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2013-04-12陈亚
陈 亚
(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陈 亚
(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如何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应该从挖掘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就业优势、培养积极就业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创新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就业指导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校也把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在促进贫困生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依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操作模式。在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促进其成长成才问题上,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视角、新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强调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使自己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主题:(1)主观层面的积极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2)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3)群体层面的积极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1](P13)三个主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积极体验的获得有助于积极人格的形成,而拥有积极人格则会增加获得积极体验的机会。另外,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前两者的获得和形成提供社会支持。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现状
1.重问题应对,轻潜能(优势)激发 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从问题入手,表现在其关注点放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等方面,在指导策略上多属于“开药方”式、“亡羊补牢”式,疲于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否认,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拮据、就业的弱势等方面原因,在求职路上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悲观、受挫能力差等消极问题,总体上好像是一个问题高发的特殊群体。仔细分析后发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消极价值取向,导致他们忽视了就业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积极潜能(优势)方面的关注。这种以问题研究、问题应对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模式消极、被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光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我们应该看到,贫困大学生在经历困境和挫折的过程中,也磨砺出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等潜在的积极优势。这些优势恰恰是如今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优良品质。因此,从这个群体身上,我们除了看到问题,还应该看到他们具有积极潜力的一面。
2.重被动帮扶,轻主观能动性发挥 现有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主要通过建立多元的资助体系、完善勤工俭学措施、拓宽就业渠道等途径,力图用外在力量来解决问题。这些做法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过于侧重外部环境的建设,把贫困大学生客体化,放置于“被动帮扶”的地位,忽略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性和积极性。贫困生就业难,除了许多客观条件外,自身因素即“内因”也是他们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有70%左右的贫困大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50%的贫困大学生甚至根本没做过职业生涯规划。[2](P107)另外,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从小就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大学期间,又由于缺乏积极主动性,错失了许多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动手能力等相关职业素养的不足,导致就业竞争力低下。
3.缺乏与家庭、社会的积极互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除个体因素外,家庭、机构、社会等系统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有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最多的社会支持来自父母,约占73.5%;其次是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支持,约占61.8%;再次是来自于亲属、邻里老乡的支持,分别占49.5%和14.7%。[3](P126)从目前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通过自身单一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缺乏与家庭、社会等组织系统的积极互动,特别是与贫困生家庭的互动欠缺。贫困大学生在择业时,父母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期望如“去发达城市工作”“一定要找份薪水高的工作”等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他们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心把就业作为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择业取向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找工作只看待遇、岗位等眼前利益,忽视自身素质与岗位的匹配性、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致使他们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关注自身积极力量,获得美好生活的理念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终身发展和获得人生幸福。因此,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中存在的误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于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挖掘积极优势,提高求职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林格曼认为,“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同样,教育的目标不是发现“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发现“问题的学生”,而是发掘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与潜能。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帮助贫困大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积极优势和潜能,并且引导他们在职场中找对舞台,充分发挥所长,从而获得成功和幸福。一方面,要引导贫困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能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理性审视和客观评价,纠正“贫困使自己处处不如他人”的消极观点,使其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积极观念。应该让贫困生认识到虽然自己的物质条件不如别人,但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格都是自己的长处。教育者应鼓励他们学会悦纳自我,树立自信,激发贫困生树立适合自己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目标,唤醒他们的积极正能量,使他们以坚定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通过奋斗来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他们善于经营自己的优势。现代企业提倡“取长不补短”,只有把最擅长的优势充分利用,无限放大,才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因此,在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高校教师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能力发展和提升计划,鼓励贫困生在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进行展现,多给贫困生提供一些发挥所长的平台,将他们的特长深入发展,增加他们获取成功经验的机会,促进贫困大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成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贫困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优势,促使他们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2.培养积极就业心理品质,发挥就业主体能动作用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研究,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强调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中容易表现出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障碍,[4](P27)这些“消极标签”都是贫困生求职路上的巨大障碍。因此,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品质至关重要。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帮助他们激发积极的力量来克服就业中的困难,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就业指导理论层面,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就业咨询、专家讲座等途径,从理论上给予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指导,引导他们关注和培养自身诸如主观幸福感、乐观、坚强、责任和希望等积极人格特质,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培养积极的就业态度。应利用职场成功人士访谈、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方式进行就业激励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就业榜样,教育他们遇到困境不消极退缩,使贫困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强自立、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只有积极进取、百折不饶,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在实践操作层面,应该通过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介绍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组织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和方式,使贫困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认识行业,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强化他们积极的自我体验,拓展他们自信、乐观等情绪,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激励机制,有效应对就业压力,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行为。
3.构建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合力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等。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缓解或应对压力带来的伤害。[5](P371)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积极组织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利于促进个体成长和潜能发挥。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贫困大学生体验到的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他们汲取能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贫困大学生综合求职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为此,高校应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积极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和情感等方面支持的优势,让处于良好环境中的贫困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就业困难的问题。在众多的社会支持中,来自家庭的支持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高校、家庭、学生三方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解,统一思想,努力改变家庭就业观念,促使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回归理性,多给予一些关爱、支持和激励,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与政府、用人单位通力合作,构建贫困大学生助学就业联动模式,[6](P147)即政府充当制度建立者、监管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校方协调下,企业与高校推荐的贫困大学生签订助学与就业合同,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这部分贫困生毕业后到资助企业就业,并接受企业每月从薪酬中扣除一定资助费用。这种模式将经济帮扶和就业帮扶相结合,同时解决学费资助和就业难的问题,使贫困大学生能够真正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1]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 曾秋菊.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9).
[3] 石春燕.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理论观察,2009,(5).
[4] 陈 军,周少贤.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
[5]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
[6] 张 锐.贫困大学生助学与就业联动模式的构建——基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4).
OnEnlightenmentsofPositivePsychologytoEmploymentGuidanceof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
CHEN Ya
(Art and Design Fault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employment workers in the universities.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innovative ways and methods to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are as follows: mining their employment advantages, developing positively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building a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system.
positive psychology; povere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2013-03-25
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专项课题《高校艺术类专业贫困生的人格教育研究》(KYY12096)的研究成果。
陈 亚(1982—),女,江苏常州人,讲师,无机化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844.2
:A
:1672-2388(2013)02-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