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毛泽东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3-04-12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节约浪费思想

吴 燕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毛泽东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P134)节约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品格。2013年1月16日,网友徐侠客在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1月29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这篇文章上做出批示:要求要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如今,重温毛泽东的节约思想蕴含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节约思想的形成依据

毛泽东的节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一)毛泽东节约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毛泽东的节约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尽沧桑传承下来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思想由来已久。

中国节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尚书·大禹谟》中提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主张对待国家大事要辛勤,对待家事要节俭。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更是把节俭作为稳固国家政权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提出“法其节俭则可”的思想,将节俭的思想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在这期间先后出现的道、儒、法、墨四大家中大都提倡过勤俭节约的思想。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曾提出:“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啬”就是节俭,节约的意思。孔子和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节约思想也特别推崇。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的思想,荀子更是最早阐述了“开源节流”的思想并指出“节约用度,抑制奢侈,收敛蓄积物资,丰富自然储藏,以保持永久供给,这是关系到长远利益的大好事”。作为法家代表的韩非子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观点。墨家的代表墨翟对节约思想也尤为重视,“节用”思想在其著作《墨子》中占了绝大多数篇章,“尚俭”思想更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勤俭思想从汉代开始与勤劳相结合,三国时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思想。晚唐时期的李商隐认为节俭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发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告诫。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训俭示康》中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清之际朱用纯的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中提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至今作为提倡节俭的名言警句还广为流传。除此之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如“紧紧手,年年有”,“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等等。

(二)毛泽东节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创造,其节约思想更是对马克思主义节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2](P120)这就是劳动时间节约思想即马克思的节约思想。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节约劳动时间就是增加社会财富,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资本家们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相互竞争就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马克思在消费领域提倡节约思想,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这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就意味着自由时间的增加,“由于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3](P218-219)这就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节约每一分钱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列宁也非常重视节约。

(三)毛泽东节约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毛泽东节约思想的形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的。近代的中国呈现出的是一幅悲惨黯淡的景象,中国的经济命脉几乎完全掌控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手中,中国的无产阶级是“一穷二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一早就告诫:“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红军一方面要打仗,一方面又要筹饷。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1](P53)由于共产党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和物资贫乏的农村和偏僻山区,再加上反动势力的围剿和封锁,这就使共产党的根据地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共产党只能自给自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来满足战争的需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留给共产党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物资极度困乏,加上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共产党要想迅速地顺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

二、毛泽东节约思想形成的历程回溯

毛泽东的节约思想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国共两党陷入“十年内战”时期。这期间中共未能掌控中国的政治、经济,加上“白色政权”对“红色政权”的疯狂围剿造成中共财政状况陷入极具危机的境地。为了集中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革命战争和支援红军作战的需要,1932年2月在中央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全体军民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厉行节俭的运动。1934年1月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了节约的思想,并在瑞金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告诫共产党员们:“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财政的支出,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1](P134)这次节俭运动的主要内容:第一,缩减财政支出,降低生活支出;第二,提倡注重自身勤俭,积极为革命出钱出力;第三,严惩贪污和浪费行为。这次节俭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节约思想更是贯彻战争的始终。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1939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就明确提到:“发扬艰苦作风,提倡生产节约,励行廉洁政治”。1940年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日军的野蛮进攻,抗日根据地陷入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毛泽东告诫:“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实行节约的结果,可以节省一大批不必要的和浪费性的支出,其数目可以达到几千万元”。[4](P896)抗日战争时期实施的“精兵简政”是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巩固抗日根据地的一项切实有效的政策。1942年毛泽东就精兵简政出现的问题指出:“在这次精兵简政中,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官僚主义五项目的”。[4](P895)同时,在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还主张,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增产节约和大生产运动,并实行奖励节约的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必须学会作经济工作》一文中再次强调“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4](P1020)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党员们更是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方针,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提出了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勤俭建国”方针,“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5](P449)解放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接管的是一个满目苍夷的烂摊子,要使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站住脚必须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在经济上毛泽东主张“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的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该执行勤俭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5](P449),并主张“生产和节约并重等项原则”,“必须实行增产节约”。[6](P1176)毛泽东认为节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将节约思想上升为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我们六亿人口都要事项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7](P240)并指出“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5](P632)1952年刘青山和张子善因严重贪污、浪费国家财产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中被作为典型依法处死。反贪污反浪费的节约运动纯洁了党的组织和作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要“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5](P317)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三、毛泽东节约思想的当代价值

通过回溯毛泽东的节约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其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继续厉行毛泽东的节约思想的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够2亿中国人吃一年的,然而中国尚有一亿多的农民和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依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而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仅仅是众多奢侈浪费现象的一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之类的奢侈,首先要从改变每个人的消费观念做起。要改变人民的消费观念,毛泽东节约思想的教育意义就突显出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些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也开始变质,只注重物质消费,吃饭出行讲究排场,奢侈消费,高价享受,一切向钱看齐,甚至出现没钱借钱消费的现象。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我们不能这样奢侈消费。节约消费并不是不要你消费,而是要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的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理性消费,改变消费陋习,使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的经济的极大发展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大多数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我们要想真正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艰苦奋斗,发扬毛泽东的节约思想,树立科学的节约消费观念,为建设美好社会主义出一份力。

(二)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有人开始认为我们的消费应该从“生存型”转变为“奢侈型”。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困乏的国家,奢侈消费必将断了子孙后代的路。2006年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节约资源列入我国基本国策。节约型社会是对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节约有两成涵义:一是减少浪费;二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财富。建设节约型社会既可以改变中国落后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有利于改进过去经济建设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走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如果我们不注重节约,资源枯竭,环境恶劣,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将无法进行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伟大“中国梦”,我们必须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出发有利于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提高抗腐拒变的能力

共产党在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机遇期”和各类矛盾的“凸显期”,党内之所以出现贪图享乐、奢侈糜烂、以权谋私、滥用公款、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是由于他们未能坚守革命前辈们遗留下来的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江泽民曾告诫“奢侈浪费既是消极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8](P45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就深刻阐述了党员干部个人抵御诱惑能力的加强,对于保持党的肌体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腐败可以使一个政党和国家走向灭亡。厉行勤俭节约已经不再是个别党员的作风问题,而成为衡量整个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清明廉洁等党的政治本色的重要标尺。

九三学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中写到:公款吃喝的开销全国一年可达3000亿,它大大占用了科、教、文、卫等事业所需的开支。除此之外,中共十八大后,中共官员腐败下马的新闻不断,厅级以上的官员就达十几个之多。他们之所以走上腐败的道路大都是因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他们的思想中占了上风,抛弃了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品质。过去和现在的实践经验表明,共产党只有继续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才能走向成功,才能永葆其政治本色。坚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途径之一。党员只有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做到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党的无产阶级性,使党成为先进和纯洁的政党。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复杂的阶段,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重新重视毛泽东的节约思想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党的群众威信,提高党的抗腐拒变的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节约浪费思想
不浪费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节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节约
节约
浪费等于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