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策略探析

2013-04-11张爱文

河北科技图苑 2013年3期
关键词:阅览室馆员数字

张爱文

(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 天津 300457)

1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利用现状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主要是以计算机(PC机)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前沿部门,其服务功能是否适应新的信息服务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新服务的推广和利用,影响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因此,如何在认清现状的情况下,加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引导读者合理、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发挥电子阅览室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是做好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的重点。

1.1 设备利用率偏低

电子阅览室是以台式计算机为主体,服务的基础是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当今的大学生是伴随数码产品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入学时就已经“配备”了齐全的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有无线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等,他们更希望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图书馆的各种移动信息服务,他们更倾向于利用移动阅读设备使用图书馆的资源。这是造成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设备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1.2 馆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科学合理地配备专业的咨询馆员是电子阅览室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是采用单人值班制的管理方法,且每个电子阅览室都配有百余台的PC 机、网络交换机和读者上网等自动化管理系统。一个馆员既要负责维护室内秩序,同时又要监督计算机设备的工作状态,繁忙的日常工作使得馆员无暇提供“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等更深层次的咨询服务。长此以往,这种管理制度势必造成图书馆人员安排与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相匹配,从而影响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效率。

1.3 数字资源建设滞后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电子阅览室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调查发现,目前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是以PC为基础的传统数字资源为主,以PC 为基础的阅读类与科研类的数字资源无法直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正确显示,需要通过WAP网站才能实现下载,这给用户利用带来不便。加之有些上网和娱乐类服务功能业已被智能手机所取代,而传统的以PC 为基础的数字资源内容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移动阅读的需求,这些都造成了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效率呈现出下降趋势。

1.4 上网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高校电子阅览室的上网管理方式基本上是采用一卡通上网管理,其管理模式与网吧类似,采用的是根据上网时间扣除费用,而不是根据使用数字资源内容和流量收费。同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限制,例如对于网站服务的限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在电子阅览室的PC 机只能登陆国内网站,国际网站是被限制登陆的。总体而言,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是被动式服务,缺少读者需要的选择性和互动性服务,落后的管理模式阻碍了电子阅览室的进一步发展。

2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策略

当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无线手持设备作为新的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新媒体环境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给大学生创造适宜阅读的物理空间,而且应该把图书馆打造成学习交流中心、知识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1]。而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窗口部门,其建设与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2.1 提升电子阅览室的硬件水平,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服务功能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阅览室新功能区的人性化建设,充分体现开放、自由、舒适的原则。高校图书馆为师生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配备全媒体数字化阅读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新媒体环境下,应重新定位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重点提升、拓展、延伸电子阅览室服务职能。

(1)图书馆移动服务的SoLoMo[2]营销平台建设。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后,“移动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形态,而SoLoMo将是未来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营销策略。SoLoMo营销就是由移动应用与社交传媒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兴的立体化营销模式。电子阅览室是SoLoMo营销的最佳平台,是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讲座”和读者“体验移动服务”的理想之地。

(2)创建移动学习(M-learning)[3]的最佳场所。移动学习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手持无线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它是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学习模式而言,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大学的精品课程等数字资源大都限定在校园内使用,因此,构建移动阅读与电子阅览室相互依托的学习环境是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重要途径。

2.2 丰富数字资源内容,建立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要进一步优化电子阅览室的数字资源配置,认真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大师生们的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资源需求状况,努力提高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1)合理配置数字资源,提高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资源的频度。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主体是大学生,因此,数字资源建设应该以应用型和应试型为主,以研究型为辅。苹果公司使用iTtunes U[4]平台推送美国各大学“精品课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加强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提升读者获取资源的效率。电子阅览室应根据本校重点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特色,加强本馆特色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对网络资源进行有选择的收藏,通过二次加工整理上传到本校图书馆服务器上供读者使用,使读者检索这类网络资源就如同检索图书馆本地资源一样快捷、方便。

2.3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电子阅览室馆员的技术培训制度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服务等新兴服务的进一步开展与开放以及电子阅览室设备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日常管理工作量的增大和专业管理维护馆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广大师生高品质的网络阅读要求,并形成良好的上网服务环境,必须建立和健全专业技术馆员的培训制度和体系。

(1)建立健全馆员培训制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前沿和窗口部门,其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应加强对馆员的业务与素养培训制度体系建设,有效保证电子阅览室各项服务的顺利开展。

(2)调整阅览室人员配置。传统电子阅览室的人员配置为单人值班制。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阅览室除配备日常管理工作馆员外,还应该增加具有信息服务学科背景的咨询馆员和计算机技术服务指导馆员。

2.4 强化管理与服务,规范完善电子阅览室的上网管理制度

坚持建设、管理与服务并重,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树立良好形象,努力提高电子阅览室建设水平,并充分体现以读者为本的原则。借鉴和采用酒店式上网管理方式,使读者在情感上、资源上、经济上三方面都有愉悦感。

3 结语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互联网走向了移动化。由此而产生的新媒体正不断地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和传播方式发展,并不断地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加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如何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是电子阅览室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

[1]陈进.大学图书馆的IC 平方创新服务模式[EB/OL].[2012-11-10].http://www.edu.cn/li_lun_yj_1652/20091207/t20091207_428159.shtml.

[2]周慧.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的SoLoMo营销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74-76.

[3]M-learning [EB/OL].[2012-11-10].http://baike.baidu.com/view/3804584.htm.

[4]苹果Apple教育应用iTunes U.[EB/OL].[2012-11-10].http://www.apple.com.cn/education/itunes-u/.

猜你喜欢

阅览室馆员数字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答数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看G20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成双成对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