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理研究

2013-04-11徐达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素质产学研应用型

徐达奇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理研究

徐达奇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提高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本科招生为326万,其中工科招生102万,占31%以上,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居世界第一[1]。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难以胜任人才培养的重任。而高校、企业这两大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主体缺乏有效对接与沟通,一方面,高校集聚了大量的优质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真实工程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得到企业的有力支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企业、高校共同的心声。

一、产学研合作的动因[2][3]

动力促进理论认为,缺乏状态是需要产生的原因,需要会产生动机,进而产生某种行为。产学研合作正是因为各合作主体在追求各自目标过程中处于某种缺乏状态,出现缺乏状态才有对缺乏物择取的动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与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在技术和市场快速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持续竞争力。现代社会技术与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一个企业无论有多强大,其技术创新资源总是有限的,仅凭自己的实力,很难具备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更难准确地把握技术创新的变化方向。内部研发不再是企业唯一的技术源泉,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和创新人才等,可以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互补,减少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

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较多、学术信息通畅,汇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与技术精英,大都具有渊博知识和非凡的能力,他们渴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地方工科院校虽然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所、工程中心等配套齐全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实验仪器设备,但培养“适销对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企业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和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需要能为教师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升工程能力的平台,科研工作也需要成果转化的企业和相应的资金支持等。同时,还需要通过企业、科研院所快速了解最新工艺、设备,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最新研究成果等,从而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在某些领域重点研究,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内部资源无法满足由缺乏状态引起的需要时,就会出现对外择取的倾向,也就是对产学研合作对象、资源等的挑选和择取。目前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科研、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就产学研合作教育而言,就有工学交替、“三明治”、基于项目合作、“订单式”、以基地为依托等合作模式。

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产品、工艺、标准、方案等,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人才。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特征:[4]

(一)实践应用性。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敏锐地发现存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现实和潜在的问题,并熟练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在现场加以解决,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一专多能。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不仅掌握所从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知识,而且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技能等方面具有复合性和应用性,适应岗位变动以及行业或技术领域知识再生和迁移对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的需要。

(三)创新性。不仅具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尤其擅长将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创新”,以满足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出现的新要求、新变化。

(四)协作性。生产一线的运作、设计、策划、决策、管理及开发等,仅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因而需要诚信、敬业、严谨、合作以及默契等协作精神。

(五)非专业素养。激烈的竞争环境、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承受来自工作、环境的挫折和压力。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备的特征之一。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协调,广度与深度相统一。不仅要打好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有全面、丰富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经济、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框架的构建,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能力方面,既要重视知识获取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等的培养,更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善于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尤其擅长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进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注重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为现代工程问题的决策和解决不仅需要考虑科学和技术因素,还必须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管理、伦理以及其他社会因素。[5]

地方工科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地方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理论知识不需要非常精深但应比较系统、全面,特别注重能力与素质培养。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离深度融合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如:缺少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缺乏产学研合作各方有效的协调机制;对产学研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一些高校仅限于科研成果转让、培训、咨询等单一的合作形式,仅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解决学生实习基地的途径,忽略了潜在的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企业担心学生实习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合作教育缺乏热情,特别在一些生产技术或管理的关键性领域,学生实习只能是参观。等等一些问题。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原则[6]

产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追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追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三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遵循的规律也不同,矛盾在所难免。要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找到各主体间的合作结合点、利益诉求点,要遵循以下原则:

1.互利性原则。合作仅对一方有利是难以长久的,因此,产学研合作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要关切合作方的利益,尽量在满足自身基本利益的同时,使对方利益最大化,困难或损失最小化,力求平等、自愿、互惠,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

2.协调性原则。产学研深度融合既然是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要求,那么政府就要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导作用。产学研合作各方有一个统一的合作目标,内容明确、责权分明、各方受益。如在某项合作中不能受益对等,那么收益多的一方应主动在其他方面给予另一方适当的补偿,使得整体战略性合作中利益均衡。

3.教育性原则。在企业真实的生产运行环境中实习实训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生产知识技能,还能提高了思想道德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不仅要看硬件设施,更要考虑企业的环境、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点

产学研深度融合必须真正意义上实现各合作主体优势互补、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战略长期性。彻底改变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长期以来“点对点”或“点对线”的合作方式,合作各方进行的是长期的、全方位的、以战略性利益为目标的紧密合作,而不是短期的、单项的、松散的合作。[7]

2.高层次性。基于行业或区域背景对产学研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行业或区域全方位、高层次、网络化的产学研合作,合作领域突破以往单项产学研合作的范畴,各合作主体广泛参与,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3.协调性。政府通过相关教育规划、科技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并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金政策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各方主动、全面、深入开展合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则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资金支持与信息服务。

4.创新性。整合产学研各方创新资源形成合力以突破行业或区域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促进行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并有助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合作各方之间的全面合作、优势互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资源浪费等现象。

5.全面性。合作教育从单纯的实践性教学向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全方位合作转变;从单一的人员培训、技术转让、咨询服务和单项技术的联合攻关向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四位一体,共建各种教学、科研、生产实体的合作模式转变。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各主体行为表现

政府通过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施“奖、扶、免”等多种补偿机制,调动各主体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并明确企业、科研院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提供相应条件的法定义务与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项基金制度,重点资助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平台搭建、产权及资本交易市场建立及规范、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等,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服务。保障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良性互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企业、科研院所作为人才的使用方有责任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义务。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反映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将先进的生产线、工艺装备和制造技术,以及丰富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等真实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境,提供给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高校硬件条件的不足和实习实训环境的差异,训练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在为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提高工程应用能力提供条件搭建平台的同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利用已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多学科的科研力量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加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社会以及行业领域的特点、需求,努力寻求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高校和企业不同教学环境、资源的不同优势和特点,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促进作用

(一)人才培养理念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产学研深度融合能够推动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工程教育素质培养的倾向,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工程职业教育不足和校企脱节的严重现象,克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为载体,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专业形成新的特色亮点

产学研深度融合促使高校把学科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区域、行业、企业的需求高度关联,根据区域特点、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定位,凝练学科方向,发展优势学科尤其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体系,使地方工科院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区域特征和高校的办学条件,在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相关行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前瞻性地设置和建设专业,反映所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特殊需求[8],培养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实际要求高度符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产学研深度融合使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根植于区域、行业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体现高校特有资源,形成独有的特色亮点和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三)人才培养方案反映技术领域新发展

由于产学研各方深度融合,业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依据区域、行业的发展态势和技术的演变趋势,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规划专业内涵建设。瞄准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融合学科体系与职业资质标准,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并形成科学合理体系,将企业内的培养计划有机融入整体专业培养方案之中,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所需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要求,以及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内容体现行业企业新要求

企业、科研院所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工程技术岗位实际要求的角度,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不同视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内容改革贴近行业企业的现实状况。经过产学研合作锻炼的教师将科研成果、一线的工程实践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去,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解,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新教学模式,使教学更生动,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还可直接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从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乃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将行业企业的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高校课堂,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活力,大大促进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9]。

(五)教师工程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提升教师的工程和实践应用能力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没有受到企业一线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等环节的训练,对工程领域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缺乏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顶岗、任科技特派员或挂职,积累、更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教师参与企业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实际工作,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先进的装备技术环境中,拓宽了研究领域,提高了专业素质,不但为企业创造大批的实际应用成果和技术,而且也从中提取大量的基础理论课题,教师的工程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学生实习实训环境紧贴生产实际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校内实践教学效果比校外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却是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实训技能为主,缺乏对工程背景、工业流程和人因工程等内容的设计,影响了学生系统思维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练、获取实践经验、增长协调能力、形成应用能力。在企业内真实环境“真刀实枪”进行实习实训,不仅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发,而且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大工程意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李培根,等.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2]秦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因、现状及制度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33-36.

[3]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构建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7):9-10.

[4]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191-193.

[5]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44-48.

[6]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15-17.

[7]赖聪聪,何慧芳.广东省产学研战略联盟探讨[J].广东科技,2008,(7):14-17.

[8]徐达奇,张春.融合地方经济以促进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和谐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4下):152-153.

[9]徐达奇.工程应用型人才“融入式”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1):75-79.

G420

A

2095-3763(2013)04-0116-04

2013-06-19

徐达奇(1964-),男,安徽望江人,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高教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IA110076)。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产学研应用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