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2013-04-11曹晓丽
■曹晓丽 林 枚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不断凸显,成为制约区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问题。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因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市场认可度很低。本科和研究生人才中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供给相对过剩,应用型和创新型尖端人才供给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学科人才的供求状况差异显著。
与天津市高速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相比,天津市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缺口,人才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和潜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可雇佣性水平,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匹配,成为天津市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就必须结合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优势资源,构建三位一体、三方联动的对策体系。
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三方联动的匹配平台
三方联动的高校人才培养——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平台是整个对策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关键。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涉及到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主体,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进行资源的优势整合,发挥资源的合力,搭建人才匹配平台。
三方联动的人才匹配平台致力于平衡人才的供需关系,弥补人才缺口和偏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数量匹配、质量匹配和结构匹配。数量匹配是指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数量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质量匹配是指供给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符合岗位需求,具有较高的可雇佣性;结构匹配是指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层次人才,以及人才专业结构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避免人才的结构性过剩或短缺。
三方联动的匹配平台共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即政策匹配平台、人才服务与保障匹配平台和人才供需匹配平台。第一层面为政策匹配平台,以政府为主导,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高校为辅助,从人才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政策支持,给予提升人才可雇佣性的支持和保障;第二层面为人才服务与保障匹配平台,以人才政策、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政府、人才市场和高校为主体,针对大学生就业、人才流动、人才开发与培训、社会保险办理等方面为人才匹配提供服务和保障;第三层面为人才供需匹配平台,是人才匹配的最终实现平台,由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搭建主体,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校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使高校人才的供给与人才的 “数量”、 “质量”和 “结构”的需求得到最佳的匹配与调整。3个层面的人才匹配平台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人才匹配系统,需要天津市相关政府部门、各类高校、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多方努力共同搭建。该平台的搭建将为服务天津市经济发展,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对接市场需求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天津市人才环境
天津市秉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的人才理念,先后推出众多人才政策,构建了以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与培养和人才保障为主体的具有天津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但是,对天津市现有的人才政策进行分析,其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使用、选拔和培养,忽视了现有人才、中低端人才的有效使用、开发和培养,特别是缺少针对人才需求方与人才培养方匹配的人尽其才的相关政策。从天津市的教育政策看, 《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内涵发展高等教育,并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规划。但是,要实现天津市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发展,还需要更细致、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支撑。从天津市的产业政策看,产业政策主要围绕产业促进、结构调整、投融资领域展开,涉及产业人才政策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内容大多过于空泛,实际应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产业、教育、就业、人事在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分别进行归口管理,给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相关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困难。基于此,补充和完善对接和匹配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引导性和规范性政策,是天津市创新人才政策、完善教育政策、优化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但是,该人才政策体系的创新,需要多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联动,需要天津市教委、发展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产业管理部门等多部门的高效沟通与合作,整合部门资源,集聚政策合力,优化天津市人才匹配的政策环境。
首先,在天津市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应突出人才供给、使用和培养的重要性,为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其次,匹配天津市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教育政策应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进一步区分普通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成人院校服务业人才培养重点的差异性,有效配置天津市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招生、人才培养、就业政策,规范各类型高校的培养行为,在确保人才数量供给的基础上,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匹配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高等教育的现状,人才政策应突出人才服务的功能,重点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政策,促进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高效使用和潜能开发。在完善就业促进政策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开发、人才市场服务功能的发挥、校企合作等进行政策创新,提升高端人才、中层人才和基层人才的使用效率。
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教育政策的联动,将有助于天津市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必将为天津市人才的 “质”、 “量”和 “结构”对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改革高校教学模式,提升人才的可雇佣性技能水平
可雇佣性技能是从人才培养单位和人才使用单位衔接的视角来探讨人才的技能水平的概念,是指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得用人单位雇用,并适应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美国培训与开发学会、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等机构均对可雇佣性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应本国人才特色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可雇佣性技能清单,从而为人才培养和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可见,可雇佣性技能是连接高校和人才市场的桥梁,是衡量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匹配的重要标尺。以可雇佣性技能为基础,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将有助于匹配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实现和发挥。
伴随天津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不断推进,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天津市“985工程”高校、 “211工程”以及其他本专科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特色,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和学科布局,着力培养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应以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塑造为重心,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针。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科研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结合天津市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性需求的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才能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双赢。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 “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为了对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天津市高校应当在充分调研人才市场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各专业人才的可雇佣性技能清单,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以可雇佣性技能培养为教学的核心点,围绕提升学生的可雇佣性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此同时,高校需要进行积极的教学方式创新。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推进跨院校、跨学科的资源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积极实践以交互式、开放式、体验式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主动式学习。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在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注意在各教学环节中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缩减传统课堂授课的课时比例,增加实验、实习和实训的课时,通过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优势互补,强化校企合作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求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方主体不断整合优势资源,由单一教学主体,向多元教学主体转变。高校不再是大学生的唯一培养主体,以企业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逐步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采用人才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工学交替、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实现校企合作,有效对接人才培养单位和人才使用单位,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校企合作是在双方自愿、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只有双方具有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匹配和对接。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能够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并能够借助于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员工再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校企合作能够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获取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能够通过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只有从双方的需求出发,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满足企业和高校的共同需求,才能够建立持续性的校企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发挥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的功能,加大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努力打破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单位界限和行业界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
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由松散式合作向紧密式合作转化。但是,总体而言其形式大多停留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实训课程开发等表面化的传统形式,股份制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合作等实质性的合作机构共建等形式还相对较少。目前,校企间的合作大多是单一高校或企业之间的合作,群体间的多对多的校企联盟合作形式相对较少。因此,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仍然是目前政府、高校和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增进校企间的协调与沟通。高校与用人单位在合作过程中的协调程度和沟通水平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最终效果。学校、企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畅将会导致校企合作的失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沟通和协调,第三方的协调、监督和评价将有助于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还会涉及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工会组织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因此,高校和企业在理顺内部协调关系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沟通与合作。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天津市高等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匹配是高校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对策将有助于解决天津市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偏差,推动天津市产业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但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匹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营造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环境,突破校企合作瓶颈,搭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平台。
参考资料
1.顾力平.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利益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3.徐云青,杨春霞,毕业武,蒲文龙.校企共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3,(7).
4.徐成钢.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J].华东经济管理,2010,(6).
5.赵驰轩.校园人才市场与人才培养模式互动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6.刘义国.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7.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8.赵晓东.基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校企合作发展对策[J].职教论坛,2012,(2).