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副词*
2013-04-12杨欣烨
杨欣烨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现如今仅存的《永乐大典》最后一卷中,南戏《错立身》、《小孙屠》与《张协状元》一起合称为“戏文三种”。尽管对于《错立身》与《小孙屠》的写作年代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大致不出宋元时代,本文拟将《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副词放在一起,从历时的角度进行考量,以期发现其在宋元语言副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副词作为整个副词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是副词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能体现副词发展的一些概貌。
一、《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副词对前代的继承使用
(1)两部戏文中的副词,有一部分是上古汉语中已出现,在此处继承使用,共66个,占总数的30.1%。如“更、无、非、敢、再、且、已、不、常、莫、深、曾、恐、总、尽、岂、久、至今、难、皆、忽、速、如此、不如、何必、不堪、一、疾速、频、慢、未、长、免、能、终、永、料、遍、一时、欲、可以、同、日日、争、真、并、共、競、最、重、一身、亦、相、乱、方、本、果、朝朝、朝夕、必、太、果然、宜、甚、可、徐徐”等。这些从上古继承下来的副词基本上是单音节副词,很少有双音节的。而这些双音节的词语在上古时期经常以词组(结构)的形式存在,在《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它们真正担当着副词的功能。例如:
如此:“如此”在先秦古籍中已出现。《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如此”在此为一个短语,指代前文。《尚书图》:“故经载治水之先后也如此”,“如此”义为“这样”,同样为一个短语,并不做状语。近代汉语中,“如此”常作状语,为副词。《错立身》第六出:“老都管,我爹爹把我如此禁持。”
果然:果真如此。《韩非子·内储说下》:“文公乃召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果然”在此其还没有真正凝固成词,且不作状语。近代汉语中,“果然”为附加式合成词,常作状语,《小孙屠》第十五出:“今日果然如此,来到牢门前,只得叫送饭。”
(2)中古时期(包括唐五代时期)产生,到近代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共70个,占总数的31.9%。如“便、休、没、只、何须、合、真个、急、不曾、不免、正、任、想、适、也、却、直待、脱、但、暂、特地、犹自、尚、别、略、还、奈、渐、不觉、款款、暗、一似、空、耐、缘何、一度、全、偏宜、特、禁、管、何用、一意、幸、恰似、双双、尤、不须、何妨、不妨、权、乍、千万、不必、況、直、要、争奈、悄、苦、总、一心、步步、细、忽然、浓、毕竟、既然、独自(个)、定、不合”等。与由上古继承而来的副词相比,此期的双音节词汇开始增多,朱庆之认为:“进入中古以后,双音化的步伐突然加快,在短短二三百年中汉语词汇系统(主要是指文献语言的词汇系统)以单音词为主的面貌就得到了根本的改观。”[1](P297-305)为了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以及此期佛经的大量翻译等原因,双音节的副词不断产生并在结构上逐渐成熟化。例如:
不曾:“不曾”作“没有”讲,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宣武问:‘见相王如何?’答云:‘一生不曾见此人。’”上古汉语中“不”与“曾”都已产生,却不用“不曾”表示“没有”,同样的涵义则用“未曾”来表达,《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在《错立身》与《小孙屠》中,“不曾”作“没有”讲,大量使用,与“曾”相对。《错立身》第三出:“这几日老夫不曾到它书院中,早上已曾分付狗儿,监督孩儿,不教他胡走。”《小孙屠》第九出:“后来因些闲言语上,不曾踏上它门。”“不曾”在这两部戏文中,作“没有”讲的副词共有9例。
真个:“真个”义为“真的、确实”,唐代已出现,唐代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诗:“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错立身》第十三出:“我亲朋知道,真个笑破人口。”第十四出:“真个能教官吏如冰洁,解使民心似水清。”《小孙屠》第六出:“真个沾恩皆乐业,一朝朝家庇喜安康。”“真个”作“确实”解的副词在这两部戏文中用例甚多,在此不一一例举。
二、宋元时代产生的新词在《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使用
宋元时期,复音化的进一步强化使得许多新词得以产生,戏文、话本、词曲、语录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出现又给大量词语的新生提供了机会,《错立身》与《小孙屠》中此期产生的新词共83个,占总数的37.8%,例如“煞、是必、疾快、恐怕、一顿、只怕、胡、疾忙、百般、不成(终不成)、苦苦、儘、一齐、好、一意、折莫、只得、都、刬地、快、慢慢、免不得、一面、猛杀、这般、特特、仔细、不争、合才(恰才)、生、只管、尚然、镇长(镇常、镇)、蓦忽、谩自、闲、一来、越、殷勤、怕、料应、相将、一恁、多、醺醺、日来、恁、休得、已自、已曾、重重、一力、绝、免得、幸然、蓦蓦地、能勾(能够)、好不、才、一弄(儿)、忒、全、几乎、须不是、忒煞、一同、蓦然、须是、早早、正好、不由、略略、好生、一回、莫不是、多则、可煞、暗自、委是、端的、一继、共同、终须”等。这一部分词语是这两部戏文中副词使用的主要力量,新词的出现也产生了不少新义,这些都对文本的校注、辞书的编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对于文本校注的作用
《错立身》十二出:“合才勾栏散罢,对门茶店中叫孩儿去,不知甚人在那里?”钱南扬先生注“‘合’似应作‘适’”[2](P249)此处这样解释似乎不妥,“合”解作“适”,“合才”便为“适才”,查阅相关文献,此期并无“适才”这种用法,“适才”多见于早期白话。此处的“合才”应该为“恰才”,“合”当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形误。“恰”为表“方才”义的时间副词,朱敦儒《好事近》词:“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恰”与“却”相应,魏了翁《醉蓬莱》词(新亭落成约刘左史和见惠生日韵):“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阴浓,蔔林香发。”“才”、“恰”互文。“恰”有“才”义,故二者经常叠用,构成同义复词。《董西厢》四:“恰才据俺对面不敢支吾,白受恁闲惊怖。”又六:“这对眼儿,泪珠儿滴了万颗,止约不定。恰才淹了,扑簌簌的又还偷落。”《王西厢》二之四:“恰才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均表“方才”义。而与《错立身》同期的《小孙屠》也有同样的用例,《小孙屠》第八出:“恰才城外见二三个伴当,吃了两三杯酒,须索到家看母亲。”“恰才”表“方才”。
(二)对于辞书编撰的作用
一部理想的权威性大型辞书应当具备收词全面、立义精当、举证兼顾语言发展历史进程等要素。本文在查阅《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时,发现对于新词新义的处理《大词典》还存在不妥的地方,兹举例说明:
1.条目失收
谩自:徒然。《小孙屠》第二出:“暖风逐日好天气,莫蹉跎过了,谩自伤悲”。“谩”作“空,徒然”解,唐代已出现,薛能《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大词典》最早引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我空学成七步才,谩长就六尺躯。”,书证滞后,宋元时出现附加式合成词“谩自”,但使用较少,各断代词典均未见收录,《大词典》亦未立“谩自”条目。
一恁:一味。《小孙屠》第三出:“对花一恁拚沉醉,共插着花几枝。”言对着花一味地沉醉。这个词语《大词典》未见收录,遍查近代断代词典,除《元语言词典》收录该词,且以《小孙屠》中这一例为例证,其他词典未见。
2.书证滞后
一意:执意、决心。《错立身》第五出:“一意随他去,情愿为路岐。”又《小孙屠》第九出:“我欲持刀一意捕奸情,几乎杀害我哥哥命。”又第二十一出:“共朱邦杰一意私奔,把梅香杀死一命,把梅香杀死一命。”“一意”都解作“执意、决心”《大词典》此义所引例证为明代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秦桧主和》:“若一意主和,则和战常在彼。”明显滞后。
快:赶快;从速。《错立身》第五出:“你今夜快与我收拾去,不许在此住。”“快”义为“赶快”《大词典》此义项引最早书证为明代徐渭《翠乡梦》第一出:“懒道人,快烧些姜汤与这小娘子吃。”书证可提前。
慢慢:缓慢。《错立身》第五出:“明日慢慢问这厮。”言逐步问,不是一下子问。《大词典》在这个义项上最早书证为《水浒传》第五八回:“呼延灼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书证滞后。
免不得:免不了。《错立身》第六出:“免不得寻个四处,免不得寻个死处。”又《小孙屠》第四出:“免不得说与我母亲知道。”《大词典》最早书证为《水浒传》第二三回:“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书证滞后。此期该词还有其他用例,《琵琶记》二十六出:“到如今免不得造一所坟,把公婆葬了。”
尚然:仍然,还。《错立身》十三出:“泼畜生因甚底,缘何尚然落后!”《大词典》引最早书证为《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话说南宋建炎四年……此是七闽之地,尚然全盛。”书证滞后。此期该义还有其他用例。《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关西一位长官,姓冯名忠翊,职授福州监税。此时七闽之地,尚然全盛。”《五侯宴》三折:“嗨,可不道蝼蚁尚然贪生,为人何不惜命!”“尚然”义皆为“仍还,还”。
几乎:差点儿。《小孙屠》第九出:“我欲持刀一意捕奸情,几乎杀害我哥哥性命。”“几乎”义同“几”,都表示“差不多,差一点”这个含义。《左传·僖公十四年》:“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庄子·达生》:“不厌其天,不忽於人,民几乎以其真。”上古汉语中已出现该词,《大词典》最早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素梅在房中心头丕丕的跳,几乎把个胆吓破了。”书证滞后。与《错立身》同时代例证还有《张协状元》第二十出:“公公恁地说,几乎认错了定盘星。”《刘知远诸宫调》第二:“几乎唬杀岳司公。”
好不:很不,甚不。《小孙屠》第八出:“叔叔好不傍道理,奴元是好人儿女。”《大词典》最早引书证《水浒传》第三五回:“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爷独自一个。”书证滞后。此期其他用例还有元代佚名《来生债》第三折:“你看那海岸上看俺沉舟的人,好不多页!”元代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做父母的在家少米无柴,眼巴巴不见回来,好不苦也!”
三、《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流传使用
我们把《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出现的副词与现代汉语相比,发现他们在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消失不见了,而绝大部分都保留下来了。
(1)《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出出现的副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有134个,占总数的61.1%,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类情形。
第一类,完全保留,包括在语义上稍有变化的。这样的词一共有101个,占保留词语的75.3%,例如:“能够(能勾)”,《小孙屠》第七出:“明知孝悌之大本,想着受煦劳育我全身,不能勾落业平安。”又第九出:“不枉了真心真诚意,不把我却寒知暖妻,不能勾步步相随。”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六:“党是能够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又如:“果然”,《小孙屠》第九出:“咱庞儿青春,青春俏勤,教人道果然厮称。”第十五出:“不信好人言,果有今朝难。今日果然如此。”1956《儿童文学选》:“果然未出大家所料,三架飞机直扑大桥上空而来,可是立刻就被我们高射炮火网给包围住了。”
第二类,仅仅是形式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已非一个副词。这样的词语共有33个,占保留词语的32.6%。例如:“殷勤”。《小孙屠》第三出:“殷勤回首问东君,桃花开谢逢春,怕奴容颜老,何时遇个人?”又第九出:“幸君家殷勤到这里,想因缘已曾结定。”“殷勤”在此戏文中作“诚心”解,为副词,而在现代汉语多为名词。
(2)《错立身》与《小孙屠》中出现的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或只保留在书面语或某些方言中。这样的词语共有85个,占总数的38.8%,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这些词当中,一部分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单用,只以词素的形式存在,但往往在现代汉语的同义词的构成中起主要作用,这样的词语共有32个,占消失词语的37.6%,其中有些词语在戏文中便能找到与之想对应的同义复音词,例如:急-疾忙、恐-恐怕、奈-争奈、暗-暗自、想-料想-料-料想、幸-幸然、苦-苦苦。
第二类,一部分词语,既不见于上古、中古汉语,现代汉语中也不再使用,而只见于近代汉语,甚至是近代汉语的某一个时期。这样的词语共有45个,占消失词语的52.9%,如“争奈、是必、真个、不成、直待、刬地、免不得、不争、偏宜、镇长(镇常、镇)、蓦忽、料应、一恁、恁、可煞、端的、忒煞”等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得近代汉语的副词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时段特色。
第三类,一部分词语随着词缀的消失而消失。共有8个,占消失词语的9.4%。近代汉语副词在构成形式上的一大特点是出现了一批由词尾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近代汉语的副词词尾有“然、乎、尔、生、自、复、个、地、取、来”等,其中“然、自、地”构词能力最强。《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附加词尾式合成词几乎由这三个词尾构成。如:“蓦蓦地、款款地、幸然、蓦然、已自、谩自”等。
从历时的角度看,《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副词是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作为不同时段语言沉积的产物,它经过了上古、中古汉语直到近代汉语等历代副词的累积,同时这个系统中的绝大部分又保留到了现代汉语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之,《错立身》与《小孙屠》中的副词使用情况体现了副词乃至整个词汇系统的发展状态。
[1]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1).
[2]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