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2013-04-11张亚飞赵俊玲杨菊霞
张亚飞 赵俊玲 王 婧 杨菊霞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1 电子信息服务业概述
电子信息服务业又称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主要处理手段,对信息进行生成、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主要包括数据库业、软件开发与处理业、系统集成服务业、网络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1]。它是信息产业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2]。信息服务业的用户可以是固定的通信网络用户、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因特网用户或其他数据传送网络的用户[3]。电子信息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性产业、先导产业,对传统产业有推动作用,是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电子信息服务业逐渐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了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电子信息服务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特性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引擎,对经济运行的带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2 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概况分析
2.1 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
2.1.1 经济效益
河北省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以电子信息业为例,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 032.9亿元,同比增长18.5%,但只占全省GDP的4.26%,可以说比重很小,同时说明了河北省的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潜力比较大[4]。同时,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入统企业达到530家,同比增长14%。但是,以软件业为例,河北软件厂商的总收入为119亿元,同比萎缩了4.1%,信息系统集成等IT 服务收入则为84.5亿元,同比大幅萎缩了12.2%。据统计,中国软件产业2011年的软件业务收入为1.84万亿元,同比猛增了32.4%,河北软件产业的大幅萎缩和全国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5]。
2.1.2 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部分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发展的需求,但还存在与全国平均值有差距,省内还出现了城乡分配不均的情况,这些仍制约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2012年底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964.6万户,宽带接入端口1 150万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6.9%和24.9%。截至2012年11月,全省电话普及率为94部/百人,但全国普及率已超过100%,河北省电话普及率还有待提高。2011年底,城市电话用户814.2万户,增加2.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428.6万户,减少10.9万户[6]。农村电话是城市用户的一半且呈下降趋势,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通话需求。
2.1.3 产业固定投资及企业数量
2012年1-10月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为845 047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79.2%,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628 438 万元,同比增长56.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25 579万元,同比下降0.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1 030万元,同比增长321.8%。可见对于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投资只占3%,不仅所占比重少,且投资金额呈也有所减少[7]。
河北省信息服务业企业数量增加快,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为河北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而信息服务企业的迅速增加也表明了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全国一共240家重点企业,而没有一家河北的公司。到“十一五”末,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64家,登记软件产品2 488个,68家企业获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21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但是,在双软认定企业数量上,河北软件企业共有235家,而北京市拥有3 501家、山东省拥有1 355家、辽宁省拥有750家[8],河北只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2.2 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河北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基础较弱,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近年来还出现了经济效益萎缩等现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龙头企业数量明显不足,企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相当的差距。产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普及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信息服务业在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较为缓慢。河北省所作的一些资源开发方面的工作是初步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河北省的需求十分旺盛,很多地区基础硬件设施虽逐渐完备,但对于信息资源开发来说远远不够。
第一,有关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制度与法规滞后,价格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信息产品产权不能得到保证,导致信息市场缺乏竞争机制。公益性电子信息服务机制不健全,信息提供不及时,信息内容公布不充分,导致社会信息资源匮乏,信息产品供不应求。第二,电子信息服务业的信息服务意识较差,用户对信息需求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这些企业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及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部分企业缺乏信息共享意识,许多信息资源滞留在系统内部,得不到充分利用。第三,人才短缺,技术较落后,缺乏创新。信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占总体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信息服务企业较少,许多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又毗邻京津等发达地区,导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信息技术研究比较落后,有些成熟的技术得不到应用,信息技术缺乏创新。
3 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
网络时代,以印刷媒介为主体的传统信息服务正在逐渐向以电子技术媒介为主体的信息服务转换。河北省电子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需求日益加大,市场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河北省应当致力于分析信息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借鉴北京、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以河北省实情为基础,构建符合河北省省情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组合。
3.1 政府指导,市场化运营
河北省仍处于经济发展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营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的信息服务意识还不够强,需要政府予以引导,结合市场化发展模式来发展河北信息服务业。
(1)政府需完善信息服务业有关法律制度,支持信息服务业发展。以国家信息机构为主导,引进公平竞争机制,为信息服务组织提供均等的机会,确立信息商品的价格机制和信息商品的所有权、转让权和交换关系,明确哪些信息产品是需要市场自由操作,哪些产品需享受政策补贴。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吸收国外市场经济信息法律的合理部分,参考国外经济转轨时期的法律经验,建立信息服务业风险投资机制,优化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
(2)政府要增加投入,继续进行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数字出版产业园区,整合行业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河北的地理优势,主动为京津服务,融入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鼓励建设电子办公室以向北京和天津提供信息服务,大力引进和支持知名企业在河北省落户,以推动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
(3)政府鼓励并以资金支持河北省信息服务协会。政府对协会进行协助工作,提供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保持协会独立运行,使得其能自由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完善协会的规章制度,形成行业自律机制,从而建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开拓市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
(4)发展和完善河北省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为河北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北京建立无线政务专网,完善政府部门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并及时更新;设立民众交流建议版面,增加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机会,把惠民、便民、利民作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把信息服务应用到城市运行管理中,提高河北政府工作效率,使各机关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建立政府网站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河北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3.2 整合增值,推进产业发展
将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以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信息服务业发展,鼓励涉及信息服务业的重点领域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电信企业与广播电视企业的合作,促进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通过高科技实现“三网融合”,优化信息服务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整合。
(1)把用户需求作为导向,建立信息服务业科学的工作体系,向大型行业用户推广解决方案,把信息服务业融合到经济发展中;把信息服务业融合到人民生活中去,以人民的需求为发展方向,加强信息服务业向传统服务业的渗透。
(2)把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紧紧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快工业方面的应用软件开发,加速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与农业发展融合,建立有效的农业专门信息服务系统,加快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建设,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递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
(3)将地区之间信息服务业整合。使具有发展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信息服务业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主动和京津地区合作,实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先发展一部分城市的信息服务业,从而带动其他城市的信息服务业发展。
3.3 培养人才,开展技术创新
吸引和培养高科技人才,利用技术创新为河北信息产业服务。鼓励河北各类高校和产业聚集区联合建立人才培训中心,加大对信息服务业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对信息服务业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按市场要求开展分层次、分类型的职业资格认证。采取措施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尤其是具有国内外行业权威的技术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发展高端信息服务业。同时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借鉴其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一些做法,同时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具有河北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扶持信息服务业发展,培养本省信息服务龙头企业,鼓励研发有河北区域特色的网络应用技术,打造知名信息服务品牌,把信息服务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推进信息服务业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1]张凯.信息资源管理[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14-215.
[2]赵健东,廖军.当前信息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通讯科技,2008,(7):64-65.
[3]胡昌平.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3-54.
[4]河北省工业与信息化简报[R/OL].(2012-04-07)[2012-11-27].http://www.ii.gov.cn/news/cszz/bgs/XXZL/2012/3/12361433113183.html.
[5]河北IT 软件业2011年负增长[EB/OL].(2012-04-07)[2012-11-27].http://roll.sohu.com/20120407/n33995 6076.shtml.
[6]2012年11月主要指标发展情况[EB/OL].(2012-02-23)[2012-11-28].http://www.doc88.com/p-778 380113616.html.
[7]2012年1-10 月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EB/OL].(2012-12-11)[2012-12-10].http://www.hetj.gov.cn/article.htm1?id=5017.
[8]2011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2-27)[2012-12-10].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2/27/t20120227_23108402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