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
2013-04-11太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寿伟光
■太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寿伟光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太原市委、市政府对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呼和浩特市政府为这次会议精心安排,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成立27年来,环渤海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构建环渤海地区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渤海区域合作,积极致力于推动和参加环渤海区域合作,在区域合作中,太原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同国内各经济区加强联系,开展交流,促进合作,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太原,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太原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转型综改试验区和一流省会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发展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2012年,太原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以赴抓投资、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经济发展增速趋快、结构趋优、质量趋好、动力趋强,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许多事关全局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主要指标位次前移。2012年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上年 (9.9%)加快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7.8%)2.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 (10.1%)0.4个百分点,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为19.1%,比上年(18.7%)提高0.4个百分点。而且经济增长率呈现逐季加快的态势,2012年第1季度、上半年、前3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为9.1%、9.7%、9.8%和10.5%,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1.9%,增速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比上年同期的第6位前移了5位;在周边5个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比上年同期的第4位前移了3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7位,比上年同期的第21位前移了14位。经济增速形成明显的“上扬”走势。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12年,全市经济在平稳运行中实现主要驱动因素的更替,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趋于多元化。一年来,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市关停搬迁重点污染企业,传统行业经济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新兴接替产业及时补位,全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到117.8%,支撑了我市经济的稳步加速增长。2012年,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3%,高出传统产业53.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9个百分点;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8.4%,比上年 (35.9%)提高12.5个百分点;服务增加值增长11.3%,增速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率为56.9%,拉运GDP增入6个百分点。同时,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中绿环保被确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迈出新步伐,组织实施50个自主创新项目,建设1个省级科技园、5个市级科技园;市技术转移促进中心被授予 “中国创新驿站”,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是宜居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环境改善初见成效。建设宜居城市,从远处着想,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民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的方便和优越、亮丽的市容市貌环境,并以生活于这样优美的城市而感到自豪。一年来,我市新建、改建道路27条,综合改造小街巷45条,南客站广场及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西山旅游防火通道及太古、太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初见成效,集中供热扩网2785万平方米;启动23个城中村整村拆除; “五河一渠”截污工程铺设管网46.21公里;市区煤炭消耗总量减少602万吨,采暖期燃煤总量下降35%。全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提高1.06、1.02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增加0.57平方米。地下水位止降回升0.78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荣获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四是现代都市农业稳步发展,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0个,实现销售收入101.13亿元。新建蔬菜标准园15个、设施蔬菜6053亩,培育省级标准化养殖园9个。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3401套,竣工9426套。新增公交车600台,建成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我市入选首批国家创建 “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就医范围扩大到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8%。推进平安省城创建活动,公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五是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强市再创佳绩。大力践行 “三个核心价值观”,引申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居省会、副省级提名城市第二。新创了晋剧《晋阳风》、音乐交响合唱 《难老泉》、大型歌舞情景诗 《桃花红》等小戏、小品、歌舞、杂技近50部,恢复、移植、改编了10余部大戏和50余部折子戏;组织创拍了百集太原历史文化动画片。全年荣获国家级奖31项、省级奖58项。高新区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左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中国梦”在太原,就是建设一流省会城市。
2013年,太原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 “两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建设宜居城市、让人民生活更幸福为己任,以建设美丽城市、创新城市发展新模式为推手,建设一流省会城市。
在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国内各经济区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良性互动、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加快融入京津冀蒙一体化进程,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支撑点。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开展,为我市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立足太原特色和优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与环渤海各城市的合作,不断增强太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太原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战略腹地和资源支撑地,是环渤海区域向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推进的承载和中转基地,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和市场,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开放招商,保持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坚持不懈引入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培育现代支柱产业,促进我市的转型跨越发展。以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为先导,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传统支柱产业升级共生共长。充分发挥国家综改试验区的政策平台优势,深入推进工业振兴,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企业集团科研总部落户太原,创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资源和品牌优势,创新优惠政策,着力推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在汾东新区、晋阳新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端商务楼宇,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国内百强企业在太原设立功能型总部,建设晋商、浙商、闽商、粤商、沪商等集团总部基地,加快汾酒、华润煤业等集团总部落地建设,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度引进国内一流商贸旗舰企业,整合优化汽车、建材、家具、农副产品、服装等批发零售服务业,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功能,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吸引和接纳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省会城市区域中心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三是要整合群体优势,共同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强化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识,主动加强区域合作的交流与沟通。2013年,我市将在规划、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环保、电子信息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参与区域内产业协调和衔接。同时,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在高新技术、生态农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四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规模。今年,我们要抓住中央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有利机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鼓励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和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主动性,优选项目争取各界资金。扩大投资的重点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好铁路西南环线工程、铁路南客站枢纽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汾河改造三期工程等;产业开发主要抓好太钢集团不锈钢冷连轧项目、太原锅炉集团等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山西国际电力太原嘉节燃气热电联产、物联网应用产业园项目等;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抓好西山城郊森林公园、晋阳湖片区建设、 “气化太原”项目、太原集中供热瑞光热电一期扩网工程等。民生社会事业工程主要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第三人民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等。
五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设美丽太原。认真落实国家建设太原城市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构建 “一核一圈三群”的战略部署,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太原,确立“以现代化为基干、特色化为神韵、人性化为根本”的理念,围绕塑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胜境”形象,在加快现代化上求突破、在提高宜居度上下功夫、在增强便捷性上花气力。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进生态恢复工程,完成造林42.8万亩,实现六城区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全覆盖;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关停百家污染企业;集中供热扩网2000万平方米以上,拆除分散燃煤锅炉1000台;新增供气能力40亿立方米,对200台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通过城中村整村拆除和供热改造,拔掉黑烟囱2.5万根;完成4条河渠截污工程。形成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并存的现代化都市气派,建设一流现代宜居城市。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随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互补共赢、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各成员的共识和信念。我们将与环渤海各兄弟城市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协同一致,创新发展,共同开创环渤海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六次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