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及其德育功能★

2013-04-11王丽娜

河北科技图苑 2013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馆藏图书馆

王丽娜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河南 焦作 454000)

1 引言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人生理想淡漠、价值观念错位、社会公德缺失等现象[1],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图书馆众多服务中,展览服务因其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主题鲜明、画面生动、文字浅显等诸多特点,使其育人作用更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2 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现状

展览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众多服务项目之一,其历史悠久,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大多举办过图书展、书画展、摄影展、校史展、馆史展等陈列性质的展览[2]。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展览多数是与经济利益有关联的书刊展、导读性质的借阅量排行榜图书展以及娱乐性强的教职工书画展,这些展览普遍内容少、形式单一、时间短、规模小、宣传力度小,又无规律可循。文化品味高雅、内容丰富多彩、主题发人深省、规模较大、多媒体展示、可循环利用的高水平展览则少之又少。展览工作在高校图书馆大都处于内容匮乏、临时筹划、无规模、无规律、循环利用性差、主管不明确、场所不固定的边缘状态。目前,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展览服务具有阶段性

高校图书馆的展览服务并非常态化,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针对特定的事件来举办的。比如,校史展只在校庆日的前后几天内才有,读书月活动也是每年在国际读书日当月开展的,专题图片漫画展也是响应高校规定的党风党纪宣传月进行的,读者平时想参看展览就无处可寻,无法让展览的教育作用影响长久。阶段性的展览虽然应景,但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熏陶缺乏细水长流的持久性,容易造成读者来时不惊、过后淡忘的情况。

2.2 展览服务具有滞后性

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大多是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后才开展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安全常识展览,大多是在高校内出现了相应的安全问题,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而举办的宣传性展览。再如,最常见的社科类图书的借阅量排行榜,这样的展览收效甚微,它对读者的阅读指导具有明显滞后性和盲目性。大家都在看的书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书,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他们的心理预防性阅读需要准确无误的引导。北京大学在阅读推荐工作这一方面很值得借鉴,它的阅读推荐除了有借阅榜和最新上架,还设有教授推荐、学子推荐和馆员分享三个板块,针对专业、常识、心理等方面的阅读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2.3 展览服务具有单一性

高校展览服务大多内容形式单一,宣传类的多,读者参与类的少,单一视觉感受的多,视听多媒体的少,特别是缺乏联动共享资源。高校图书馆的展览可以与讲座、会议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整体效益和互动作用[3]。例如,2004年五一期间,上海图书馆与李苦禅纪念馆联合举办了“李苦禅艺术展”,展期内,还邀请了李苦禅之子,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燕教授进行现场讲解,并举办了“李苦禅与写意艺术”讲座。展览还可以与企业联合,促进学校和社会的有机融合,让展览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元化。

分析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不足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精力大都贯注于其信息服务功能、硬件建设和数字服务创新上,着力打造馆舍环境优雅、馆藏丰富、服务优质的图书馆,而对展览服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高质量的展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备,展前需要宣传,展后需要调查反馈,对资金、人员、技术、场地的要求都比较高,多数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大批的信息技术人才,但是缺乏展览服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后,图书馆没有充分意识到展览服务的作用。展览服务不仅可以让沉睡的馆藏活跃起来,为图书文献找到更多的读者,还可以针对特定的展览内容采集相关文献,丰富馆藏资源,为读者找到更适合的文献,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展览架起知识信息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起到教育读者、激发智慧的作用。

3 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的德育功能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教养”、“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功利化教育大行其道[4],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就像足球一样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踢来踢去。学习不再是修生养性和正本清源的途径,而是通往物质世界与享乐世界的敲门砖。大学生中出现理想淡漠、价值观错位以及社会公德差等问题也绝非偶然。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在服务中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展览服务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是优秀文化的宣传窗口,更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警示牌。

3.1 以馆藏为基础的展览发人深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以本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依据本校的办学精神,选定展览主题,将图书馆分散各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献资源甄选、挖掘、组织,定期进行展览,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随意浏览之余就能聆听到大师的教导,感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例如,十八大召开之际,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举办了“红书会”,陈列了党的经典理论与创新理论,展示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举办了莫言作品展,随后还举办了诺贝尔文学作品展览;建党日、建军节和国庆节时分别举办展示我党、我军和建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图片展等。这些历经时代思考和时间沉淀的精品展览不仅盘活了沉睡的馆藏,而且让经典文化和谆谆教导时常萦绕在读者的身边。

3.2 形式内容多样的展览寓教于乐

图书馆不仅拥有大型的报告厅、展厅和阅览室,而且还拥有板报、橱窗和多媒体视听室等多种资源,这些都为展览服务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敞的空间。励志的书画展可以陈列于展厅,可以悬挂于橱窗,还可以做成图片放到网站上。形象诙谐的漫画展以生动的画面、调侃的语言展示了高校生的不良行为,在嬉笑怒骂中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面向广大学生征集的乡土风情摄影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展示了美丽的家乡,提升了爱家乡的情结,提高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国内外经典影片展、音乐展还人性以本真,不仅提升了审美,陶冶了情操,而且让高校生在休闲之余就能体会到社会的正能量,提升明是非、辨真理的能力。展览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一切具有警示教育作用的内容均可展览;形式也不拘一格,展板醒目,橱窗随意,网络新颖。展览服务因其内容多样、形式灵活而被广大读者所乐见,教育效果也绝非呆板教条的说教所能比的。

3.3 定期展览警钟长鸣

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德育功能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须将展览服务常态化,定期展览则必不可少。一方面,展览服务可依托自身丰富的馆藏,挖掘符合本校办学特色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制作成精品展定期展出。例如,建党日的红书展、建军节的战役展、国庆节的图片展和红歌展等,让老一辈革命家鲜活真实的经历和深刻教导时刻警醒着当代高校生。另一方面,将具有连续性的热点问题定期展览。例如,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展和道德模范展,让身边的平凡人物、不平凡的事迹感召着当代高校生,引导高校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信仰,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这些展览一经做成便可长期保存,不但可以循环展出,而且可以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做成数字展览在网上展示。

4 结束语

2006年首届全国公共图书馆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在上海举办,说明了展览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伴随着高校图书馆不断扩建的浪潮和服务内容日益提升的需求,展览服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也越发显著,展览服务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道德的强心剂。举办具有新颖性、专深性、传承性,既展示文化积淀又融入时代气息的展览势在必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和教条的说服教育,而是通过充实的内容、新颖的方式和触人心灵的语言娓娓道来,是春风化雨的滋养和润物无声的给养。

[1]申雪克.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中州学刊,2009,(5):305-306.

[2]谈鹤玲.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87-89.

[3]王世伟.图书馆展览服务初探[J].图书馆杂志,2006(10):22-26.

[4]习万球.论图书馆的人文教育功能[J].图书馆论坛,2003,23(6):73-75.

[5]马文峰,丁兆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J].图书馆论坛,1997,(3):75-77,64.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馆藏图书馆
馆藏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