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范例*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013-08-09许新华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融通学期校企

许新华 , 王 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范例*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许新华 , 王 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的有效对接,“教师”与“师傅”角色的有效对接。该模式的实施须针对合作企业做实时、动态的调整。以“2211”方案为例,第一阶段为专项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1-4学期),第二阶段为综合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5学期),第三阶段为岗位工作能力形成阶段(第6学期)。实践证明,该模式运行效果良好:该专业被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 “重点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聘“楚天技能名师”1人,立项省级实训基地1个,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该专业的发展愿景是:在“十二五”期间,将该专业建设成为湖北省强势专业,乃至成为国内知名专业。

校企融合; 岗课融通; 项目引领; 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

2007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职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列入湖北省第四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改革试点前,设计、运行的是“五业融通,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业融通”的涵义是:专业办学要依托“行业”背景,紧联“企业”需求,瞄准“职业”岗位,革新“学业”设计,坚持“就业”导向,从而实现“行业、企业、职业、学业和就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动态融通。通过“五业融通”,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为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项目引领”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作为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载体。其中,项目包括小项目(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虚拟或仿真项目(展开综合实训或课程设计)、真实工程项目(在专业实习、见习、顶岗实习阶段使用)等。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五业”的密切关系,强调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和实施教学。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随着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的纵深展开,“16号”文件的深入贯彻,该专业认识到“五业”中,“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融合是基础,“职业、学业、就业”与订单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密切相关,从而完善和改进了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在合作企业的参与下,结合湖职院“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人才培养理念(概念模式),总结、提炼出了“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校企”即学校、企业利益相关方,他们是高职办学的“双主体”(参见图1)。“校企融合”是模式运行的前提。“岗课融通”是指针对用人单位的订单和预期岗位,要求学生修完相应的课程,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岗位、证书、课程”的融通,形成职业能力和素养,这是模式运行的目标。“项目引领”是指专业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合一,这是模式运行实施的手段。[2]

该模式实现了“三个对接”:通过校、企二个办学主体的“融合”、订单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岗课融通”,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的有效对接;通过项目教学、“项目引领”,实现“教师”与“师傅”角色的有效对接。

“校企融合”的内容与目标包括:共建实习基地,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聘请兼职教师,开展职业资格认证,设备捐赠、培训进修等(参见图2)。

“岗课融通”引入企业普遍认可的、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对应的国际IT认证证书,并使课程学习要求与国际IT认证要求一致,课程内容与国际IT认证考试内容对应,课程学习与国际IT认证同步推进,实现“岗位、证书、课程”的融通(参见图3)。

“项目引领”是指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参见图4)。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强调高职办学要依靠二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 “双主体”的融合是实现模式运行的基础;强调“课程围着岗位转”,实现“岗、证、课”融通;强调教学模式要彻底摆脱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运用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二、“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模式的实施要结合订单企业的生产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分批分次地派遣学生去企业定岗见习、观摩,专业实习,项目实训,顶岗实习,乃至就业。

在实践中,具体实施方案细则还须针对企业做实时、动态的调整。

以“2211”方案(参见图5)为例,其实际操作如下:第一、二学期,学生在学校一体化教室、基础实验室学习基础课程、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第三、四学期,在名师工作室、专业实训室、一体化教室实施以获取专业课程资格证书为目的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能力;第五学期,在订单企业定岗实训,获取订单企业综合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在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并进行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让学生准备就业。

按照计算机网络技术各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特点,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形成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专业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1-4学期)。该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岗位群共同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讲,该阶段应该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按照网络信息化过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建设校内IT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的学习,该阶段应该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常用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2)具备计算机技术维护工程师的基本技能;(3)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安装、使用和管理能力;(4)掌握网线制作、网卡及集线器(简单交换机)组网等基本技能,掌握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方法;(5)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技术、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6)掌握网页制作工具的使用,具备网页制作、发布和维护能力;(7)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配置和维护,熟悉网络安全维护的工具和防火墙的使用,掌握中小型网络安全措施实施能力;(8)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和维护;(9)熟练操作各种网络设备方法与调试技术,并能熟练合理地进行相关配置;(10)掌握使用JSP和NET开发动态网站的能力。

第二阶段为综合职业能力形成阶段(第5学期)。根据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多任务、多内容性,以就业为导向,恰当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和专业方向能力的培养,使该专业具有“一对多”的功能,如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师、网站开发员等岗位,以满足就业市场所需的综合技能。通过第五学期的学习和定岗实训,应该使学生基本具备以下能力:(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网络的规划设计与构建,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对网络进行监视、测试、调试,提升网络性能的能力;(2)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3)查阅标准、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6)能进行中小型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应用开发)和管理,能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技术问题;(7)团队协作能力等。

第三阶段为岗位工作能力形成阶段(第6学期)。学生进入IT企业,进行真实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形成工作能力和潜在的发展能力。此阶段,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多学一至两项职业技能,实现职业技能的拓展。最主要的是,在该阶段学生实现了预就业,产生了对工作的浓厚兴趣,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继续努力的恒心,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具有个人发展空间,形成个人发展能力。

该模式在此阶段的运行中,以项目为载体引领教学全过程,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三、“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

(参见图6)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2005年就被列为该院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2006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2007年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探索“五业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2008年逐步形成了“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的新提法,对原有模式进行了改造,内涵和实质也更加完善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9年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2010年更是大发展之年,3月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4月申报成功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5月成功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名, 6月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2011年也成绩斐然,5月4日该专业被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 “重点专业”(鄂教高函〔2011〕12号),[3]5月9日申报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利获得立项(鄂教高函〔2011〕14号),[2]8月25日以该专业为依托申报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功地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鄂教高函〔2011〕31号),并在2012年进行了首次招生。

湖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愿景是: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并完善“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湖北省强势专业,乃至成为国内知名专业。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2012-10-20.

[2] 许新华,熊成刚.高职“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 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北省第四批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http://gov.e21,cn.2012-10-20.

ApplicationParadigmofTalentTrainingModelof“School-EnterpriseIntegration,Job-CourseCombination,ProjectLeading”——A Case Stud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XU Xin-hua , WANG Li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432000, China)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job-course combination, project leading” has realized “three links”: specialty setting links to talent requirement, course setting links to job capability, “teacher” links to “mas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l should be adjusted dynamically in real ti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 of the cooperated enterprises. Take the scheme of “2211” for example: the first stage is forming the special occupation capability (1st-4th term), the second stage is forming the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 capability (5th term), the third stage is forming the job capability (6th term);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model runs well: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was selected as “key specialty”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Hubei province. By now, it has owned one national-level excellent course, two province-level excellent courses, one “Chutian Skills Master”, one province-level practice training base, and one province-level teaching team.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Guideline”, this specialty aims to build the strongest specialty in Hubei province, even well-known in China.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job-course combination; project leading; talent training mode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2012-05-06

本文系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新兴专业开发理论与实践》(2012B3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新华(1968-),男,湖北孝感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高职教育研究;王 亮(1982-),男,湖北孝感人,讲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G718.5

:A

:1672-2388(2013)02-0052-04

猜你喜欢

融通学期校企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