、叠音词翻译等几个方面。下面从这几个方面对叠音词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概述。
一、叠音词收录和整理
对叠音词的收录和整理是从《尔雅》开始的。《尔雅》全书共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十九类,其中《释训》主要收录的是叠音词和连绵词。邢昞《尔雅·释训》开篇疏云:“此篇以物之事、义、形、貌告道人也,故曰‘释训’。”在《尔雅·释训》中,除了连绵词之外,还收录了数量不小的叠音词。例如:“明明、斤斤,察也”等。此后,一系列的雅学著作都对叠音词进行了收录、整理和考释。曹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也同样专设“释训”一章专门收录叠音词,也收录了大量的叠音词。方以智《通雅》中的“释诂”都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叠音词并加以解释和分析。在清代出现了专门研究叠音词的著作。史梦兰所著的《叠雅》共有十三卷,初版于1864年。内容不分篇类,搜罗经史子集中的叠词,注明出处,并详加疏解。自叙说:“形容之妙,每用重言;名物之称,尤多复字。”此外,康熙年间的《康熙字典》在解释字义时也附释一些叠音词,对叠音词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朱起凤所著《辞通》是一部收录连绵词的词典。这部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重视同音假借的同音异形词。因此,本书在收录叠音词时也同时收录这一叠音词的异形词,并添加按语进一步分析了异形产生的原因。例如“默默,静貌。《庄子·在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漠漠,《荀子·解蔽》:‘听漠漠而以为匈匈。’按:默、漠双声,古通用。”近人符定一所著的《联绵字典》对连绵词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在现代叠音词研究成果中,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叠音词词典。汪维懋《汉语重言词词典》和孙继万《汉语叠字词词典》相继问世,填补了汉语工具书的这一空白。《汉语重言词词典》是作者搜集了五代以前的全部诗文、全宋诗、全元曲、部分道经和佛经、松原话本、明清小说等著作中以及当代一些书报杂志中的重言词语,并吸收了古今重言词的研究成果整理考释而成的。书稿叠音词按照平水韵编排,同一韵部内的词则从今习惯,按汉语拼音顺序编排。此书收词7600多条。“这一鸿篇巨制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汉语词典领域的一项空白,为学习和研究重言的读者提供了一部最大最新的工具书。”①参见吴金华,崔泳准.略论汪维懋《汉语重言词词典》[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3).参见敖莉娜《汉语叠字词词典》则是对古今史书中的叠音词,尤其是口语叠音词的收录对于汉语词汇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筠《毛诗重言》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也是《诗经》重言研究的发轫之作。此后在现代汉语中,关于《诗经》叠音词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从各方面对其中的叠音词进行了研究。周延云《〈诗经〉叠字运用研究》对《诗经》中叠音词的使用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张保宁《〈诗经〉叠音词与主体情感表现》对其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分类,并对《诗经》运用叠音词对诗中主体情感表达的作用和使用叠音词的缘由进行了分析。廖小华《试论〈诗经〉中叠音词的语法特点》从叠音词的词性、构词法和在诗句中充当的成分,分析了其中的叠音词,说明了《诗经》语言的独创性和古今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李云贵《略论〈诗经〉“AA· AA”式及其蜕变》对“AA·AA”叠音词的使用、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关于《楚辞》叠音词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赵新亚《〈楚辞〉重言的分析》认为重言词性不是单一的,并且其语法作用也是多样的;杨汝福《〈楚辞〉重言通论》对《楚辞》中叠音词的数量和类别、构成和性质、特点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胡良《〈楚辞〉叠音构词探析》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楚辞》中叠音词的构成情况,作构词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
除了《诗经》和《楚辞》叠音词的相关研究之外,还有对其他专书叠音词研究的一些成果。王小敏《论〈西游记〉中各类叠音词的妙用》对《西游记》中叠音象声词、双声叠音动词以及AABB式形容词叠音的使用的文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吴金荣《〈伤寒论〉叠音词举隅》对其中的部分叠音词的意义和修辞效果进行了分析。李晓明、王喜伶《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叠字现象》对纳兰性德诗词中叠音词的使用特点、词性构成、所处位置和修辞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敖莉娜《〈本草纲目〉重言研究》“在全面收集书中重言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及分类,同时对比前代医药文献,对《本草纲目》重言的作用和特点做初步的分析,并探讨了部分少见于前代医籍的重言词义,以期充实古医籍中重言的研究内容,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些资料。”②.《本草纲目》重言研究·论文摘要[D].北京:首都医科大学,2007:4.对其中叠音词的
二、叠音词性质分类研究
在对叠音词整理的基础上,关于叠音词性质及分类研究也相继开展起来。晋代郭璞《尔雅注》在此基础上对《尔雅》所收录的叠音词进行了注释和分析。这也是最早对叠音词的理论研究。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从单字义与叠音词词义是否相关的角度对叠音词进行了划分,分为“单据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和“单举其文而与重语异义者”。这也是最早对叠音词构成方式的探讨。
近现代时期随着现代语言研究方法和先进的语言理论的引入,有关叠音词微观属性的探讨也逐步开展起来。李文《重言的性质》对叠音词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得出叠音词是“相同词素构成的合成词”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创辟性。马秀月《“重言词”归类问题探讨》探讨了古汉语领域重言词的归类问题,并认为叠音词可以用语素分析法分为单纯式重言词和合成式重言词两类。胡文群《重言管窥》从总体上对重言词的构成类型、语义特征、语用价值以及文化贡献进行了总结。朱广祁《重言的性质与释义问题——从“桃之夭夭”说起》对重言的性质和释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重言不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写法多歧,都是形容词起烘托态貌作用,并且意义比较笼统。黄义昆《汉语叠音造词和叠音用词探微》对两者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修辞作用进行了探讨。
由于对叠音词性质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系列关于探讨叠音词性质分类的成果相继出现。叶春东《叠音词都是单纯词吗?——兼谈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别》认为判断一个叠音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就是看它能否拆开,能拆开的,是合成词,不能拆开的,才是单纯词。邓春琴、李小云《叠音词和重叠式的区别》分别从属性、语法功能、语法意义、构词角度对叠音词和重叠式进行区分,并认为不能使用混合标准对叠音词和重叠式进行分类,不能把两者看成是相互矛盾、非此即彼的关系。谢永玲《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分》认为把叠音词与重叠式混同起来的失误在于:只注重了字与字之间的语音关系,忽视了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并进一步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素、词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不难把叠音词和重叠式区分开来。
三、叠音词专书研究
修饰范围、用词方式等进行了研究。此类成果甚多,不胜枚举。
四、叠音词与修辞研究
叠音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方式,学界对叠音词的修辞功能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党代莉《孔颖达重言修辞观》就《毛诗正义》中“重言”的修辞手法逐一进行梳理以探求其“重言”修辞观。尹建学《古典诗词中的重言模式及修辞功能》探讨了古典诗词中重言的几种构成模式和修辞效果。吴丽兴《重言式的语用修辞特色》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发话人使用重言式的交际意向,总结出重言式的四种语用修辞特点。江胜利《叠音词、重言、词的重叠与修辞》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修辞作用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马新美《论叠音词的修辞效果》分别从描绘景物、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叠音词所起到的修辞作用。其他相关成果还有周成兰《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王殿珍《叠音修辞简论》、骆小所《试析叠字及其修辞功能》。
五、方言叠音词研究
方言中也存在大量的叠音词。部分学者也对方言中的叠音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崔建新《锦话谓词的重言形式》对锦话谓词的的构成、音韵特点及其所反映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探讨了相关问题。姜文振《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分的状态词》对其六种基本格式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张文轩《临夏方言的叠音名词和叠音形容词》对两者的意义、结构特征和语音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他相关论文还有周锦国、刘鹤《下关方言叠音后缀形容词类型分析》、钱秀琴《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姜文振《东北方言的AA式叠音动词》、周臻《对重言方言叠音词词缀的修辞分析》、徐治堂《论陇东方言叠音的语法特征及修辞功能》、刘红曦《重庆方言名词的叠音现象》、《恩施话里形容词动词的一种重叠式》等。
六、叠音词语法研究
王继红《重言状态词的语法化考察》通过对重言式状态词的构词分析与入句考察,描写重言式状态词虚化轨迹,分析重言式状态词的语法化动因,讨论与重言式状态词相关的语法化机制,并对重言式状态词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一些纷繁复杂的现象作出历时的解释。邓海清《论叠字的语法、语用和语体特点》从语法形式、语义内容到语用价值、语体特点等方面探讨叠字这种传统手法的运用规律及其表达作用。刘亚科《〈诗经·国风〉叠音词分类及句法功能探析》认为叠音词的分类及语法功能比较复杂,并且单字字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王继红《重言式状态词的历时发展及语法化考察》依据大量的语言材料,从纵横两个方面“描写重言式状态词发生、发展全过程;勾勒重言式状态词的语法化轨迹,分析重言式状态词的语法化动因及其载体,讨论与重言式状态词相关的语法化机制;并对重言式状态词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一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历时解释。以期对状态词问题做出有价值的贡献。”①参见王继红.重言式状态词的历时发展及语法化考察·内容摘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七、叠音词文化艺术功能研究
沈荣森《敦煌词叠字与佛教关系浅析》认为敦煌词的叠字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反映了中外文化的汇流,体现着雅俗文化的融合。王莉萨《从陕北民歌的叠音词看陕北的民俗文化》分析了民歌中的叠音词的艺术效果为化抽象为形象、化零散为整齐、化无情为有情,并指出其中还蕴含着陕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与陕北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王毅《试论元散曲的叠字艺术》指出元散曲运用叠字的艺术特征是量多而雅俗适宜,追求形式美而不离本色,求奇巧而不露雕镂之痕。杨满忠《简论〈诗经〉叠字的社会美》认为《诗经》中的叠字表现了人的仪表、仪态、仪容、气质的外在美和心理情感的内在美以及以人为主而服务于人的其他生活美。
八、外语叠音词研究
翟小华《关于日语中的叠音词》对日语中叠音词的种类、构词方式和语法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冉光《日语叠词的构词及词性琐谈》对日语中叠词的构词方式以及词性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元明松、张红《日语叠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作用》对日语叠词的构成要素以及在表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谯燕《日语叠词的书写形式》对日语叠词的书写形式及其变迁进行了梳理。此外,谯燕的专著《现代日语叠音词研究》对现代日语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这一著作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外语叠音词研究专著,对外语叠音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陈姝慧《从诗歌翻译理论看古汉语诗歌中叠词的翻译》认为翻译叠词要根据诗歌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九、叠音词翻译研究
朱娉娉《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指出翻译补偿理论对叠音词翻译的重要作用,并成功补偿了原文中众多叠词所形成的声音效果。姚俏梅《从翻译美学看〈诗经·关雎〉中的叠字英译》认为叠字英译需要注意五点:第一,情感须质朴;第二,用语应简朴,忌浮躁;第三,节奏应该明快,不宜拖沓;第四,保留原诗的基本修饰方式;第五,最好能押韵。龙江华《从目的论角度看韩语叠词的英译》认为译者在处理汉语叠词时要采用多种方式,以达到体现原词语意味的目的。其他相关文章还有刘小霞《叠词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金立《叠音词汉译英方法琐议》、姜同《古典诗词中的叠字及其英译》等。
综上所述,关于叠音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从以上的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叠音词研究从古到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尤其是进入现代以后,叠音词研究更是深入,对叠音词的性质、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更是对外语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些都是叠音词研究的重大进步。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叠音词的研究还仅仅是停留在小篇论文的基础上,相关研究成果也只是关注叠音词的某一个方面,对叠音词的系统研究还相对不足,在一些古代汉语词汇著作中也多是顺带一提,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门的叠音词研究著作更是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叠音词研究中比较遗憾的地方。这也更是今后叠音词研究的方向。
[1] 周祖谟.尔雅校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
[2] 汪维懋.汉语重言词词典[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
[3] 孙继万.汉语叠字词词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 邵晋涵.尔雅正义[M].皇清经解(66).
[5] 谯燕.现代日语叠音词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6] 李文.重言的性质[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5 -70.
[7] 马秀月.“重言词”归类问题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77-78.
[8] 胡文群.重言管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49-55.
[9] 黄义昆.汉语叠音造词和叠音用词探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83-95.
[10] 邓春琴,李小云.叠音词和重叠式的区别[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46-48.
[11] 谢永玲.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3):77-78.
[12] 张富翠,余庆.叠词在《诗经》中的艺术功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13-16.
[13] 周延云.《诗经》叠字运用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5-70.
[14] 胡良.《楚辞》叠音构词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 (4):101-103.
[15] 马新美.论叠音词的修辞效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15(2):20-22.
[16] 姜文振.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份的状态词[J].方言,1997(4):286-291.
[17] 王莉萨.从陕北民歌的叠音词看陕北的民俗文化[J].北方文学,2002(5):231.
[18] 元明松,张红.日语叠词的构词特点及其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6):114-117.
[19] 郝文华.ABB式形容词中A与BB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3-116.
[20] 郭万明.恩施话里形容词动词的一种重叠式.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8-80.
[21] 李云贵.略论《诗经》“AA·AA”式及其蜕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4):56-57.
责任编辑:毛正天
H11
A
1004-941(2013)03-0154-04
2013-02-20
李建廷(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域外汉字传播,汉语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