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

2013-04-11陈卫萍

河北科技图苑 2013年3期
关键词:历代泰州检索

陈卫萍

(泰州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1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建设背景及意义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周秦时称海阳,东晋设海陵郡,南唐时建泰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开始。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是苏中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泰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书法评论家张怀瓘、教育家胡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抗金英雄岳飞、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主政或从业,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1]。笔者所在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11年申报并获批准立项的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三期建设项目——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构建研究,期望通过收集、分析、评价、加工、存储与泰州籍及在泰州工作过的名人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质量,有利于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比较系统的有关泰州历代名贤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文化泰州”及泰州“三个名城”的建设。

2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建设原则

2.1 特色性原则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建设应立足于泰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唯一性,应突出本地区的特色,不能求大求全,而应求精求特,在重点专题的知识收集上有独到之处,充分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

2.2 实用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功能,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建库时结合特定读者群和读者的特定需求,全面分析特色数据库的实用价值,充分展现泰州地方文化特色,做到建以致用。

2.3 系统性原则

数据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数据质量。因此,全面而系统的数据收集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有关泰州历代名贤的文献传世数量少、重复率高、分布零散、载体类型多、搜集难度大,所以,建库时要听取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文献的鉴定和选择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和提炼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认真分类整理、查重审核,将泰州历代名贤的手稿、著述,及后人写的有关泰州历代名贤的著作、评介,民间流传的关于泰州历代名贤的故事等进行深加工,使收录数据库的文献资料全面化、多样化、系统化。

2.4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为了实现特色数据库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建库时应注意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是保证数据质量、形成数据网络化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中心提出的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定义元数据和数据库结构,并严格依此输入数据,使泰州历代名贤数据库成为地区数字资源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建库之始就应该注重加强质量控制,根据标准对数据库的结构、类型、内容的表达、录入数据的规范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使建立的特色数据库规范、严密,经得起考验。

2.5 区域联合共建原则

建立泰州历代名贤数据库,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人才和设备条件,也就是说,单个的图书馆或文化、科研单位难以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等部门应实行区域联合,实现各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走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之路。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由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依托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泰州历史博物馆、泰州档案馆以及泰州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同建设,共同分享数据库资源。

3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措施

3.1 多渠道采集历代名贤信息

(1)通过课题立项收集相关资料。2009年2月23日,泰州市在我校挂牌成立了泰州历代文化研究所。四年来,首批三类20项课题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少数课题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书稿,部分课题将结题,在此期间搜集和积累了大量有关泰州历代名贤的历史文化资料。(2)多方面多形式搜集相关资料。泰州市博物馆、档案馆、梅兰芳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市图书馆以及泰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均有一定量的历代名贤资料。由于资料相对分散,可综合采取多种方式获取:一是整合馆藏资源,依托我馆汇文管理系统和书目管理系统筛选相关资料;二是通过我馆购买的各类全文数据库及引文分析获取文献;三是走访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泰州所管辖的县级市、区文化部门及其他院校图书馆,以文献托管、交换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四是深度开发网络资源,利用中文搜索引擎搜索筛选;五是借助文献采访机会直接购买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将泰州地区历代名贤有关的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进行初步搜集、挖掘、筛选、整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保证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资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2 选择建库关键技术构架特色数据库运行平台

构建特色数据库必须依赖一定的硬件、软件平台,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渐进的方式,合理运用经费,购买专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软件,购买和研发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检索和发布平台。泰州历代名贤的资料大多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色文献,除了建立基本的文摘、索引、书目数据库外,更要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形成全文数据库。具体可采用媒体数字化技术,解决数据采集、加工、标引,网络信息采集与自动摘要,音频视频采编与处理等问题;选择多媒体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图形、语音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设计友好、直观、方便的用户界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智能化检索问题,通过多种检索途径和资源导航系统全方位揭示文献特征,方便用户查找、获取文献,进一步实现基于内容的资源组织,逐步实现针对用户的背景、兴趣、意图等进行个性化的主动服务[2]。

3.3 文献信息的正确著录与标引

信息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3],是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文献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著录的完备与准确程度、文字录入的正确率等直接影响检索效果。因此,要坚持标准化原则,按照统一的著录项目、著录格式、标识符号进行著录。

信息标引是在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用某种检索语言将文献主题以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是文献存储与检索依据的一种文献处理过程[3]。包括对文献学科内容的分类标引和对主题内容的主题标引,分类标引能为用户进行族性检索提供便捷,大多用户还是习惯于从主题方面进行检索。主题标引中不能仅从字面进行拆分组合,要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文献的显性主题和隐形主题。

著录标引时要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文献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著录标引条例和细则,指派专人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上进行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再经过数据审核后上传发布到该平台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提高检索命中率。

3.4 数据库的测试运行与推广及后期维护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建成后要进行测试运行,及时修订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确保正常运行。然后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和推介数据库内容,使开发的数据资源为广大用户所利用。时刻关注用户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必须连续性地收集和积累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及时补充到特色数据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的质量,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保持信息的新颖性、有效性,才能不断吸引读者利用所建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

4 泰州历代名贤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加强人员培训

特色数据库建库所涉及的采集到原始文献的挖掘组织、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媒体采集技术、媒体数字化技术、数据海量存储技术、智能检索技术等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除了要求技术成熟的数据库承建方提供技术支持外,我们还要精选一批业务知识强、信息处理技术高、接受新生事物快的馆员接受技术培训,尽快熟练掌握关键技术,早日建成地方特色数据库。

4.2 避免版权纠纷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环节均涉及到版权问题。建设过程主要是对泰州历代名贤信息资源的采集及加工整合的过程,由于采集的方式呈多样化,在整合现有馆藏资源、利用已购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托管交换以及购买等方式获取的纸质文献、随书光盘、视听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特色资源的复制、下载、加工、存储、整合等行为中,可能会涉及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网络传播传、修改权、改编权、汇编权等权利。因此,在与商业数据库签订购买合同时应极力争取将出于合理使用目的的复制和传播作品作为必备条款[4];建库过程中要将未解决版权问题或版权问题解决不彻底的各类资源建立元数据,将对象数据与元数据分开存放,元数据以题录、文摘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寻求权利人的授权,待版权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后,再不断扩大特色库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范围[5]。特色数据库建成后,要将数据库上网发布供用户使用,还需要注意自我版权的保护。

4.3 资金后期保障问题

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考虑到设备、数据更新维护、人员培训等费用问题。由于耗资较大,高校应加大对图书馆整体资金的后期运行投入,确保所建特色数据库在高质量的前提下,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以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体现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实用价值。

[1]百度百科.泰州[EB/OL].[2013-01-26].http://baike.baidu.com/view/5295.htm.

[2]李敏,王凭,白凯.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难点与实践[J].情报杂志,2007,(11):134-135,138.

[3]百度文库.信息著录和标引[EB/OL].[2013-01-30].http://wenku.baidu.com/view/c206fa287375a417866f8f3 0.html.

[4]肖燕.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的著作权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4):72-76.

[5]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多元化版权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1):72-75.

猜你喜欢

历代泰州检索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行吟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幸福水天堂——泰州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