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沪漂族”的归属感塑形研究*
2013-04-12屈振辉
杨 莹,屈振辉
(1.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上海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所获得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才的纷至沓来,充分地体现了它的全球人才“高地”效应。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无疑促进了上海的发展,上海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他们功不可没,这其中我们尤其关注大学生这个高知群体。许多外地大学生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与激情,来到上海工作以谋求实现他们的人生抱负。但他们想真正地融入上海社会却并非易事,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总有一种“漂”的感觉,从而很难形成对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归属感。“如果个体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归属感,那么,他们只是城市的过客与看客。他们没有在城市中找到归属与依托,所以,从未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他们也没有为城市的发展与秩序做出贡献的意愿与义务。”[1]外地大学生无疑也是推动上海发展的动力,如果他们缺乏对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归属感,这对上海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非常不利。因此,塑造他们作为“新上海人”的社会归属感,使他们能在各个方面都全面融入上海社会,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
一、大学生“沪漂”现象概念的界定
“漂”严格说来并非是学术术语而是民间俗语,其实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人们之所以会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主要是由于社会的流动所造成的。“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2]而对处在这种社会流动之中的人,我们常将其称之为“流动人口”。这个概念虽出现较早且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外延迄今仍不明确统一。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流动人口是指在不改变常住地(相对户籍制度改革正在进行当中的中国而言则是‘不改变户籍’)的情况下,带着某种目的离开常住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常住地的人口。”[3]但我们认为并不能简单地套用“流动人口”来界定这种社会现象:目前在我国户籍仍是区分流动人口的主要标准,但对那些外地大学生而言即使拥有了上海户籍,难道就能够消除“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嘛?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这种社会现象时,用“外来人口”描述可能更为准确些。对于“外来人口”这个概念,有人认为在现行社会体制下,可以从三个方面标准来界定,即户籍、住房以及社会认同。这显然较之单纯以户籍来界定的“流动人口”概念更为全面,而且也更为接近于我们所想要表达的本意。本文认为现今大学生“沪漂”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上海户口问题没有解决,更在于他们从经济、社会及心理融入上海社会,还是个既有着一定过程又有着一定难度的问题。2009年,上海市印发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这标志着上海户籍今后将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各类人才逐步开放。此次“居转户”政策目的是支持优秀的人才居住者获得户口,使他们能够在上海更安心地生活和工作。然而这只是第一步,在解决上海户籍后,如何使他们全面地融入上海社会,并塑造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这个问题对上海未来的发展而言更为重要。
二、大学生“沪漂”现象出现的原因
大学生“沪漂”作为社会性现象,它的出现有着极复杂的多种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户口。这可谓造成大学生“沪漂”现象最直接的原因。“一般而言,中国就业难题同户籍限制密切相关。许多来自偏远和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常感叹无法在城市就业并落实户口,以享受地方政府给予的福利待遇,并解决生活中买房和孩子上学等与户口相关的麻烦。”[4]他们有些人即使能够在上海就业,但是由于长期没有解决户口问题,仍在很多方面无法享受市民待遇,这是其产生“漂”的感觉的原因。虽然我们也看到现在上海的户口管理制度,正在向以大学生为主的各类人才逐步开放,但这个问题绝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意味着户口将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仍是造成大学生“沪漂”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住房。即使能解决了上海户口问题,大学生“沪漂”也依然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居无定所。笔者原来想用“经济上难融入”,来解释大学生“沪漂”这种现象。但后来笔者发现除了在住房方面,大学生“沪漂”族在工薪收入上,其实与本地居民间并无太大差距,甚至比某些本地居民群体还要高。但若把住房因素加进来综合考虑,他们的任何优势都将被抵消殆尽,并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故笔者在此用“住房”这个标题,替代了原来的“经济上难融入”。不论你是否是大学生“沪漂”族,若你在看过了电视剧《蜗居》后,都会产生在上海无房的切肤之痛。对于来沪工作生活的大学生而言,租房贵、买房更是遥不可及的事。住所是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基地或中心场所。大学生“沪漂”族虽然也在高喊“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等豪言壮语,但是在大上海能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即使是“蜗居”,恐怕也是他们为之要奋斗多年的梦想。随着物权制度在中国的逐步确立,“无财产即无人格”的趋势日趋明显。对于他们而言,拥有上海户口只是在形式上解决了居民身份问题,但是如果无法在上海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在实质上仍无法获得真正作为上海居民的感觉,他们仍是“沪漂”一族。
(三)文化。这是造成大学生“沪漂”现象最深层次的原因。文化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社会学以文化为其研究对象派生出了新的分支即文化社会学,而后者又以地理区域为其单位发展出了“文化区”这个概念。“文化区亦称‘文化区域’,具有类似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的地理区域,是文化在地理上的一个分布单位。”“文化区虽然是一个文化的空间分类概念,但它并非与时间无缘,与历史无关,恰恰相反,文化区也是人类不同文化连续发展的结果……如果仅从空间分布上研究文化区,而不从时间上探讨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那么要想对它的空间分布作出确切的说明是很困难的。”[5]上海具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自近代以来独特的发展历程,又获得了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由此形成了当代上海文化的特征。对这种独特文化的成因,张爱玲在其名篇《到底是上海人》中是这样解释的:“上海人是传统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型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很多学者对上海人的个性特征进行了归结:“‘上海人’这个称谓,在外地人心目中,有时简直就是诸如小气、精明、算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难相处等等‘毛病’的代名词。”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漠、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市俗气……”[6]这些对外地大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接受的,有的甚至在上海生活了多年仍不习惯,就更谈不上文化心理上的认同了。而最让他们难受的还是上海人歧视外地人与顽固的排外心理。“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歧视心理称得上根深蒂固,难以动摇。”[7]这甚至成为了外地人认为上海人劣根性的主要表现,而这也就是导致外地大学生在上海无法获得认同感,即使在取得户口和拥有住房后仍有“漂”的感觉的根本原因。以上对大学生“沪漂”现象成因的这些分析,笔者虽然不敢说全面但应当还是具有代表性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归属感的塑造
上海在进入新世纪后的发展目标是国际化的大都会,围绕这个目标上海出台了各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也显示出了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上海社会虽然有些排外,但是这种排外却并不盲目,其对人才还是很尊重的。“改革开放3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的人才开发也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994年确立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以来,上海吸纳、集聚了各类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些成果的取得,其中的关键是靠好的人才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杆杠和导向作用。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上海人才总量和质量,优化了人才结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上海这个时期人才战略重在引进,却忽视了从心理情感上留住人才。从这一点上说,政策失衡也是造成大学生“沪漂”现象的根源,尤其是造成他们在心理上“漂”的感觉的根源。其实对于人才而言在其扎根的初期是很稚嫩的,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以帮助其尽快融入新环境,为此政府、社会和民众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句话笔者觉得说得非常好:“关键是对上海要有贡献,只要在事业和感情上都归属于上海,他就是上海人。”这说明了归属感形成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
大学生“沪漂”这一种社会现象,就现实而言无法在短时期内消除;而对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他们又是很难能可贵的人力资源。要解决大学生“沪漂”问题,除了采取逐步开放户口、提供住房保障等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塑造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归属感”就是指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它是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社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在滕尼斯那里,‘社区’这个概念的本义,是指那些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它产生于对亲属联结的依赖以及血缘关系的延伸;社区中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某种超乎人们选择的自然意愿,包括情感、传统和人们之间的共同联系,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家庭或生活、工作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中间,其体现的人际关系从社区群体来讲具有共同价值取向、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从个体来讲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体现出一种亲密无问、守望相助、服从权威的人际关系。”[8]更有人以归属感直接来定义社区:“今天我们所谓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体而言,是指在一定地城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归属感、认同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9]管理大师德鲁克也认为:“人需要社区,也需要社会一个体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和归属感,在社会中发挥功能。”[10]由此可见归属感是社区最基本的特征。城市在本质上也可被看作是某种社区,因此归属感也就成为了题中应有之意。
鉴于这种归属感在大学生“沪漂”族中的缺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塑造: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如前所述,户口是造成大学生“沪漂”现象最直接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这里开始。实施已久的《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将外来人员入沪“门槛”降得很低,并给与了所有外来人员一系列“市民待遇”……当外来人员拥有居住证,并能够切实享受一系列“市民待遇”之时,他们便会充满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以主人翁的心态融入城市生活,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刚实施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将在这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与此同时,最好还能配套相应倾斜性的购房政策,最大限度地消除外地大学生在沪“有户无房”的尴尬。其次,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上海无疑是现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更多就业机会,每年都吸引着很多外地大学生前赴后继地来到上海。但高强度地工作、快节奏地生活常使他们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厌倦感。再加上户口和住房等问题的烦扰,更使得他们萌生了“漂”的感觉。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方面入手。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是上海的标志,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及给人们所带来的较高幸福指数,至少能在现实层面给予外地大学生某些有限的慰藉。最后,塑造新型城市文化。如前所述,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这种“海派”文化表现在很多方面,有学者将其特征归纳为了“创新”、“开放”、“多样”、“崇实”和“善变”等。[11]“海派”文化本身与“漂”一代在精神与生活方式追求上有许多契合点,[12]这也是上海能吸引许多外地大学生来沪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城市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2004,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努力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的2010年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相信更加开放的上海也将以其更博大的胸怀接纳那些来沪发展的外地学子,让他们在上海更有“家”的感觉。
[1]万玲.归属感匮乏:构建和谐城市的心理困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07,(5):3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3.
[3]刘小敏.流动人口学[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3 -14.
[4]上海行户籍新政吸引人才[J].看世界,2009,(6):30.
[5]刘金龙.文化社会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94.
[6]易中天.读城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32-l33;王谦.别拿上海人说事儿[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42.
[7]谢俏洁.上海人才政策三十年:演变与创新[J].人才开发,2009,(4):8.
[8]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23.
[9]王京生.和谐城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602.
[10][美]彼得·德鲁克.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2006:10.
[11]魏承恩.“海派”文化特征学术讨论会综述[J].社会科学(上海),1986,(1):24.
[12]霍帅.海派文化与“飘一代”[J].消费导刊,2007,(1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